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物谱
毛泽东(1893.12.26—1976.9.9)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1918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早期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办《湘江评论》,建立新民学会、俄罗斯研究会、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小组等革命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在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委员。在国民党第一、二次代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并任宣传部代理部长。1927年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7年8月7日,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前敌委员会书记。秋收起义失利后,适时地率部进入井冈山区,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前委改为师委,任师长。4月下旬,井冈山会师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1月重建前委,任书记。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后发展为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
1929年1月,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又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总前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遵义会议后,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领导全国人民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夺取了全国的胜利。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于北京。
朱德(1886.12.1—1976.7.6)
朱德,字玉楷(玉阶),曾化名王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1917年在四川参加反对段祺瑞卖国政府的护法战争。十月革命后,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随后去德国留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苏联学习回国后,投身于革命工作。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初,率领南昌起义余部,领导和发动了湘南起义。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任军长兼十师师长。5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候补常委。10月,当选第二届特委委员。11月,任前委委员。12月,当选为红四军军委书记。在井冈山斗争中,与毛泽东共同领导夺取许多战斗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地的扩大与巩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在中央苏区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等职。
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第八届中共中央副主席。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陈毅(1901—1972)
陈毅,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起义军转战赣南经整训后,任纵队指导员。1928年初与朱德等一起领导和发动了湘南起义。4月,同朱德一起率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胜利会师。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士兵委员会主任、教导大队长、十二师师长、军委书记。5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候补常委。10月选为第二届特委委员。在此期间,积极协助毛泽东、朱德,为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发展工农红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2年1月6日逝世于北京。
彭德怀(1898—1974)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乡一个农民家庭。大革命时期,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长、团长。大革命失败后,坚持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秘密组织士兵委员会,支持革命活动。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组建中国红军第五军,任军长。12月,率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混合编制任红四军副军长。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下山出击赣南,率领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挑起了第三次反“会剿”的重任。由于敌强我弱,率部突出重围,转战赣南与红四军会合。5月又根据前委决定,率部回到湘赣边收复了失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解放后,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是党的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政治局委员。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
滕代远(1904—1974)
滕代远,湖南省麻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主要从事青年和农运工作。曾历任长沙郊区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醴陵县委书记、湘东特委书记、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等职。1928年7月,和彭德怀一起发动与领导了平江起义,组建了中国红军第五军,任军党代表。12月与彭德怀率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会师,任红四军副党代表,湘赣边界特委常委。1929年1月,红四军下山后,率红五军与红四军三十二团坚守井冈山。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突出重围转战赣南与红四军会合。5月,遵照前委决定,率部回到井冈山根据地,收复失地,开展游击战争,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建国后,历任铁道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1974年12月1日逝世于北京。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尔琢(1901—1928)
王尔琢,湖南省石门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品学兼优,留任学校担任学生队分队队长、党代表。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讨伐军阀杨希闵和刘震寰等战斗。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东路军先遣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受党派遣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七师七十四团任参谋长。参加了南昌起义,三河坝撤守后,协助朱德为部队的生存做了许多工作。部队在赣南整编为纵队后,任纵队参谋长。1928年1月,协助朱德、陈毅发动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4月,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任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井冈山斗争中,英勇善战,立场坚定,参与指挥了许多战斗,是当时的一位优秀军事指挥员。同年8月,在江西崇义思顺圩,为追回被叛徒拉走的连队不幸遇难。
王佐(1898—1930)
王佐,名云辉,号南斗,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下庄的一个贫苦客籍农家,早年备受压迫和剥削,曾学裁缝为生。由于不满豪绅欺凌,1921年投身“绿林”。1926年接受遂川党组织要求,将所部改编为遂川县农民自卫军。大革命失败后,保存了60支枪,坚持革命。1927年7月会同安福王新亚、宁冈袁文才部,攻克永新城,救出被反革命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事后任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后,接受了党的领导和改编,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副团长兼二营营长。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后,历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副团长兼二营营长、红四军军委委员、湘赣边界第一、二届特委委员、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1929年1月任红三十二团团长,留守井冈山,坚持斗争。5月,任红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在井冈山斗争中,冲锋陷阵,屡建战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1930年2月被错杀于永新城。建国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展程(1904—1929)
王展程,湖南省石门县人。早年就读于湖南省政法学校,受党的影响,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随军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1928年随朱德上井冈山,任红四军二十八团参谋长。1929年1月,任红五军副参谋长,留守井冈山。1929年2月,随红五军向遂川方向突围时,在大汾被捕,坚贞不屈,受尽折磨,被敌人杀害于遂川戴家铺。
