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领导的用人艺术 第三十章 表扬和批评要讲究艺术

领导者表扬下属要注意的七个原则

表扬并不是靠随便说几句好听的话,就能奏效的。领导者必须遵守真诚、及时、具体、如实、多样、看长处以及适度等七个原则。

表扬要具体,是指领导者要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这个事实,不仅指工作具有成绩,也包括被表扬者为克服种种困难而作的努力和付出的心血。表扬只有言之有物,有血有肉,道出了被表扬者的心血和精力之所在,才能使人感到表扬者观察得细致入微,从而激发被表扬者的知音效应,产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动力。

在现实中,有些领导者的表扬常常犯空泛而不着边际的毛病。比如,“某某人的工作很好,值得大家学习。”至于好在什么地方,下属无法得到具体的把握,只感到调子很高,却无实际内容,十分空洞。同时领导者的这种表扬只能给下属一种言不由衷,故作姿态,敷衍客套之感,因而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领导者如果使表扬具体化,其效果肯定要好得多。比如,表扬某一位下属很能干,不如说他某件具体事办得漂亮更实在些;对某个有才的下属,领导者空洞地说他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不如说在某件事中,他的建议主张对解决问题起了什么作用更合适。社会心理学家海伦曾用大量实验证明,表扬用语越具体,其有效性才越高。因为,表扬越具体,说明你对他越了解,你对他的长处和成绩越敬重。这样,对方才感到你的表扬是诚实的,不是在吹捧,从而才有积极的效果。

表扬要真诚,是指领导者表扬的态度要诚恳热情,发自内心,不要冷漠无情,应付差事。人们都有喜真恶伪的天性。只有真诚的东西,才会被人所接受。表扬也不例外,领导者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去表扬,才能唤起下属的真挚感、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和友谊感,愉快地接受表扬。因此,表扬时,领导者对下属的成绩和优点,应从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满腔热情地表示赞扬,并热切地希望他能够把这些成绩优点发扬光大。只有表扬者在感情上很热,被表扬者才会受到感染,心里也才热得起来。如果表扬者只是讲些“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干得不错”之类的公式化语言,就很难达到激励的效果。人们希望得到表扬,但这些表扬应当能真正表明他们的价值。只有领导者对其工作成绩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的表扬,下属才会认为是真诚的,才会愉快地接受。

一个人工作表现好,取得好成绩,提出好建议等,领导者都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因为一个人在干完一件事后,总希望尽快了解它的价值和社会反应。如果得到及时的肯定,会给他带来愉快的情绪,使他的行为得到保持和再现。许多有经验的管理专家都重视及时表扬,提倡“一分钟表扬”,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是良好的。如果领导者对好人好事漫不经心、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不作任何表示,那么他们的好行为就难以持续下去,甚至会感到自己的好行为没有得到认可,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想法,就会导致消极因素的产生。

表扬要如实,是指领导者表扬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掌握好表扬用语的分寸。领导者不能任意夸大情节,评价失实,随意拔高。表扬不是搞文艺创作,不能像文艺作品那样虚构、夸张,必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领导者对那些确实值得表扬的下属和事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鼓励他人前进的作用。如果领导者表扬时随意把事实夸大,把七分成绩说成十分,把下属的朴素想法拔高到理想化的境界,评价失实,只能产生消极作用。其一,会使被表扬者产生盲目自满的情绪,误以为自己真有夸大的那么好,从而坠入自我欣赏、不求进取的泥坑。其二会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人们崇敬的是真楷模,而不是人为拔高了的典型。对于名实不符的样板,人们会由不服气到反感和生厌。有些单位的先进典型不吃香就与此有关。其三容易助长人们不务实、图虚名的不良风气。因此,表扬务必恰当求实,领导者切忌随意拔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的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表扬方法,对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受到很大鼓舞,有些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表扬所起作用的程度,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否符合人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了表扬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对先进者奖励一次旅游机会,这对于那些活泼好动的青年来说,会喜出望外,而对采购员来说,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先进每人发500元奖金,这对家庭经济比较紧张的人会很高兴,而对生活富裕的下属便无所谓。这就告诉我们,表扬方法要灵活多样,最好选取对被表扬者价值量最大的方法进行表扬。同时,对不同的人,表扬方法还应注意到不同的思想性格特点。比如,领导者对年轻人的表扬,在语气上应稍带夸奖的意味,可以提出勉励性希望;领导者对德高望重的长者的表扬,在语气上应当带有尊重的意味;领导者对思维机敏的人,表扬可以抓住要点,三言两语,有时稍加暗示也能领会;领导者对疑虑心重的人表扬应当明显,把话说清楚,否则,他可能产生误解。

