第02讲 天下之中 二、北京心脏

事实上,明北京城不是按照哪吒八臂,而是依照《周礼·考工记》的礼制,在元大都城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造而成的一座新的都城。

关于都城的规划建造,早在两千年前,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就规定: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这就是说,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旁各开三门。城中的道路,纵横各九条,路宽可以九辆车并行。左翼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右翼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前面为皇帝治居的宫殿,后面为人们交易的市场。

初建的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京城三重,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而为四重城(外城因财力不足,只包南城,未能全包)。外城建成之后,京城又称内城。

北京城池宫殿告成后,明朝官方评论说:

“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二)

明北京城的宫殿坛庙之辉煌壮丽,超过了南京,具有天子之都的雄伟气概。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城:

北京第一重城为宫城。宫城就是皇宫,也称大内,又称紫禁城,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心脏,所谓的天下之中。按照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认识,紫微星垣(北极星)高居中天,永恒不移,众星环绕,是天帝之所居,所以叫作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便用紫宫来象征世间皇帝的居所,而皇帝居住的宫城,宫禁森严如规定:擅入宫城者“杖六十、徒一年”;“持寸刃入宫殿门内者,绞。”(万历《大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六)因此明清宫城就有了紫禁城之名。这个名称,给皇宫抹上了神秘的色彩。

北京第二重城为皇城。宫城之外套着皇城,分布着朝廷办事机构监、局、司、库等,是为皇家服务的地方。皇城周围约18里,四面开7座城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称大清门),其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中为承天门(天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清改称地安门)。皇城的城墙用砖包砌,涂以红色,上面盖着黄色琉璃瓦。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两侧的红墙就是皇城的南城墙。皇城同样被列为禁地,民间百姓,擅自闯入,杖责一百。(万历《大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四)

北京第三重城为内城。皇城之外又套着内城。内城,初称京城,也称大城,嘉靖修外城后便叫内城。在清朝,内城是旗人居住的地方。城周围约45里,城墙高12米,墙内外用砖包砌。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城墙的外面,环绕护城河。今北京2号线地铁是在原内城城墙和护城河的位置修建的。内城共有9座城门:南面,中为正阳门(初称丽正门,习称前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东面,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面,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面,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正统年间,九门之外,各立牌楼;内城九门楼建成之后,崇楼峻阁,固若金汤,崔嵬宏丽,焕然一新。

北京第四重城为外城。内城之外,罩着外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防御塞外骑兵骚扰,按“城必有郭,城以卫君,郭以卫民”的规制,始筑外城。原议修120里,因财力不足,只在南面修了28里,开七座城门:南面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南为广渠门、北为东便门;西面南为广宁门(清避道光帝旻宁名讳改为广安门)、北为西便门。城墙用砖包砌,也挖了护城河。

这样,在明清时期,北京四重城——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为中,层层环卫,界域清晰,等级分明。历史传统,影响至今。

总之,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北京城的建成,反映出15世纪初的中国,国家强大统一,财力丰实雄厚,人民聪明勤劳,建筑水平高超。这是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最辉煌的杰作,也是世界都城史上最宏丽的篇章。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

元大都宫殿布局是以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为中心,大内、隆福、兴圣三组宫殿呈“品”字形,夹太液池,形成“太液为主、宫殿为客”的布局。而明北京则将宫城集中在太液池东岸,形成“宫殿为主、太液为客”的布局。为什么会有如此主客布局的转换呢?这有文化上的原因。牧民“逐水草而居”,以牛羊为衣食之源,而牛羊食草而生,草又依水而生,所以水是草原文化的生命。而武力篡夺侄子皇位后迁都北京的朱棣,在北京最缺乏的是安全感,所以把高筑紫禁城的城墙放在首位,太液池则是消闲游憩之地。因此,元大都“太液为主、宫殿为客”与明北京“宫殿为主、太液为客”的布局,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宫殿布局上的映现。

北京城不仅有皇宫成为全城的心脏,城池重重环绕皇宫,层层拱卫皇宫,而且还有一条中轴线作为全城的脊梁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