王怀(1901—1932)
王怀,乳名桂香,江西省永新县高市乡江边村人。1925年考入吉安省立第七师范,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受党派遣回乡传播马列主义,曾当选为县农会委员长。1927年4月,中共永新临时县委成立,任副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仍坚持斗争。井冈山斗争中,历任永新县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常委等职。1930年任赣西南特委西路行委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10月,红军攻克吉安后,任中央军事委员,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作出了贡献。1932年5月被错杀。
王遂人(1901—1929)
王遂人,原名瑞麟,号堂九,江西省遂川县瑶下西庄村人。1924年就学于吉安第六中学,接受了进步思想。1925年回家乡组织了遂川县第一个农协小组。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遂川县特支组织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坚持斗争,参加了曾天宇领导的万安农民暴动。1928年1月遂川县委成立后,任遂川县委组织部长,10月,任县委书记,积极领导遂川人民打土豪筹款子,配合红军作战,进行土地革命。1929年2月,在第三次反“会剿”中不幸被捕,惨遭敌人杀害。
王佐农(1906—1931)
王佐农,名位淡,江西省遂川县瑶下西庄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遂万农民自卫军,坚持斗争。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城,成立县委,被选为遂川县委委员。后任共青团遂川县委书记。在井冈山斗争中,表现积极勇敢。1928年10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届特委委员。1929年5月,任遂川临时县委书记。1930年遂川地方武装特务连扩编为独立第七团,任团长、政委等职,率部在赣西坚持游击战争。1931年调湘赣省委工作,被错杀于永新。
王次淳(1902—1931)
王次淳,江西省遂川县瑶下西庄村人。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万安县农民自卫军。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成立遂川县委,当选为遂川县委委员、县工农兵政府主席。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曾任于都县工农兵政府副主席。1930年2月,调任赣西南特委工作。同年遵照组织安排,回遂川县独立第七团工作,任军需处副处长等职。1931年8月,被错杀于永新。
文根宗(1901—1928)
文根宗,江西省宁冈县砻市镇大江边村人。大革命中投身农运,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区,积极参加各项斗争,建立了大江边暴动队,任队长。1928年2月,随工农革命军攻打宁冈县城新城,在战斗中生擒宁冈县反动县长张开阳,被毛泽东推举为宁冈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被誉为“泥腿子县长”。同年9月,因湘赣边界土客籍矛盾被杀害。
毛科文(1898—1928)
毛科文,又名月恒,湖南省宜章县城关毛家村人。大革命中投身农运,任宜章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底,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主席成员。1927年5月当选为中共第五届候补中央委员。1928年1月湘南暴动后,任宜章县苏维埃政府主席。4月,随湘南农军上井冈山,负责后方留守处工作。5月,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工农运动委员会负责人。11月,重组前敌委员会,中央指定为前委委员。后被敌杀害于宜章。
毛泽覃(1905—1935)
毛泽覃,号润菊,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在湖南自修大学学习。192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湖南常宁水口山和长沙从事工人和青年运动。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政治部任宣传科长。同年10月,受朱德指派,上井冈山区与毛泽东部联络。12月,根据前委指示在宁冈乔林建立了根据地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28年1月,被选为遂川县委委员,担任遂川县赤卫大队党代表。5月,调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工农运动委员会农运部部长。后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党代表。井冈山斗争中,在党务农运等方面作出贡献,为朱毛两军会师起了重要作用。1929年后任中共赣西南特委委员、东固区委书记,江西永丰、吉安、泰和中心县委书记、红军独立师师长等职。1932年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秘书长、福建省委书记、闽粤赣军区司令员等职。1934年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4月,在江西瑞金与敌作战时英勇牺牲。
邓乾元(1904—1934)
邓乾元,又名兴坤,曾化名董清,湖南省叙浦县新坪乡车头村人。1924年在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读书期间,接受党的主张和进步思想,投入革命活动。同年秋,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冬,任中共汉寿县委书记。1927年任中共醴陵县委书记。1928年六七月间,受湖南省委派遣前来湘赣边界指导工作,12月,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929年1月,留守井冈山领导边界军民抗击敌人的第三次“会剿”。后被迫转入深山,坚持斗争。4月重返边界后,仍当选特委书记。1930年间,调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八军政委。1934年长征前夕逝世。
邓允庭(1880—1931)
邓允庭,又名邓家骆,湖南省郴县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随后参加同盟会。1926年随北伐军进入湖南,受命在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湘南起义部队入郴县组建独立第七师,任第七师师长。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团长。5月下旬,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政法部部长。不久,改任红四军留守处处长。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1931年被错杀。
邓宗海(1902—1932)
邓宗海,字继树,号白露,湖南省耒阳县哲桥乡人。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三师学习,为三师学运领导人之一和湘南学联骨干。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底到武汉农讲所学习。次年9月,任中共耒阳县委执委书记。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任红军十二师党代表兼34团党代表。5月底率部回耒阳坚持斗争,后组建耒阳县赤色游击总队。1931年任湘南特委宣传部长兼耒阳县委书记。1932年初春,被叛徒出卖,牺牲于耒阳县城。
邓华(1910—1980)
邓华,原名邓多华,字实秋,湖南省郴县永宁乡陂副村人。大革命期间,在长沙岳云中学读书时接触革命思想,投身革命。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回县坚持斗争。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师政治部组织干事。4月,随部上井冈山,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二营六连党代表。5月后,调任红三十一团一营营委组织干事。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先后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党委组织干事,纵队政治部组织科长、红十二军教导队政委、红十二军三十六师政委等职。建国后,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四川省副省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7月3日在北京逝世。
江华(1907—1999)
江华,乳名香麟,又名春圃、黄琳,湖南省江华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夏为中共湘南特委交通员,10月调任中共安源市委秘书。1928年任中共萍乡县委秘书、茶陵县委书记。同年11月调任中共红四军前委秘书。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后,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建国后,任杭州市市长、市委书记,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是中共第八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常委。1999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
宋任穷(1909—2005)
宋任穷,湖南省浏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七连文书。1928年1月,调任营部文书,同时任营党小组长。5月后,曾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宣传科干事、一营二连党代表、二营四连党代表。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任团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十三军三十八师政委等职。建国后,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云南省委书记兼云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是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七届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05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朱良才(1900—1989)