表扬要适度,是指领导者表扬的人数、次数要恰当,表扬的标准要适中。首先,领导者表扬的人数要得当。表扬的人数可以直接影响其效果。实践告诉我们,领导者一次表扬的人数必须掌握在一定数量范围内,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鼓励先进,调动积极性。人数过少,容易使受表扬者产生离群感、孤立感,使其他人产生与己无关心理;相反,如果人数过多,也会由此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感觉,形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这就失去了激励作用。其次,领导者表扬的标准要得当,不能过高或过低。领导者表扬的标准过高,容易使下属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从而失去争取表扬的动力;表扬的标准过低,容易使下属感到唾手可得,易如反掌,同样会失去调动积极性的作用。确定标准,要由具体情况而定。再次,领导者在特定的时间内,表扬他人的次数要得当。事实表明,领导者在特定时间内表扬同一个人的次数越频繁,表扬的作用也就越低。怎样才算次数得当?这要依这个下属的进步快慢而定。他进步快,表现较突出,对其表扬的频率可以高一些;反之,则应低一些。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有的人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领导者在表扬下属时,应当多看下属的长处、优点,不要求全,不能等到一个下属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甚至达到“标兵”、“模范”的程度才给予表扬。这样做,会使大多数下属的成绩、优点和贡献得不到及时的肯定和尊重。特别是缺点较多,但愿意改正,并有所转变的下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因此,领导者表扬应当把着眼点放在下属的长处上,做到既“诚于嘉许”,又“宽于称道”。

思想工作的任务不是专去挑人的缺点和毛病,把人治住,而是激励、带动人们前进,在发挥人们的长处中克服短处,通过引导人们奋斗把人变成英雄,这是领导者做人工作的着眼点。有些领导者极少表扬下属,这与他的着眼点不对有关系。他看人的着眼点是挑剔别人的毛病,好像只有找出下属的毛病,才能显示领导者对工作负责任。领导者从这个角度看人,当然会使他感到下属不顺眼,自然就谈不上积极表扬。领导者应当转变看人的角度,多看下属的长处,这样才能表扬到位。

领导者表扬下属的方法

表扬下属,不仅要符合表扬的基本要求,而且需要领导者掌握具体的表扬方法。只有表扬方法运用得当,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领导者表扬的方法不当,就可能起到消极作用。表扬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点人表扬、点事表扬、直接表扬、间接表扬、当众表扬、个别表扬、领导表扬、公举表扬、个人表扬以及集体表扬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基本方法。

领导者对在场的下属提出表扬,称做直接表扬,又称当面表扬。这种表扬方法的优点是表扬及时,产生效果快。间接表扬,就是被表扬的下属不在场,领导者进行的表扬。当领导者想表扬一个人,又不便当面提出时,可以在他的亲朋好友面前把他表扬一番,表扬的信息通过第三者间接地传到下属的耳中。人的心理常常是,厌恶别人背地讲他的坏话,但是很喜欢别人在背后讲他的好话。这比领导者当面讲他的好话更能使他乐于接受。他会认为你的表扬是诚心诚意的、公平无私的。因此,有时间接表扬的效果要比直接表扬好得多。特别是下属对某领导者有成见、有误解时,领导者采用间接表扬,往往能消除成见和误解,融洽双方的关系。

领导者当着众人的面而表扬某人某事,称做当众表扬。对那些突出的好人好事,或带有方向性的良好行为,以及过去在群众中有不好影响,现在确有转变的下属,领导者采用当众表扬的方法,常常能收到鼓励先进鞭策众人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如果表扬不得当,特别是大家也做了同样的事而未受表扬时,便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服。因此有的人害怕领导者当众表扬他,对这些人适合用个别表扬法。

