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赢得友谊的沟通艺术 第四章 完善说话风格和个性的六个技巧

技巧一:施展你独特声音的魅力

卡耐基的忠告:在任何情况下,音量的变化都可以使你突出重点。

我们的每一个动作、神情,甚至每一个词句都展现了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那些东西——那些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的东西,这时候的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当我们在演讲台上、宴会上、面试中、谈判桌上开始说话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掌握了高超的说话艺术而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自信和满足。这就是说话高手所具备的特征——他们让自己说的每个词、每句话都带着他们自己的风格,形象鲜明地准确抵达对方的耳朵里,对方因此被深深地吸引。

声音是你讲话内容的载体,你的声音反映出你的感觉、你的心情和现在的状态,是你说话中强有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说话高手总是善于树立自己的说话风格,他们的声音与众不同、语调生动有趣、举止恰到好处……凡是与他们有关的东西都能够体现出他们的特色。对说话高手而言,只有这些风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为了拥有自己的说话风格,你需要进行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训练。

当我们与听众交流思想的时候,要使用许多发音组织和身体的各个部分。我们会做出这样的动作:耸肩、挥动手臂、皱眉、提高音量、改变高低调门和音调,并且依据场合与题材变换语速,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需要注意的是,我所强调的是声音的效果而不是声音的产生,即物理品质。那些东西已经无法改变,而声音的效果则受到说话者的情绪、状态的影响,这就是我强调说话者必须要热情的原因之一。因此,你需要一开口就与众不同。

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幼时的纯真和自然,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一定的、为我们所习惯的沟通模式中去。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说话越来越没有生气。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越来越不会使用手势,并且不再抑扬顿挫地提高或放低声音。总之,我们正在逐渐失去我们真正交谈时的那种鲜活和自然,我们失去了那个独特、富有个性的自我。

生活中我们会有太多不正确的习惯需要改正,比如,我们也许已经养成了说话太快或太慢的习惯;我们的用词一不小心就会非常散乱。我经常强调,你在说话的时候要自然,也许你会误以为可以胡乱地遣词造句,或以单调无聊的方式表达——只要你做到了自然。其实不然。我要求大家讲话自然,是要你把自己的意念完整地用词语表达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话高手绝不会认为自己无法再增加词汇,无法再运用想象和措辞,无法变化表达的形式和增强表达的效果。这些都是追求精益求精的人们所乐于去做的。

对于迫切想要学会说话技巧的人来说,首先要学会塑造自己的讲话风格,你最好注意一下自己的音量及音调的变化和说话速度,这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你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照做:把你说的话录下来,也可以请朋友给你指出来,当然,如果能让专家来给你指导的话则会更好。不过,这些都是没有说话对象的练习,跟实际说话完全不同。一旦站在人们面前,你就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讲话之中,以引起对方的共鸣。

其次,你要选择好自己的说话声音——这完全取决于你的个性、场合以及你所要表达的感情。通常情况下,你的发音要做到清脆而洪亮。说话清晰才显得有自信心、目的性明确和善于表达,这会给对方泰然自若的感觉。在公众场合,如果别人的谈话正处在争论不休的阶段,你站起来说一句话,语句简短、声音洪亮,则会产生震撼人心的作用。

如何控制你说话的音量呢?你讲话时的声音能够让大家都听到吗——我指的是你的声音足够大而且清晰。如果你所处的场合是两三个人的促膝而谈,那么在这种谈话中你可能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如果此时你的音量过大的话,反而会使人以为你在跟人争吵。但是,如果你面对的是成百上千个听众,比如站在广场上发表演讲时,你则应该尽量让更多的人听到。因为如果他们没有听到的话,他们就会忽略你所说的内容,而不是提醒你大声讲或者重新讲述。因此,你要根据情况的不同调整你的音量。

注意重音的变化会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当你需要强调某一个重点的时候,你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在某个重要的地方提高音量,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当然,有的时候适当地降低音量也能使你达到这个目的。你要记住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音量的变化都可以使你突出重点。

我们看一下林肯是如何巧妙利用重音的变化为自己解围的。

有一次,林肯正低着头擦自己的靴子,恰巧被一位外国外交官看见了,他嘲讽林肯说:

“总统先生,你经常给自己擦靴子吗?”

“是的,”林肯答道,“你经常给谁擦靴子?”