朱良才,湖南省汝城县人。1925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秘书、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营部书记、红三十一团一营连党代表等职。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任红四军三纵队七支队政委等职。建国后,曾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龙超清(1905—1931)
龙超清,又名龙济民,江西省宁冈县白石乡塘南村人。出身于开明官绅家庭。1921年,在南昌求学时结识江西省著名共产党人袁玉冰、方志敏等,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南昌市党部组织部长。北伐战争开始后,受党派遣,以国民党特派员身份,回县组织力量,宣传革命思想,成立了宁冈县党支部,任书记。曾争取了袁文才“绿林”武装,组织进步力量推翻了宁冈县反动政权,成立宁冈县人民委员会,任委员长。大革命失败后,联合本县土客两籍革命派,坚持斗争,控制宁冈县达一年之久,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作出过贡献。1928年2月,任宁冈县委书记。10月,当选为湘赣边界第二届特委委员。1929年3月后,选为边界特委候补常委、特委执委、宣传部长。1930年2月,赣西南特委成立,当选为赣西南特委委员、西路行委团委书记。10月,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1931年底,在广昌县被错杀。
龙寿宇(1900—1928)
龙寿宇,又名天恩,江西省宁冈县白石乡塘南村人。1926年参加革命,加入共产党,任宁冈县人民委员会农协军事委员。井冈山斗争时期,任新城第三区赤卫队队长。1928年5月当选为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委员。八月失败后被叛徒出卖,英勇牺牲。
朱云卿(1907—1931)
朱云卿,广东省梅县人。1924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东省北江特委委员,负责主办农军学校,后任北江农民自卫军北上总指挥部参谋长、武汉政府农政训练班主任。大革命失败后,于1928年初到井冈山,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团长、红四军参谋长。黄洋界保卫战主要指挥员。1930年8月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1931年在吉安东固后方医院住院时,被敌人杀害。
朱昌偕(1908—1931)
朱昌偕,江西省永新县石桥乡水西村人。1926年参加革命,任永新县青年工人联合会委员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任永新县工农兵政府主席,9月,任永新县委书记,10月,当选为湘赣边界特委第二届特委委员。1929年被选为临时特委书记、新特委委员、永新县委书记。1930年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执委会执委。1931年任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兼管西路分委工作,后被误指为“AB团主犯”,取义自杀。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朱亦岳(1892—1931)
朱亦岳,字首云,江西省莲花县花塘乡花田村人。1915年进入北京国民大学读书,接受马克思主义。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县从事党的工作。1926年任国民党莲花县党部执委,组织领导了全县的工农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山区坚持斗争。井冈山斗争时期,任中共莲花县特支委员会书记、临时县委书记、边界第一、二届特委委员、莲花县委书记;万泰河东委员会主任。1931年在泰和病逝。
伍中豪(1905—1930)
伍中豪,湖南省耒阳县人。1922年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接受进步思想,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连长。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第三团副团长。三湾改编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三营副营长。12月任三营营长。1929年1月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红四军出击赣南闽西后,任红四军三纵队司令员。1930年5月任红军第十二军军长,10月英勇牺牲。
伍若兰(1903—1929)
伍若兰,女,湖南省耒阳县城南金兰村人。1924年在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县从事农运工作,任耒阳县妇联会主席,被史沫特莱誉为“是个不怕死的组织者”。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与朱德结婚。上井冈山后在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工作。1928年11月,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工农运动委员会妇运科科长。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后,在寻乌县项山战斗中为掩护军部人员转移时负伤被捕,守口如瓶,坚贞不屈,2月被敌人杀害于赣州卫府。
何挺颖(1905—1929)
何挺颖,陕西省南郑县何家湾人。1925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接触马克思主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党指派到北伐军李品仙部担任团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政府警卫团干部连工作,任班长、排长、连党代表。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党代表。1928年3月,前委改为师委,任师委书记。4月,任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军委委员,第十一师党代表兼三十一团党代表。8月,参与指挥了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是年冬,调任二十八团党代表,并选为湘赣边界第二届特委委员。1929年1月随主力下山,在大余县与敌作战负伤后牺牲。
何长工(1900—1987)
何长工,原名何,湖南省华容县人。1922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时加入少年共产党(后改为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回国后,在家乡华容从事军事工作,任华容地委常委兼军事部长。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任卫生队党代表。10月初,受命前往湖南省委汇报并联络南昌起义部队。1928年1月返回后从事改造王佐部队工作。2月,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党代表,4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党代表。1929年1月调任红三十二团党代表、宁冈中心县委书记,奉命留守井冈山。反“会剿”失利后率部转入深山,坚持斗争。后领导边界武装收复了井冈山。3月,当选为湘赣边界临时特委常委。5月,任红五军第五纵队党代表。1930年后派往湘鄂赣根据地工作,担任红八军军长。建国后,历任地质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7年12月29日在北京病逝。
卢德铭(1905—1927)
卢德铭,又名继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叶挺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七十三团参谋长、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秋收起义时,任总指挥。1927年9月在江西萍乡芦溪战斗中英勇牺牲。
刘真(1906—1929)
刘真,又名刘珍,江西省永新县田镇株塘村人。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永新县从事革命活动,中共永新支部成立后,为支部主要成员。北伐军进占永新时,建立了以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组成的国民党永新县党部和临时行政委员会,当选为县党部执委委员,农运部长。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区时,任永新特别区委书记。1928年2月任永新县委书记。1928年5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常委。1929年1月,红四军出击赣南后,留在边界坚持斗争,任临时特委常委、正式特委常委,负责宣传工作。同年8月,赴南昌参加党的会议被敌人捕获,英勇牺牲。
刘仁堪(1895—1929)
刘仁堪,字红云,江西省莲花县浯塘村人。大革命时曾在长沙任秘密交通员。1926年春回县组织工农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与其他党组织负责人在上西区坚持斗争。1927年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攻占莲花后,随军赴宁冈。11月,受毛泽东指示回县重建党组织。1928年6月,莲花县工农兵政府成立时任主席。八月失败后,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1929年2月间,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受尽折磨,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临死前用自己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显示了革命者的英勇气概。
刘作述(1905—1930)
刘作述,又名纯德,曾用名圣明,江西省永新县田镇汉山村人。1923年,考入吉安省立第七师范,接受革命思想,组织“青年学会”,创办进步刊物《吉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回县从事革命活动,中共永新县党支部成立时,任支部委员。北伐军攻克永新后,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1927年5月,中共永新临时县委成立时任县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潜入山区,坚持斗争,领导家乡暴动队会同宁冈、永新、莲花农民自卫军攻克永新城,救出被押的共产党员。1928年5月,永新赤卫大队成立时任赤卫大队党代表,配合红四军多次攻占永新城。1929年1月,红四军下山后,率领永新、宁冈、茶陵三县赤卫队坚守九陇山军事根据地,与敌鏖战三昼夜。1930年1月,工农红军第六军成立时任纵队政治委员。8月,率部攻打长沙,不幸光荣牺牲。
刘辉霄(1900—1930)
