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故事再三重演
还好,年初进兵,五月,也就是还不到半年,京城就得到了中瞻对野番“悔罪投诚”的消息。
“经琦善督兵征剿,叠获胜仗,直抵巢穴。该野番贡布郎加等震慑兵威,递结投诚,情愿将所得地土、人民退还各土司,照旧各安住牧,自应宽待既往,俾得向化输忱。著仍赏给贡布郎加六品长官司虚衔,以昭劝勉。”
皇帝自然不会追问此前一直顽固嚣张的野番贡布郎加怎么一下子又归化投顺了。想想前番的征瞻故事,要是乾隆,那一定是要问一问的。不知到底是因为道光比乾隆老实,还是他知道国势如此,问也白问,便装聋作哑,这就不得而知了。
琦善不只替贡布郎加请封,还要替他拜过的神灵请皇上“颁给匾额”。
皇帝说:“该督虔祷该处各庙所供护法神,军行得无阻滞,自应酌加酬锡,以昭灵应,著发去御书二方,敬谨悬挂,用答神庥。”
史书上有载,这两方道光皇帝的御笔,一为“灵昭远徼”,赐箭头寺,一为“绥边敷福”,赐博底冈擦寺。
大军班师,不仅官军中将领得到封赏,格宗达尔结、四郎汪结、工布俄珠郎结等出土兵相助的土司也获赏顶戴花翎。
问题是:战争真的胜利了吗?
答案是:战争没有胜利。
但与乾隆年间清朝正逢盛世时大兵征讨瞻对却不得全胜的情形相比还是情有可原。此时的大清朝已经在内忧外患中走在了下坡路上,琦善征瞻对这一年也是多事之秋。
这一年,驻澳门葡萄牙官员亚马勒以两广总督拒绝其裁撤澳门海关,在广州设立领事馆的要求为借口,驱逐清朝驻澳门官员,停止交纳“借居”澳门以来按年向中国政府交纳的租税。七月间,清军刺杀了亚马勒。事后,英国兵舰开到澳门,英、法、美三国驻华公使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公开支持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径。于是,葡萄牙遂出兵将中国领土澳门强行霸占。
外患之外还有内忧。
也是这一年,湖南爆发天地会首领李沅发领导的农民起义。
当年湖南发生水灾,地主豪绅趁机抬高粮价,重利盘剥,官府也以“平粜”为名搜刮百姓。李沅发遂以“劫富济贫”为号召,发动群众,又联合广西全州一带农民共举义旗,攻城破狱,杀死清朝官员。也像是征讨瞻对的故事,清军进剿不利,将湖南提督英俊等革职,再命湖广总督裕泰率湘、鄂、桂、黔四省清兵全力进剿,历时一年,才将起义镇压下去。
再过两年,使清王朝国力大损,以致其统治根基彻底被撼动的太平天国战争就要爆发了。
在新龙民间流传的贡布郎加的故事中,琦善是一个被嘲笑的对象。
民间传说中说,战争到了后期,战事胶着,清兵中开小差的兵丁日渐增多。加上这时京城的皇帝又死了太后,用“箭令”催琦善早日撤兵,本来做了长期作战准备的琦大人没有办法,只好派人跟贡布郎加谈判。
琦大人捎信给贡布郎加说:“你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我还是让你当瞻对的首领。”
贡布郎加并不是真要投降,但正好借此为缓兵之计,派出手下头人甲玛崩前去谈判。谈判中,清军只要求瞻对方面退回缴获的两门大炮,即承认贡布郎加对瞻对的实际控制。琦善在赐给贡布郎加委任状、官服、顶戴之外,还给了不少绸缎和茶叶作为奖赏。
谈判过后,进剿汉、土官兵便陆续撤出瞻对全境。
谈判归来的甲玛崩带回了琦大人所赐的清朝官服、顶戴,贡布郎加却说:“我不做汉官,也不做藏官,不需要这样的蒙古帽子!这些东西你要是喜欢,你就拿去,不想要就给我丢到河里!”
甲玛崩一再劝说,贡布郎加说:“俗话说,甘丹寺喇嘛是从台阶上一步一步走上法台的,有本事的人就是要这样,一步一步自己走上最高的坐台!”
甲玛崩见状,自然也不敢收藏这些东西,真的就把这些官服顶戴都抛入了雅砻江中。
我在瞻对,许多发生过重大事情的地方因地名变化,房屋毁坏等原因,已难以准确考究,却有人能为我准确指出当年抛弃清廷官服顶戴入雅砻江水的地方。
战后,一首由一个当地喇嘛用偈语体写的讽刺诗到处流传:“总督亲自到康区,土司受宠应领情;贡布郎加命不绝,坐等你们来孝敬。”
得胜之后,贡布郎加还编了一首山歌,命百姓传唱:“几个女土司,嫁给清总督,汉人扫兴回内地,女土司自叹薄命!”
查这次随同清军进兵瞻对的各土司都是男的,贡布郎加把他们说成女人,是对他们表示极度的轻蔑。
大军退后,贡布郎加立即对内部加以整肃。下瞻对边境的拉堆部落接济过清军,贡布郎加便加以残酷的惩罚。
藏文资料记载:“围住瞻对的拉堆部落,赶走了他们的牛马牲畜,大多数人被杀,收缴了所有财物,毁坏了帐篷,他们来到古鲁寺,抓来该寺喇嘛孔泽堆鸠及其家人,堆鸠关在一处破房里几个月后被杀,其妻被分尸,其子被埋在牛粪堆下闷死。”
还有人说,贡布郎加还把他派去与清朝官员谈判的头人甲玛崩贬为了平民。贡布郎加所以如此的原因就更为复杂。一说,是他不满甲玛崩主张对清廷妥协;一说,他以为谈判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才派甲玛崩前往,而谈判如此顺利,使他对甲玛崩心生忌妒。
但此后,贡布郎加四处征战时,这位甲玛崩的身影仍然时时闪现。或者此传说不确,又或者,战事吃紧时,他又被主子重新起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