林肯的这句话巧妙地转移了对方的重音,使自己脱离了被嘲讽的境地,并置对方于尴尬的处境。如果你能巧妙转移别人的说话重音也能营造一种幽默,化解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声音的变化可以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声音的高低会影响到听者的情绪。如果你一直采用高音来说话,有谁愿意听这样尖锐的声音呢?而且,当你普遍地使用高音的时候,你的声音会显得过于单调。因此,你必须在音高上有所变化,这样能够使你的声音悦耳而且更有活力。与调节音量一样,当你要阐明某个观点时,变音也会使你更加积极地传达信息。你可以采取略高或略低的声音来表示你对某个观点的重视程度。

我们平时与人交谈时,声音会高低起伏不断变化,就像大海不断起伏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式显然能使人感到愉快,而且它也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然而,当我们开始某种正式的讲话时,我们的声音却变得枯燥、平淡而单调,就像一片沙漠一样。当你发现自己出现以上的状况时,就要停下来反省了。

对于说话和声音的掌控,我们需要避免下面几种错误的方式。

第一,你必须使对方感觉到,你对你所讲的内容是非常自信的。当你的声音颤抖或者犹豫的时候,对方会以为你对所说的没有把握。如果连你自己都对你所说的没有把握的话,怎么要求对方对它产生兴趣呢?

第二,不要使你的话听起来像是在自言自语。声音过低或者不清晰,听起来同样让人觉得你不确定。你可能本来就不打算让对方听到你的这些话,但是他们模糊地听到了,却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他们就会产生怀疑,猜测你正在说一些对他们不利的东西。

第三,如果你的牙齿紧紧靠合,或者更加糟糕些,你的双唇像腹语者一样紧闭不动,那么毫无疑问,你正在用鼻音说话。用鼻音说话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音含糊不清。这样对方会以为你在抱怨,而你则会显得恹恹而无生气,非常消极。

第四,如果你的声音像飞机降落时候的制动声,对方会感到你十分可厌,因此不去听你讲话。过高的声音会使你的讲话具有攻击性,他们会以为你正处在一种压倒、胁迫他们的立场,而这不是他们所愿意的。所以,当你喊着要大家听你的话的时候,没有人会愿意听从你的意见。

第五,你可能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当到了一句话的结尾或者关键的地方,你的声音慢慢地低下去,最后就没有了。这样会使句子听起来不完整。你要相信,对方不会愿意去猜测你后面到底讲了什么东西。

第六,要想声音娓娓动听,最好不要夹杂地方口音。当然,如果你确实要用的话,你必须运用某种方法进行强调,而不要让人们以为你的发音不标准。

第七,无论你的意图如何,它最终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因此,如果你的声音里含有傲慢、蔑视或者其他消极的情感因素的话,你就会伤害听你讲话的人,或给别人不受尊重的感觉。

当你处于一种消极状态的时候,如果你将它掺杂到你的声音中,人们会把它想象得比真实情况要糟糕得多,转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你稍微的挫折感可能被理解为歇斯底里,而你的失望可能被理解为绝望。因此,你必须在你的语调中显示出你诊治后的感情来,这样才能以积极的方式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请修饰好你的声音:

(1)声音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必须使你的声音富有变化。

(2)注意自己的发音,你需要扎实地练习。

(3)声音是你与听众交流的工具,你需要彻底掌握好它。

技巧二:语调可以让语言生动有趣

卡耐基的忠告:语调就像说话者的表情一样,向对方传达着某种言外之意的感染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一天,我闲逛进了海德公园,走到了大理石拱门附近——我知道经常有各式各样的人在那里谈论关于各种宗教信仰和政治的话题,并且想听听他们的谈话。当时我看到一位天主教徒正向人们解释教皇无谬论,之后又听了一位社会主义者对卡尔·马克思的意见。最后,我还听了一个男人关于多妻制的高论。

我注意到在这三位主讲人周围的听众人数的变化。一开始,那位鼓吹一夫多妻制的演讲者的听众最多,但是到后来,他的听众越来越少,而围绕在另外两个演讲者周围的人却越来越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难道是因为话题的原因吗?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发现,那位多妻制的鼓吹者自己好像对讨三四个老婆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的语调听起来也一点都不高兴,人们因此觉得他讲得很枯燥无味;那两位拥有完全对立观点的天主教徒和社会主义者,却都沉浸在自己的演讲当中——他们情绪高昂,并且挥动着手臂,声音高亢而充满信念,散发着热情和生气,这种热情感染了人们。原来,正是演讲者不同的态度和语调引起了听众人数的变化。

语调就是说话人的语气和声调的变化结合,它表达了话语中包含的情感。在说话的时候,你需要让语调来表现出比你说话的具体内容更多的信息,或者说,语调实际上也是你说话内容的一部分。比如,当你的话听起来很真诚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对对方说:“我所想的就是我所说的,我所说的就是我所想的,我这样做实际上是对你的尊重。”这样一来,对方自然会更加相信你所说的话。

我相信你也听过类似于这位鼓吹一夫多妻制的演讲者的讲话,他们的语调平淡、生硬,没有激情,他们对自己所讲的题目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好像在有气无力地念书稿一样。这样的说话方式能吸引你吗?当然不能。