刘辉霄,又名善庆,江西省宁冈县白石村人。1922年考入南昌私立政法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县后,与龙超清等一起,组织农会,争取袁文才下山,于1926年10月推翻国民党宁冈县政权,成立了县人民委员会,任常务委员、宁冈县农协会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坚持斗争,参与领导宁冈人民掌握全县达一年之久。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良好基础。井冈山斗争中,先后任县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参加了新城、龙源口等重大战斗,并带领群众,从自己家里开始打土豪分浮财,在当时传为佳话。1928年5月,当选湘赣边界特委第一届委员会候补常委。1929年1月红四军出击赣南,调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1930年调红五军工作,任参谋长。9月攻打长沙时亲临前线指挥,不幸牺牲。
刘光万(1895—1933)
刘光万,江西省万安县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任万安县农民协会主席。10月,中共万安县委成立时,选为县委委员。1927年年底至1928年初参与组织与领导万安暴动。1928年1月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当选主席。2月率领万安80个革命农民上井冈山,任万安赤卫队党代表。1930年在瑞金工作,任江西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委员、农民部部长。1931年12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被错杀。
刘天干(1900—1931)
刘天干,江西省永新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任永新县竹业工会委员、中共永新县委委员。1928年5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委员,10月,当选为第二届特委委员,并调湘赣边界特委工作。1929年任中共永新县委书记。1930年当选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1931年被错杀。
刘寅生(1904—1928)
刘寅生,湖南省酃县策源乡人。1924年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时投身革命,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省立三师特支书记、衡阳所属中学团总支书记和湘南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6年任湘南区委(湘南特委前身)委员。1927年任中共耒阳县委书记。11月受湘南特委指派回县工作,先后任酃县特支书记、酃县特别区委书记、酃县县委书记。1928年5月当选为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委员。因叛徒出卖,于5月21日英勇牺牲。
刘之至(?—1929)
刘之至,湖北省应城县人。中共党员,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1928年1月,参加了湘南暴动,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参谋长,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两军合编时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团团长。6月后调任红二十九团参谋长。1929年1月红四军下山前夕,调任红五军参谋长,协助彭德怀留守井冈山,坚持斗争。1929年7月在攻打安福县城时英勇牺牲。
刘型(1906—1981)
刘型,江西省萍乡人。1926年考入武昌中央政治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5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连党代表。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曾任红十二军团政委、师政委、红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建国后,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秘书长,地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农垦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等职。1981年在北京逝世。
陈正人(1907—1972)
陈正人,江西省遂川县盆珠乡大屋村人。1925年秘密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五卅”运动后,从事地下革命斗争,开始了职业革命的生涯。1926年冬,回遂川县工作,组织国民党县党部和建立中共特别支部,被选为县党部常务监委和特支书记,领导遂川县的工农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受江西省委派遣,到万安县工作,任万安中心县委宣传部长,与曾天宇、张世熙等领导了著名的“万安暴动”。1928年1月,根据毛泽东建议,回遂川县工作,担任中共遂川县委书记。5月,被选为湘赣边界特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0月,在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副书记。1929年春第三次反“会剿”失败后,在井冈山一带坚持斗争。3月,选为湘赣边界特委常委,领导边界人民为恢复根据地进行了艰苦的斗争。1930年“二七”会议后,调安福县委工作。同年5月,调任赣西南特委北路行委书记。10月,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时,任省行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执委委员。1931年1月,任赣西南特区委委员。6月,任永吉泰特委委员、组织部长。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当选为主席团常务主席、临时中央政府执委。建国后,担任江西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1952年调中央工作,先后任建筑工程部部长兼党组书记、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中央机械部部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八机部部长等职。1972年4月6日在北京病逝。
陈东日(1902—1930)
陈东日,又名陈中日,字源祥,号破晓,湖南省宜章县栗源乡复原村人。国共合作期间,毕业于国民革命第二军学校,后参加北伐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军事委员。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师副师长,4月上井冈山。两军合编时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三十二团党代表。1929年1月随军下山。1930年任赣西南特委红军学校校长,红军大学第六分校校长、红二十军政治委员等职。“富田事变”后被错杀。
陈竞进(1898—1933)
陈竞进,又名陈涛林,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新城村人。1926年从事革命活动,组织青年学会,传播马列主义。7月,中共莲花县党小组成立,任宣传委员。1928年2月成立特支时,仍任宣传委员。大革命失败后,领导退入山区坚持斗争的农民自卫军和革命群众数百人进行扑城,坚持斗争。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后,积极从事武装斗争。1928年4月,任莲花县红色独立团团长。5月被选为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委员。12月调任红四军某部任参谋。1929年下半年重回莲花地方工作,任县赤卫大队党代表。1930年初,任红六军第五大队政委。1932年任湖南攸县县委书记。1933年被错杀于永新。
陈毅安(1905—1930)
陈毅安,湖南湘阴县东门外界头铺村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受党派遣到汉阳兵工厂工作。1926年10月,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连长、警卫团辎重队长。1927年9月,随部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一营二连连长。1928年5月,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营长。1929年1月红四军下山前夕,调任红五军副参谋长,协助彭德怀留守井冈山。1930年7月,任红三军团第一纵队司令员。8月在攻打长沙战斗中牺牲。
陈韶(1905—1932)
陈韶,湖南省茶陵县江乡中瑶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回县组织农民运动。1927年8月后,担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1928年5月被当选为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委员。曾任湘东特委委员、湘东南特委常委、湘东南肃反委员会主任等职。1932年5月调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12月任湘赣红军新编独立一师政委。1933年夏被错杀。
陈奇(1904—1931)
陈奇,原名祖汉,湖南省桂东县城郊乡草堂村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桂东旅衡同学会负责人和湘南学联领导成员。1925年到广州农讲所学习。1926年6月回县工作,任中共桂东县支部书记,领导了桂东县农民运动,组建了农民自卫军。“马日事变”后上井冈山,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八连党代表。后派回桂东工作,任中共桂东县委书记,县工农兵政府主席。4月后,兼任湘赣边区游击大队长、党代表。1929年调任红五军第五纵队二大队党代表。1930年后任红八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红十五军政治委员等职。1931年10月,在河南光山县被错杀。
陈士榘(1909—1995)
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9月,参加秋收起义。10月随毛泽东部上了井冈山,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教导队区队长,红四军三十一团副连长、副营长。1929年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出击赣南。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长、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建国后,任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等职。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5年7月22日在北京逝世。
陈伯钧(1910—1974)