个别表扬就是没有第三者在场时,领导者表扬某个人。对于害怕当众表扬的人,适合用这种方法。比如,领导者对这种人只要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的工作很卖力,也很认真负责。这件事做成功了,有你一份功劳。”这样个别表扬,他心里会感到领导者对他是了解的、满意的、信任的。领导者的这种表扬,不仅能使下属上进,而且能沟通关系,融洽感情,起到当众表扬无法起到的作用。

领导者对下属的成绩和长处给予肯定,称做领导表扬。这种表扬体现领导者对下属的了解、尊重和信任,带有权威性。一般来说,下属是很重视领导者对他们的评价的,他们常常根据领导者表扬的多少,来评估自己在领导者心目中的地位。

公举表扬,就是由下属推举和评选,让下属代表去表扬某人某事。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稳定受奖者在下属中的基础,可防“领导偏心”之嫌,更能成为下属自觉学习的榜样。

个人表扬是领导者表扬成绩突出的某个人。集体表扬是领导者对集体进行表扬,这种表扬应具备以下条件:集体作出了显明成绩;集体的成绩不是少数人努力的结果,大多数人对集体的成绩都有贡献。集体表扬的优点是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进团结,其缺点是使荣誉分散。因此它常常与个人表扬结合起来运用。

点人表扬是指领导者表扬某个人时,对他的为人处世方法和思想品德等进行全面肯定。这种表扬适用于树立先进模范。

点事表扬是指领导者对某件做得好的事情进行正面评价,它不涉及某个人怎样,而主要评价某件事的成功与意义。这种表扬,要求把表扬事和评价人区别开来,对事不对人。即使做这件好事的人,过去犯过什么错误,或者现在毛病还很多,同样可以表扬这件事。

表扬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许多形式,比如上光荣榜,颁发奖状,授予荣誉称号和奖章,赠纪念品,给予旅游机会和休假时间,让其生产特别重要的产品或操纵关键设备,等等。领导者根据需要和可能,应尽量采取别开生面的表扬方式。湖南某厂长奖给“三八红旗手”每人一件衬衫,衬衫的左上角有一朵小花,花中巧妙安排了“三八红旗手”五个字,工人穿上它既美观大方,又有光荣感,是一件独具匠心的奖品佳作。

领导者批评下属的方法

与表扬艺术相比,领导者更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因而对待批评的态度和认识错误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人一点即明,知错便改;有的人虚荣心强,不愿听逆耳忠言,领导者对这些人进行批评,就应该讲究点方式方法,不宜直接进行批评。而有的人思想基础好,性格开朗,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领导者对他们即使批评的言辞直露、激烈一些,他们也不会因此而耿耿于怀;还有的人执迷不悟,或对自己的过错矢口否认,搪塞掩饰,甚至转嫁他人,领导者对于这些人就最好进行有理有据的直接批评,促使他们尽早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所谓渐进批评法,就是指领导者逐步地输出批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批评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领导者在进行批评时,对下属的错误和缺点不是“和盘托出”,而是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提出,由浅入深,耐心引导,一个层次接着一个层次、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逐步解决。这样做可以使下属对批评逐步适应,逐步接受,不至于因心理负荷过重导致心理失衡而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因此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从此一蹶不振。

愿意受表扬,不愿受批评,是人共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一特点在那些反应敏捷,性格倔强、暴躁,逆反、否定心理强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往往是遇批“色变”,一谈就“蹦”、一批就“跳”,致使正常的批评教育难以进行下去。但是,领导者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平等的地位,以商讨的口吻去进行批评,他们则比较容易接受。

由此可见,所谓商讨批评法,就是领导者以商讨问题的态度,把批评信息传递给下属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领导者针对下属的心理特点,改变那种居高临下教训人的批评方法,以商讨问题的态度,平心静气地对下属的缺点和错误进行畅所欲言、以理服人式的批评教育。这样做有利于改变被批评者可能存在的对抗动机,提高批评意见的可接受性,使他们感到领导者的批评意见是充满诚意的,从而虚心地予以接受。