为什么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是很有吸引力的,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呢?实际上,语调传达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语调就像说话者的表情一样,向对方传达着某种言外之意的感染力。当你听到一个人的电话的时候,如果他的语气热烈,那么你即使没有见到他,也可以判断出他很高兴;但是如果他的语气很平淡,那么即使他告诉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你也会认为这没什么好高兴的。

懂得说话的人,不仅会塑造自己的个性声音,使其悦耳动听,而且他们的语气和语调也很有感染力,总能拨动人的心弦,引起对方的共鸣。据说,一个意大利演员用悲怆的语调朗诵阿拉伯数字,听的人居然被感动得凄然泪下,而一位中国艺术家朗诵菜谱则像诗歌一样动听。又比如,普普通通的一个语气词——啊,运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分别表达“我明白了”“没听清”“惊讶”“终于知道了”等诸多含义——这正是语调使得你的说话变得声情并茂。

很多人存在这么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语调和嗓音一样,都是天生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调存在着问题。要注意的问题是,这种不当的声音会让对方很麻木,并同时失去对说话内容的注意力,从而没有心思去思考你说话的内容,而有语调的声音则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我们走入了这么一种思想误区,很多时候我们花费更多的心思寻找说话的内容,但是最终搞砸我们的却是我们的语调。拿起听筒,听到一个“喂”字,无须再多说什么,从这一个字里,我们就已经知道男朋友是不是还对我们拥有火一般的激情、母亲是不是没有睡好觉、好友是不是已经顺利通过了考试……如此众多的讯息,都在这么一个声音的变化——语调中。

“嗓音是身体的音乐,语调是灵魂的音乐”,这句话说得很对。我们悲伤的时候,语调是苍白空洞的;经过一夜狂欢,我们的语调变得有气无力、底气不足;一个星期的海边度假,又可以让我们的语调重新恢复活力和弹性。

你注意到你声音的语调了吗?是慷慨激昂的,还是抑扬顿挫的?或者是平和舒缓的?选择合适的场合运用好你的语调,可以让你的声音同样表达出丰富的表情。

重视语调,增进沟通效果:

(1)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的话,我们需要不同的语调。

(2)语调使你的说话更富有生命力。

(3)语调表达出的意思比你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技巧三:张弛有度,说话不拖泥带水

卡耐基的忠告:社交语言要简洁、精练,并尽可能地承载更多和更有用的信息。

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口语中有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变化语言才生动、否则显得呆板。有位意大利的音乐家,他上台不是唱歌,而是把数字有节奏地、有变化地从1数到100,结果倾倒了所有的听众,甚至有的听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你肯定希望自己能够给人干练、明快的印象,那么,你就必须掌握好说话的节奏,这就是说话节奏的魅力所在。影响说话节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讲话的快慢和说话内容的简繁。如果你说话太快,以至于某些词语模糊不清,他人就会听不懂你所说的东西,节奏太慢又会表明你过于拖沓,过于迟钝。在语言交流中,讲话的快慢程度会影响你向对方传达信息。速度太快就如同音调过高一样,会给人以紧张和焦虑的感觉。

华特·史狄文思在《记者眼中的林肯》一书中说道:

“他(指林肯)会以很快的速度说出几个字,但是遇到他希望强调的词句时,就会拖长声音,一字一句说得很重。然后,他会像闪电一样迅速地把整个句子都说完……他会尽量拖长所需要强调的字句,差不多与说其他五六句不重要的句子所使用的时间一样长。”

下面你尝试着说出下面一句话:“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公司的这款商品。”当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可以先用平缓略低的声音说到“公司的”这三个字为止,然后稍作停顿,热情地大声说出“这款商品”。利用这种技巧你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虽然并不反对你刻意延缓某些词句的速度,以突出这些或另外一些内容(这根据你的音调来决定),但是,如果你整篇说话或者大部分篇幅都这样,我则建议你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这处处刻意的拖延手法,会让人觉得非常厌烦,最终不堪忍受,如此便达不到你所预期的效果。

我们在说话中,需要明确这么一个说话的目的:社交语言要简洁、精练,并尽可能地承载更多和更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使你的说话节奏明快,使听众觉得你果断、直接和对说话内容肯定。知道了这一点,那么你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陈述得太多,而且持续的时间太长,结果遭到了彻底的失败。林肯在葛底斯堡讲话中,他只讲了两分钟,全篇讲话才不过226个字,但是他的竞争对手爱德华·伊韦瑞特却讲述了两个小时。结果不难得知,林肯获得了成功。

因此,为了使你的说话不拖泥带水,你最好确保自己的信息简短、直接。为了达到这一点,你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安排你需要表达的信息。

第一,表达的信息要直接。

你需要尽快地直达主题,让对方更为直接地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你所要表达的信息才会听起来更加清晰明了。但是很多人却总喜欢旁敲侧击。殊不知,这种做法容易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第二,用最简洁的词汇。