陈伯钧,原名陈国懋,字少达,号稚勉,四川省达县河市乡人。1927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三营六连一排排长。随部上井冈山后,曾在袁文才部帮助工作,任排长、副连长。后调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任区队长。1928年4月朱毛两军会师后,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1929年1月第三次反“会剿”时,调任红五军参谋,协助留守井冈山。1930年后,任红六军一纵队参谋长、红二十军参谋长等职。建国后,任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
肖子南(?—1930)
肖子南,江西省宁冈县砻市人。大革命时投身于革命,参加学生运动,任宁冈县学生联合会主席。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在宁冈县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农运、学运工作。1928年2月宁冈团县委成立时任书记。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时任青年部负责人。八月失败后,任宁冈县西北特区赤卫大队党代表。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下山后,率西北特区赤卫大队参加了坚守九陇山军事根据地的斗争。在根据地恢复时期,开展游击斗争,协助红军收复失地。1930年2月下旬壮烈牺牲。
李却非(1899—1932)
李却非,又名李树彝,曾用名李焕业。湖南省酃县水口镇水南村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院,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初,受中共北方区委和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派遣,担任唐山市工运特派员。1923年随何孟雄在北京长辛店一带从事工人运动。1924年夏被党派往安源煤矿,担任工人学校第三校主事,进行党的秘密活动。1926年回县组建中共酃县特别支部,任书记。1927年10月上井冈山,在湘赣边界特委工作。1928年6月回酃县担任中共酃县县委书记。10月,当选为湘赣边界第二届特委委员。1932年在安仁县游击时被敌杀害。
李灿(1901—1932)
李灿,原名文彬,字昭炳,湖南省宜章县人。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一团一营任连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任第五纵队纵队长。12月随彭德怀上井冈山。1929年1月,奉命坚守黄洋界哨口。失守后,率部在宁冈一带山区坚持斗争。5月红五军回到井冈山后,任第五纵队副司令员。1930年调任红八军军长。1931年在上海治病。1932年被叛徒出卖,牺牲于上海。
余贲民(1888—1933)
余贲民,字金榜,号世英,别号楚龙,湖南省平江县城关镇人。1909年考入湖南新军四十九标军官学校,毕业后任连长。参加了辛亥革命。退伍后在家乡组织农运,任会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广东农讲所学习。8月返回平江任县团防局局长。1927年6月,任平江县工农义勇队队长。9月,率部参加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前敌委员会委员。10月来到井冈山区后,任后方留守处处长等职。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时任财政部部长。1929年1月随红军主力下山。1930年以后任湘鄂赣省红军学校校长、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军事部长、红十六军政委等职。1933年2月在江西万载牺牲。
宋乔生(1891—1929)
宋乔生,号增桥,字春生,湖南省株洲县淦田乡山峡村人。工人出身。1922年在水口山铅锌矿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水口山矿区机械科党支部副书记。1923年8月,与蒋先云等领导了水口山矿区罢工。1926年任水口山特支委员。“马日事变”后,任水口山特别区委书记。1928年初,领导工人起义,夺取矿警队枪支,组织独立团,任团长。随后,带领工人武装上了桐梓山。湘南起义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独立第三团团长,参加朱德部队上井冈山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委员、特务营长。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时负责工农运动委员会工作。8月后,任红四军军械处处长。11月6日重组前委,任前委委员。1929年1月在大余对敌作战中英勇牺牲。
员一民(?—1928)
员一民,陕西人。中共党员。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9月底三湾改编时,任第一团第一营一连连长。同年12月任第一营营长。1928年4月红四军成立,任三十一团一营营长。中旬,率第一营攻打茶陵高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毕占云(1903—1977)
毕占云,四川省广安县人。1927年在湘军阎仲儒部任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因对国民党腐败现象不满,逐渐接受革命思想,于1928年10月率全营在桂东起义,来到井冈山,编为红四军特务营,任营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后先后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六师师长、红八军参谋长等职。解放后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7年2月27日在郑州逝世。
杜修经(1907—现在)
杜修经,又名杜辉义、赴非,湖南省慈利县国太乡国太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长沙铜官地委书记。1927年初任华容县委书记。1928年3月任醴陵县委书记兼安源市委秘书,湘东特委委员。5月后,受湖南省委派遣,两次上井冈山传达省委指示和指导工作,导致“八月失败”,后任湘南特委书记。1929年初任湖南省委常委,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而脱党。解放后曾任慈利县副县长、常德师专副校长。1985年8月重新入党,任湖南省政协常委。
吴仲廉(1908—1967)
吴仲廉,女,原名吴统莲,又名吴仲莲,湖南省宜章县人。1927年加入共产党,任宜章县委组织干事。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部来到井冈山,从事宣传工作。11月调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妇运科工作。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1937年后,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兼秘书长,辽东分局和安东省委妇委书记等。建国后,曾任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等职。1967年1月19日逝世。
张子清(1901—1930)
张子清,又名张涛,号寿山,湖南省桃江县坂溪乡风景村人。1920年毕业于湖南讲武堂,任零陵镇守使公署上尉副官。参加了反对赵恒锡的“平江兵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在贺龙的二十军中任政治连连长。后派到黄埔军校长沙第三分校任教官。“马日事变”后,受党派遣到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任连长、三营副营长。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任第一团第三营营长。10月在遂川大汾战斗中与团部失去联系,转战至湘南,与朱德部取得联系。12月在茶陵归回建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长。1928年4月,为掩护朱德部上山,在酃县接龙桥战斗中负重伤。朱毛会师后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因伤,未到任)。1929年1月红四军出击赣南,留任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后伤情恶化,5月病逝于永新。
张纯清(1910—1944)
张纯清,又名文彬,曾用名刘宗义、张南杰。湖南省平江县梓江乡人。1923年在长沙修业中学半工半读时,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回家乡办学任教。1926年进入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回到平江组织工农武装,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12月,随红五军来到井冈山。参加了第三次反“会剿”斗争。1930年后历任红三军团第五军政委、红三军团保卫局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执行委员等职。1940年10月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1942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关入江西泰和马家州集中营,受尽折磨,立场坚定,于1944年8月病逝于狱中。
张威(?—1929)
张威,云南省人。早年从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因不满国民党军队的黑暗统治,于1928年9月带领100余人脱离向成杰部在袁州(今宜春)起义,编为莲花红色独立团,任营长。12月,调宁冈新城参加冬季整训,编入红四军独立营,任营长。1929年1月随主力出击赣南,在大余战斗中英勇牺牲。
张宗逊(1908—1998)
张宗逊,陕西省渭南县赤水镇堰头村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冬被选派至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4月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九团二营任政治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受党派遣到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任第三营十连副连长。9月,随部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二营六连连长。10月上井冈山,任特务连副连长。1928年4月后,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二连连长,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29年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先后任红四军第三纵队九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红十二军代理参谋长,红十二军三十师师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杨开明(1905—1930)