所谓直接批评法,就是领导者通过直截了当的严肃批评,来促使下属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方法。通常做法是:领导者对下属的问题和错误,不绕圈子,不旁敲侧击,而是直接进行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批评,使他们在批评的直接冲击下尽早、尽快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与缺点。

在直接批评法的运用中,领导者应注意区分对象和场合,不可滥加使用,尤其是对那些虚荣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下属,更不能在公众场合下进行直接批评,否则不但不能奏效,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批评作为一种具有压力性的社会评价,能够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荷。这种心理负荷的大与小,又和批评的直接程度、集中程度和批评措辞的激烈程度成正比,也即批评的方式越直接,批评的问题越多,批评的态度越严厉,给人造成的心理负荷就越重;反之,造成的心理负荷就越轻。然而,由于人在长期的客观环境中所形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同样一种批评就会对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心理负荷。例如,同样是实事求是、直截了当的批评,那些胸怀坦荡、性格开朗的人就能够比较愉快地接受,而那些虚荣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就很难接受,并会因此而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根据下属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批评方法。

参照批评法,就是领导者针对下属的错误和缺点,借助他人发生过的、并为下属所知晓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法衬托出批评的内容,促使下属在参照物的对比所产生的压力下自我反省,深刻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缺点。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阅历浅、盲目性大、自我觉悟和自我意识差、理智感弱、易受感化的下属。

领导者在集体场合对人们进行公开批评,往往会使被批评者感到难堪、“下不了台”,并因此而产生抵触情绪或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为避免这种消极后果,领导者应该采用暗示批评的方法。

暗示批评法,就是指领导者在集体场合进行批评时,为不伤害被批评者的自尊心,不是直点其名,而是通过“对事不对人”的批评,既使被批评者感到是在批评自己,又使知情或不知情的群众从中得以警示和受到教育的方法。暗示批评法是在公众场合进行批评的一种好方法,也是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与其他方式相比,幽默批评法更容易被人接受。

幽默是一种可笑而又含义深长的情趣,它可褒可贬,使人在笑声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所谓幽默批评法,就是领导者用有趣且又意味深长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对下属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善意的批评,使其在笑声中思考和改正自己的问题的方法。

幽默批评法是一种技巧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强的批评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场合和各种性格类型的人。领导者运用幽默批评法,可以造成一种平等、和谐、愉快的气氛,较好地消除被批评者的对抗和沮丧心理,促使他们自觉、愉快地接受批评意见。需要注意的是,幽默和讽刺有着本质的区别。幽默是一种善意的批评,而讽刺批评却带有一定程度的嘲弄,运用不当,幽默批评就会变为讽刺批评。因此,熟练运用幽默批评法,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心理和科学文化素质。

触动批评法是种言辞比较尖锐、语言较为激烈的批评方法,它通过领导者批评内容和语调的强烈刺激,使下属的思想受到震动,并从震动中得到醒悟。

触动批评法主要适用于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性心理比较突出的人。例如,精神不振,萎靡颓唐,行动散漫者;被动性强,自我意识薄弱者以及犯了错误,不愿正视自己的问题,怀有侥幸心理者,等等。对于这些人,领导者适度加大批评的刺激量,就能使他们的内心受到应有的触动。需要注意的是,触动批评法“火药味”比较浓,大多数属于“正面交锋”,如果运用不当,很可能会使领导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发生对抗,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领导者应当慎重使用。

所谓集体批评法,是指领导者针对下属拒绝批评的否定性心理,集合领导成员、党团员骨干和全体人员的力量,对被批评者进行批评教育,以此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其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方法。

集体批评法通常适用于头脑灵活,歪道理多,试图通过狡辩和钻空子来拒绝批评的人。这类人大都能言善辩、工于心计,他们或找种种借口推卸责任、掩饰错误,或钻领导工作和领导关系的空子,来减轻、转移批评的分量。领导者运用集体批评法,就可以堵塞漏洞,消除可能被利用的可乘之机,迫使他们在事实和舆论面前低头认错。集体批评法的适用对象十分有限,领导者具体运用时要谨慎,不可不分对象地频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