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讲 御医御药 一、皇家医院
清太医院初设在北京正阳门内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太医院大门悬挂“太医院”匾。大门前左为“土地祠”,右为“听差处”。太医院有大堂五间,悬挂康熙帝御赐名医黄运的诗文:“神圣岂能再,调方最近情。存诚慎药性,仁术尽平生。”医生讲求“诚慎仁术”四字。大堂左侧南厅,是御医办公厅堂,右侧为北厅。后为先医庙,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的塑像,有康熙帝御书“永济群生”匾。先医庙里有铜人像,庙外有药王庙,庙连接大堂的是二堂、三堂。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条约》后,东交民巷划为外国驻华使领馆区。翌年,太医院迁到新建衙署,在今地安门东大街113号院,大堂东西3间,进深3间,现基本保存。东院为药房。今前院有28户居民,后院为五中分校使用。太医院在宫内上驷院北,设有待诊、休息的处所(旧称“他坦”“他坦”,又作“塌潭”,为满语音译,汉意是“住屋、住所”。),岁月流失,现已无存。
明清的太医院,兼具卫生部、总医院、医学院和保健局四种功能。《明史·职官志·太医院》记载:院使(院长)一人,正五品;院判(副院长)二人,正六品;其属,御医四人(后增到十八人),正八品。生药库、惠民药局,各大使(主任)一人,副使(副主任)一人。清朝略同,但有变化:其一,设管院事王大臣一人(满人)。其二,分为院使和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生五个等级。其三,院使后为正四品,院判后为正五品,都是汉一人。其四,所属御医十三人,后为正六品,吏目三十人,后为七品八品,医士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医生三十人。清康熙朝,太医院的御医,每日轮流值班一百一十一人,总数达到一百二十五人。(《清史稿·职官志·太医院》卷一百十五)
太医分科明依照传统,分为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大方脉科,诊治成人杂病;小方脉科,即小儿科;祝由科,治病不以医药,而以符咒。分见《南村辍耕录》和《中文大辞典》。清朝则合为九科:大方脉、小方脉(含痘疹)、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咽喉科(含口齿)和正骨科(含按摩),取消祝由科。其实,还有“食医”。《周礼·天官·冢宰》将食医与疾医、疡医等并列。汉郑玄注:“食有和齐药之类。”可见古人对“食医”的重视。康熙间西药进入宫廷,后引进西医、西药。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康熙帝因患疟疾,服用法国传教士洪若翰等进的金鸡纳霜(奎宁)而病愈。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初四日,法国驻华公使馆多德福医生曾为光绪帝诊病开药。但是,太医院始终是以中医中药为主。
御医职掌主要八项:侍直、进御、扈从、奉差、储药、祭先医、诊视狱囚、施药等。其侍直,各以专科,分班轮值,在宫中称宫直,在外廷称六直。宫直在御药房及各宫外班房值班,六直在外直房(如畅春园、圆明园)值班。扈从,皇帝出巡,御医或奉旨点用,或按班轮直,都给夫马、车辆装载药材,还给账房需用等物。此外,王府、公主府、文武大臣等,太医奉旨前往。还给监狱囚犯、瘟疫患者等治病。所以,御医不一定都能给皇帝看病,给皇帝看病的不一定都是御医。
考选迁转太医院的御医,来自全国各地,从民间医生以及举人、贡生等有职衔的人中,挑选精通医理,情愿为宫中效力的人,量才录用。如康熙年间,北京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曾任太医院吏目一职,其子凤鸣承袭父业,雍正年间同仁堂供奉御药房的宫廷药材,前后八代,一百八十八年。太医院还设有教习厅,培养医务人才。经历六个寒暑,通过考试合格,才能录用为医士或医生。(《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千一百五)他们的晋升,六年考试一次,成绩合格,没有差错,一次升补。考试受八股文影响,如一次考题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还看重书法。太医开药方,要字迹端好。这项人事录用和晋升制度的优长是:第一,将考选、迁转限制在院内,调出、调入均少,利于人才队伍稳定;第二,御医、吏目、医士等采取考试方式选拔,择优录用,利于业务水平提升。
薪资待遇太医院的院使月银三两,左右院判、七品御医均月银二两二钱,吏目、医士月银一两五钱。(《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二百五十)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医士月给公费饭银一两五钱、米九斗。而一个普通太监月银二两,可见御医的俸银是偏低的。
御医治病《明史·职官志》记载,给皇帝看病六要:一要组成班子,院使、御医和内臣三方共责,相互监督。二要会诊,共同诊断。三要共同选药,联名封记药剂。四要共同监视煎药。五要共同尝药,就是每二剂合为一,煎熟,分作二器,一份御医、内臣先尝,一份进御。清朝比明朝尝药更为严格:一器由御医、院判、内监依次尝药;另一器进御。(《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千一百五)六要脉案方剂存档备查。
药房设药库储存药材。药材按定例给价,由药商采办,内药房医生切造炮制。清宫药房名目繁多,如御药房、寿药房、东药房、西药房、内药房、外药房、乾清宫药房、武英殿露房、长春宫药房、永和宫药房等。有储药、煎药、配制药品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