杨开明,又名克敏,号一清,湖南省长沙县板仓村人。投身革命后,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回湘从事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受党指示到安源帮助组织工人武装。1928年调任湖南省委秘书。6月,湖南省委派至湘赣边界,担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参加领导井冈山的斗争。1929年1月代表前委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后任湘鄂赣特派员,年底在汉口被捕,受尽刑罚,坚贞不屈。1930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于长沙市识字岭。
杨得志(1910—1994)
杨得志,湖南省醴陵县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并参加湘南起义,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七师。4月,随部上井冈山。井冈山会师后,编入红四军特务营任班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任排长、连长,第四十五师管理科科长、九十三团团长。解放后,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常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
杨至诚(1903—1967)
杨至诚,学名序清,贵州省三穗县木界村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三师六团六连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军部副官长。4月,随部上井冈山。5月任红四军二十八团一营四连连长。后调任井冈山留守处主任。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任红十二军副官长、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7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
宛希先(1906—1929)
宛希先,湖北省黄梅县人。曾在黄埔军校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班长。1927年9月,随部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一营党代表。三湾改编时增补为前委委员。10月和11月,率部先后两次攻克茶陵县城。第二次打下茶陵后,帮助建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并与企图叛变投敌的团长陈皓等进行了坚决斗争。井冈山会师后,任红四军军委委员,第十师党代表,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常委。1928年10月后,任边界第二届特委委员、常委,巡视员兼茶陵特别区委书记。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特委被打散,以巡视员身份召集边界三县联席会议,成立临时特委,选为临时特委常委。5月,边界特委第四次执委会召开时,仍当选特委执委。1929年冬被错杀于永新大湾。
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原名慎镇,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1927年在武昌中山大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失败后,受党派遣到湖北通城县从事农民运动,组织了通城农民自卫军。9月,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特务连党代表、团部参谋。随部上井冈山后,仍任特务连党代表。后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八连、九连党代表,三营党代表。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出击赣南后,任红四军三纵队支队党代表、红四军前委委员、红四军二纵队政委、红四军代理政委、政委等职。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政治学院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师军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贺国中(1904—1929)
贺国中,原名贺祖微,字书帆,湖南省涟源县丰乐乡人。1920年投湘军当兵。因勇猛过人,晋升排长、副官。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四师师部特务连连长。1927年保送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独立五师随营军校任教育长。1928年7月22日参加平江起义,任红五军第十三师第七团党代表。9月,团改纵队任第四纵队纵队长。12月,随彭德怀上井冈山。1929年1月,留守井冈山。5月,边界特委将红五军主力与边界独立一团合编两个纵队,任第四纵队纵队长。7月,在红五军攻打安福县城时,英勇牺牲。
贺国庆(1899—1929)
贺国庆,又名福庆,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人。1926年参加农民自卫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中机智、英勇地保存了莲花一支枪。为保存这支枪,敌人杀害了他父亲、弟弟,仍不动摇。1927年9月,毛泽东率部攻占莲花,莲花县党组织即以这支枪为基础,成立了赤色队,贺国庆任队长。1928年4月,赤色队改编为红色独立团,任连长。11月,任莲花县赤卫大队中队长。1929年2月,在攸县新漕泊战斗时牺牲。
贺敏学(1904—1988)
贺敏学,小名二鸡仔,江西省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马日事变”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带头组织秘密党支部,任书记,与敌人进行斗争。7月被永新党组织联络宁冈、安福、莲花、遂川农民自卫军攻克永新营救出狱,推举为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后随袁文才退入宁冈坚持斗争。10月,参加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学习。1928年2月,任永新赤卫大队大队长。后任红三十二团党委书记。1929年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先后担任红二十四师团长、红二十军一七四团参谋长、中央红军司令部通讯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军长。解放后任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福建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88年在福州逝世。
贺子珍(1910—1984)
贺子珍,女,小名桂圆,江西省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人。1922年在永新秀水小学毕业,入永新福音学校女生部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并担任永新县委妇委书记。5月,调任吉安地委妇委组织部长。永新“六一0”反革命事变发生后,积极参与营救斗争。随后与袁文才、贺敏学等退往宁冈坚持斗争。10月,秋收起义部队进驻茅坪后,结识毛泽东。1928年调入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任机要秘书,5月与毛泽东在宁冈茅坪结婚。1929年随红四军下山,任前委机要科长。1930年2月任赣西南妇女工作团主任。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去苏联治病,1948年回国。建国后,任浙江省杭州市妇联主任。1979年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4月19日在上海逝世。
胡少海(1898—1930)
胡少海,原名胡占鳌,字绍海,湖南省宜章县岩尔乡人。国共合作期间,在“攻鄂军讲武学校”第二期学习,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战争中任营长、团长。大革命失败后,带领一批湖南籍士兵,潜入湘粤边境活动。1928年1月,配合朱德、陈毅的部队智取了宜章,揭开湘南年关暴动序幕。胜利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师师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率部随朱德上井冈山。朱毛两军合编后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团长,红四军军委委员。8月,任二十八团一营营长。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先后担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第四纵队司令员等职。1930年6月,任红二十一军军长。7月在福建省漳平县作战时壮烈牺牲。
胡世俭(1897—1929)
胡世俭,湖南省郴县人。1923年考入衡阳第三师范,在校组织学生运动,成为湘南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4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为湘南党组织负责人之一。“马日事变”后任中共宜章县委书记,组织力量参加湘南起义。1928年4月,随湘南农军上井冈山。朱毛两军合编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二营党代表。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在大柏地战斗中壮烈牺牲。
林彪(1907—1971)
林彪,原名林育容,湖北省黄冈县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1928年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朱毛两军合编后,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一营营长,11月任红二十八团团长。1929年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以后,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等职。建国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担任过第八、九届中共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篡党夺权活动,阴谋败露后仓皇出逃,于1971年9月13日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
周里(1903—2000)
