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谁才配活着 “天佑计划”
“布里斯班”注定不会入麦帅的法眼。在他看来,即便“布里斯班”侥幸成功,长远来讲,也是一项非常失败的计划,其结果将使澳大利亚成为一个被无限期围困的岛国,当周围全是海洋,还怎么往前攻呢?
菲律宾战役让老麦吃足苦头的同时,也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战略课,告诉他,在狭小空间是多么难以起死回生:从中央平原退往巴丹,再从巴丹退往科雷希多,最后一个都没守住,直至被人家赶进大海。
不胜利,毋宁死,我还要尽早返回菲律宾,岂能再入窠臼?麦克阿瑟对自己的参谋长萨特兰说:“我认为,他们弄的这玩意儿是一个消极的防御计划,让我们从头干起吧。”
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麦克阿瑟要利用其东部巴布亚半岛境内的崎岖山脉为屏障,阻击日军南进。巴布亚远离澳大利亚大陆,可避免其城市和居民点受到侵扰。对麦克阿瑟的新作战方案,澳大利亚的一般百姓毫无疑问是乐于接受的,感到困惑的主要还是澳军高层,以他们行家的眼光,能看出这一方案虽好,却存在着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障碍。
麦克阿瑟在方案中说明,他要在巴布亚东部修建为步兵提供支援的战斗机和重轰炸机基地,要将战略物资从澳大利亚后方转运到前方,要进行地形勘测,还要沟通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关系……
巴布亚东部地形极其复杂,到处是人迹罕至的丛林,且不说计划做得到做不到,就说日本人眼看要攻到家门口了,你还来得及?
太冒险,也太大胆了。麦克阿瑟的决策,不仅让澳军高层的一些人不甚放心,也完全出乎日军大本营的意料,他们根本不相信麦克阿瑟敢于进兵新几内亚,日本海陆军满不在乎地保证,就算麦克阿瑟碰巧闯了进来,日军也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其驱逐出去。
日本海陆军早就在打新几内亚的主意了,当初海军的“MO行动计划”,就是准备在巴布亚东部实施两栖登陆,一举占领新几内亚南部的最大军港莫尔斯比港(简称莫港)。
珊瑚海一战,日军运输舰队被迫返航,日本海军从海上登陆莫港的行动宣告流产。接着是中途岛大战,美日双方集中兵力于中太平洋,山本和联合舰队显然已顾不得新几内亚的这个军港了。
中途岛战役结束后,美国海陆军都开始策划反攻,尼米兹制定了“瞭望塔行动”,麦克阿瑟为能早日打回菲律宾,提出了一个更激进的设想:直捣拉包尔。为此,他向华盛顿要求调拨两艘航母、500到1000架飞机以及三个一流的陆军师。
如果美国政府的全球战略是“太平洋第一”,麦克阿瑟就有戏了,但在“先欧后亚”的前提下,华盛顿方面根本就不可能满足麦克阿瑟的这一“奢望”。
新几内亚战役形势图。因为这是一幅老地图,所以有些地名与现在的译法有所不同。例如腊包尔现一般译作拉包尔,威瓦克现译作韦瓦克,荷兰第亚则是老地名,今已改名为查雅普拉。
海陆军资源都有限,即便太平洋舰队也没几艘航母,所以“瞭望塔行动”采取的是渐进方式,主张先夺取图拉吉岛,再相机反攻拉包尔。另一方面,大家也都看出来,麦克阿瑟绕了个圈,又想做太平洋战区的老大了,海军岂能答应。
眼瞅着两边又要吵起来,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急忙居中调停。调停的结果,“瞭望塔行动”成为正宗之选,但麦克阿瑟也有份参与,具体的划分是,海军指挥攻占瓜岛和图拉吉岛,麦克阿瑟指挥攻占莱城直至拉包尔。
莱城是巴布亚半岛西北海岸的一座重镇,珊瑚海海战前就被日军占领,实际已成为日军进攻莫港的先期据点和主要物资储备点。麦克阿瑟对这次分配还算满意,他将“瞭望塔行动”与进兵新几内亚的方案重合在一起,并把莱城北面的布纳划入了自己的观察范围。
所谓巴布亚的崎岖山脉,指的是欧文·斯坦利山脉,这条山脉绵延300千米,像脊梁一样横亘于半岛,隔绝了南北交通。日军要翻越欧文·斯坦利,从莱城直达莫港,没有别的捷径,只能走科科达小道,而这条小道就在布纳西南48千米外。
1942年7月10日,麦克阿瑟派一个六人小组对布纳进行侦察,这个小组发回的报告表明,科科达对防守莫港确实举足轻重。麦克阿瑟由此制订了“天佑计划”(又称“天意行动计划”),打算向科科达小道秘密派遣3000名澳军,与当地的民兵共同赶修出一处简易机场。
作为“瞭望塔行动”的一部分,“天佑计划”原本是要与登陆瓜岛同步实施的,即陆战一师于8月7日出发,澳军也于这一天拔营,但没想到的是,日本人先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