周里,原名周礼,湖南省酃县梁桥村人。1927年毕业于省立第三师范。在校时接受革命思想,投身学运。后回县组织农运,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中共酃县特别区委成立,任宣传委员。3月,发动和组织酃县全县武装暴动。暴动后,特别区委改为县委,任宣传部长。第三次反“会剿”失败后,酃县县委被打散,2月成立临时县委,任组织部长。5月,接任临时县委书记,并选为湘赣特委委员。1930年后历任酃遂中心县委书记、湘赣省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湘粤赣支队政治部主任、湘粤赣特委代理书记等职。建国后,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长、湘南区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2000年6月21日在长沙逝世。
袁文才(1898—1930)
袁文才,排名显泉,又名选三,江西省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人。家庭出身贫苦,因不满豪绅压迫,于1924年被迫投奔绿林组织“马刀队”。1925年下半年在本县共产党人龙超清等劝说下,下山接受“招安”,任县保卫团团长。1926年接受了党的领导,9月率部起义,任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率部会同安福、莲花、遂川农民武装,攻克永新县城,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人,随后组成赣西农民自卫军,任副总指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宁冈,袁文才给予多方面帮助,使工农革命军得以休养生息。1928年2月,接受工农革命军的改编,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团长。井冈山会师后,任红四军军委委员、红三十二团团长、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6月,湖南省委指名列为边界特委委员。8月,任宁冈县委书记。在红军大队远在湘南,根据地力量不足一个营,敌军两个团进攻根据地的危急情况下,率部凭险抗击敌人,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10月,边界局面重开,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委员。1929年1月调任红四军参谋长,随主力出击赣南,后回到边界,坚持斗争。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岁月里作出了重要贡献。1930年2月被错杀于永新城。建国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袁德生(1894—1934)
袁德生,湖南省浏阳县人。192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2月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担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在株洲、萍乡等地从事农运。先后出席了湖南省、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会后留在南昌工作,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奉命重回安源,组织安源工人武装力量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5至7月两次以湖南省委代表身份来到井冈山传达省委指示,指导工作。1930年后,任湘东南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湘赣省委常委、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1934年在泰和县被错杀。
唐天际(1904—1989)
唐天际,原名唐时雍,湖南省安仁县杨柳田村人。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7月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一团三营党代表。“马日事变”后,到贺龙部任警卫连副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任南昌卫戍司令部副官长。1928年初,奉命回县工作,发动和领导了安仁暴动,任安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朱毛两军合编后,任红二十八团一营二连党代表。7月,任二十八团三营党代表。“八月失败”后,奉调湘南特委军事委员、湘南游击大队大队长,率部在湘南区域开展游击斗争。1929年后曾任红十一军五十团政委、红二十二军二纵队司令员等职。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1989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
徐彦刚(1907—1935)
徐彦刚,原名兴华,四川省开江县人。1926年考入中法大学,并加入共产党,后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9月在修水参加秋收起义,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10月,到袁文才部帮助工作,任副连长。袁部升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参谋长。为加强地方武装领导力量,同年调任宁冈赤卫大队大队长,年底又调任莲花县赤卫大队长。第三次反“会剿”时,率莲花赤卫大队与李灿带领的红五军一大队守卫黄洋界哨口。井冈山根据地失守后,退入山区坚持斗争。1929年5月,边界特委将边界红军独立一团与红五军主力合编为两个纵队,任第五纵队参谋长。1930年后历任红六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职。1935年9月在江西靖安县对敌作战时负重伤后被歹徒杀害。
徐鼎燕(1898—1929)
徐鼎燕,湖南省酃县大院茶坪村人。1928年1月参加革命。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选为中共酃县委员会委员、酃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兼任大院区政府主席。1929年1月第三次反“会剿”失败后,英勇牺牲。
龚楚(1901—1990)
龚楚,广东省乐昌县长村人。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从事农运。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教导团新编第二营政治指导员。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师政治指导员。4月,随朱德部上了井冈山。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委员、第十师二十九团党代表。8月任湘南特委委员。1935年叛变投敌。解放前夕逃离大陆赴香港等地从事反共活动。1990年9月从香港回广东乐昌定居,不久病逝。
黄克诚(1902—1986)
黄克诚,又名黄时暄,湖南省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人。1922年考入衡阳三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永兴板梁暴动后,成立永兴县红色警卫团,任团党代表兼参谋长。永兴县委委员。1928年春率部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朱毛两军合编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团长。5月下旬,因给养困难,湘南农军遣返回县,率部回到永兴开展游击活动,任永兴县委书记。后遭敌通缉,无法立足,被迫往上海。1930年后,历任红三军第四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第二书记。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黄义藻(1904—1929)
黄义藻,湖南省资兴县坪石乡枫树丘村人。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中学,接受革命思想,成为湘南学联负责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回县从事学运和农运,任共青团资兴支部书记和东区农协会委员长。1927年2月任醴陵县农运特派员。9月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春回资兴组织武装力量,参加湘南起义,时任工农革命军资兴独立团团长、中共资兴县委书记。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朱毛两军合编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党代表。5月下旬因给养困难,湘南农军遣返原地,率部回到资兴进行游击战争,任红军游击独立团团长。1929年初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萧克(1908—现在)
萧克,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5月任红四军二十九团连长。8月,任红二十八团连长、营长。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二师师长等职。解放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十届候补中央委员,十一届中央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顾委常委。
粟裕(1907—1984)
粟裕,幼名多珍,湖南省会同县坪村乡人。1925年考入湖南省立男子第二师范,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入学运,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1927年6月,转为中共党员。8月,参加南昌起义。10月,大余整编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第五连指导员。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部上了井冈山。朱毛两军合编后,任红二十八团三连连长。1929年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先后任红四军第一纵队二支队政委、红十二军五支队队长、红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师长等职。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顾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
谢甲开(1896—1928)
谢甲开,江西省宁冈县茅坪村人。1926年投身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从多方面给部队以帮助。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任茅坪乡工农兵政府秘书、茅坪乡党支部书记。边界“三月失败”时,茅坪遭到敌人疯狂烧杀,为保护群众安全转移,自己来不及转移,不幸落入敌手。面对着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敌人残暴地将他开膛剖腹,挖出心肝,碎身几段,抛入河中,壮烈牺牲。
谢桂标(1901—1930)
谢桂标,江西省宁冈县柏路梨树山村人。1924年为生活所迫,投奔绿林“马刀队”。1925年下山,协助袁文才起义,组织农民自卫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当选为中共宁冈县委委员。5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第一届委员会常委。9月,任宁冈县工农兵政府主席。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任红四军军部副官兼司务长。4月回到宁冈县委工作。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后期斗争。1930年2月在永新被错杀。
曾志(1911—1998)
曾志,女,湖南省宜章县人。1924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衡阳地委组织干事、农协会妇女干事。1927年7月,受党派遣在郴州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5月在红四军三十二团做党的工作。8月在后方留守处工作。12月任红光医院党总支书记。1929年1月调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长。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后,任闽西团特委书记。解放后,曾任广州市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顾委委员等职。1998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
彭文祥(1897—1932)
彭文祥,江西省永新县高溪乡梅花村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攻克永新,成立县苏维埃政府,任主席。后任九陇山游击队队长,一直坚持在湘赣边界进行游击斗争。1932年被错杀。
彭儒(1912—现在)
彭儒,湖南省宜章县黄沙堡琦石彭家村人。1926年考入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3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马日事变”后,回乡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先后在红二十九、二十八团从事宣传工作。后在湘赣边界特委做妇女工作。1929年1月,与陈正人等留守井冈山,参加了第三次反“会剿”斗争。秋季,调安福县委工作。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等职。
谭政(1906—1988)
谭政,原名谭世名,号举安,湖南省湘乡县楠竹山村人。早年在东山学堂读书时接触进步书刊,投身爱国运动。北伐战争开始后,立志从戎,分配在武昌警卫团三营九连任文书。1927年9月,随部参加秋收起义。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秋收起义部队宣传员、宣传队长。1928年2月,调任前委秘书。4月后,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团党委秘书。1929年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先后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党委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8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
谭震林(1902—1983)
谭震林,原名喜起,湖南省攸县人。印刷工人出身。大革命时投身工人运动。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攸县工人纠察队队长。大革命失败后,被迫转移至茶陵县。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后,先后任茶陵县总工会主席、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茶陵县委书记。1928年,历任中共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副书记、二届特委书记、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土地部长、前委委员。1929年随红四军主力下山,调任前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7月任红四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
谭思聪(1908—1932)
谭思聪,湖南省茶陵县虎溪塘坳人。1926年秋在茶陵汇文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在平水裘家一带坚持斗争。1927年8月与陈韶、谭趋新等组织茶陵游击队坚持在潭湾山区游击。1927年底在湘赣边界特委工作。1928年春任茶陵县委书记。10月,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届特委委员。1929年5月,在边界特委第四次执委会上当选为特委常委。1930年2月,选为赣西南特委委员。6月,任湘东特委委员。9月,任湘东独立师政委。1932年元月,在江西永新钱市街战斗中英勇牺牲。
谭普祥(1904—1942)
谭普祥,湖南省茶陵县城关镇人。缝纫工人出身。1926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工人纠察队副队长。1927年8月参加茶陵游击队。1928年春,任县工农兵政府主席。5月,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委员。1930年任湘东南行委办事处主任。1931年元月任茶陵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2月,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经济财政部长。后回家,1942年病逝。
谭梓生(1898—1930)
谭梓生,又名谭栋,安徽省旌德县人。1925年在上海法政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北伐军攻克旌德县,曾委任为旌德县长。大革命失败后到武汉,任湖北通城县政府民政科长,组织农民军,在江西修水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参加秋收起义。10月上井冈山。1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后,被选派为茶陵县县长。后回部队工作。1930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被捕,9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谭家述(1909—1987)
谭家述,湖南省茶陵县舫乡中元村人。大革命时期参加茶陵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同年年底回到茶陵,任茶陵游击队队长,后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营,任营长。1928年初,返回茶陵县任县游击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月,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率部在九陇山一带坚持斗争。1930年后,曾任红军第八军二十二师师长、红六军团参谋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军校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7年8月在北京逝世。
蒋世良(1905—1932)
蒋世良,江西省遂川县泉江镇水南下街人。1925年“五卅”惨案后参加革命运动,随后加入共产党。1926冬,当选为篾业工会主席。1927年1月,选为遂川县总工会主席并出席江西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马日事变”后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毫不动摇。7月,在遂万农民自卫军的营救下出狱,转入秘密活动。1928年元月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城,任县总工会主席。12月,任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主席。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在遂川山区坚持斗争。1930年出任泰和至吉安沿河哨口总指挥。1932年9月,在泰和麻州巡哨时,中弹牺牲。
蔡协民(1901—1934)
蔡协民,原名蔡树深,又名蔡杰,湖南省华容县城南石垸村人。1924年考入长沙湘江学校农村师范部学习。1925年9月派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南、华、安、沅四县农民运动特派员,兼中共华容支部书记和国民党华容县党部执行委员。参加南昌起义,任十二军二十四师连指导员。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郴县独立第七师党代表。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朱毛两军合编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委员、三十二团、三十一团党代表。1929年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曾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福建省委秘书长、福建临时省委书记等职。1934年4月在厦门被捕,5月被敌杀害于漳州。
蔡会文(1908—1936)
蔡会文,号赤潮,湖南省攸县凉江乡山田村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加入卢德铭领导的国民政府警卫团。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10月,随部上井冈山。1928年春,任红三十一团机枪连党代表。11月,任红四军教导队党代表。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任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一支队政委。1930年后,历任红三军政委、湘赣军区总指挥兼政委、红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黎育教(1905—1932)
黎育教,又名黎开学,化名黎霞,湖南省酃县下村人。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三师,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回县工作,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春,酃县农民自卫军成立,任第二中队长。“马日事变”后,被敌通缉,前往武汉寻找党的组织。1927年7月返回家乡坚持斗争。年底,护送毛泽覃上山,留在部队工作,任三十一团一营一连党代表。1928年6月,受毛泽东指派,回酃县工作,任酃县县委组织部长。1929年2月任临时县委书记。5月,调湘赣边界特委工作。1930年3月,派任湘南白区工作团主任。1932年12月,在赴湘赣省委汇报工作途中,遭敌伏击,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