对于你要陈述的重要观点,你需要记住这一点:词汇或句子越少越好。有这么一句老话可以很好地表达我的意思,它是这么说的:“我问你几点钟,你不用告诉我表的工作原理。”

话虽如此,但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明明可以用少数词句就可以表达清楚的观点,很多人却总是喜欢用过多的词句,甚至堆砌故事、人物、数字来说明他的主题。你需要避免过多的修饰,它只会损害你的表达。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第一次参加正式的舞会,他的父亲这样教导他说:“你也许不应该在今晚的舞会之前、之中或之后喝酒。”

这位父亲在这句话中犯了哪些错误呢?首先,像“也许”这样缺乏说服力的限制词或关联词,听起来叫人不那么肯定你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对方可能不明白你所肯定的是什么。其次,“之前、之中或之后”这样的词汇无非就是要说明不允许他喝酒这么一个目的,何须加这么多修饰的词语呢?这样就给人留下不果断、不直接和不坚决的印象,还会使你的表达不够简洁。

第三,明确你的中心思想。

你所说的话中,也许存在多个主题,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这将使你和对方的精力都被分散。实际上,你要把一个主题讲得很透彻十分困难,所以更不可能把每个主题都讲透。如果非得这样,那么每个主题你都只会浅尝辄止,因此跟对方讨论各种话题会影响你主要观点的表达。

此外,很多人喜欢注重细节的描述。这并没有错,但是你必须注意一个前提,即不能影响你的主题的表达。如果你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这些细节中,那么,你的信息重点就会不清晰。千万不要期待对方花费更多的努力、精力或时间来分析解读你的观点,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么去做。所以,通过你的表达,让对方直接得到重要的信息,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正确地表达你的想法:

(1)不要过多地重复你说话的内容,你可以适当地重复从而强调相关的内容,但是你必须保证自己是有意识这么做的,而且尽量让对方知道这一点,不然他们会怀疑你很拖沓。

(2)你需要尽可能简单明了地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3)你可以修饰你所说的话,但是你的意思必须让对方明白。

技巧四:非语言信息比语言更富有内涵

卡耐基的忠告:非语言信息所传达出的信息比语言本身更富有内涵。

柯恩登在为林肯写传记时,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他:

“林肯更加喜欢用脑袋来做姿势,他会经常甩动头部。当他想要强调某个观点的时候,这种动作特别明显。有时,这种动作会戛然而止……随着演讲的进行,他的动作会越来越随意,最后趋于完美。他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然感和特点,这使得他变得很高贵。他瞧不起虚荣、炫耀和做作……有时为了表示喜悦,他会高举双手大约成50度,手掌向上,看起来好像要拥抱那种情绪。当他想表现厌恶时——比如对黑奴制度——他就会举高双臂、握紧拳头,在空中挥舞,表现出强烈的厌恶感。这是他最有效的手势,表现了他最坚定的决心,看起来他好像要把这些东西扯下来烧了一样。他总是站得很规矩,双脚并齐,绝不会一脚前一脚后,也绝不会扶在什么东西上面。在整个演讲中,他的姿态和神态只有稍微的变化。他也绝不乱喊乱叫,不会在台上走动。为了使双臂轻松,他有时也会用左手抓住衣领、拇指向上,而只用右手来做手势。”

林肯的肢体语言所呈现出的信息是如此丰富,圣·高等斯还根据林肯演讲时的一种姿态为他雕塑了一座雕像,立在林肯公园内。当然,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模仿林肯的姿势,但是你一定需要注意你的姿势。

你要知道,非语言信息所传达出的信息比语言本身更富有内涵。你的体态,包括你的表情、身体姿势和手势所传达出的信息构成了你的一种肢体语言。这种信息更具有丰富的意义和说服效果,成为你个性魅力的展示,并作为你独特的形象深入人心。

你需要更加完善和丰富你的体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来做。

第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具有极其丰富的含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脸就是心灵的外观,你的所有情绪都写在你的脸上——如果你不是一个善于控制情绪的人的话。无论如何,你可以而且往往会通过表情传达更多的信息。

表情有喜怒哀乐,但是对说话的人来说,一般情况下最重要的表情是微笑,它是拉近你和对方距离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还有更多的表情,这要看你的说话内容而定了。

第二,身体姿势。

在你讲话之前、听话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演讲的时候——如果你必须面对对方坐下,你就必须注意坐姿。不要四处张望,那非常像是一只动物在找一处可以躺下来过夜的地方,而不是对与对方谈话更加有兴趣。

在你坐下来的时候,不要玩弄衣服或别的什么东西,这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而且这样会使人觉得你不够稳重、没有自制力。所以,你必须保持静止状态,控制自己的身体。

当你准备讲话的时候,不论你是站着还是坐着,挺起你的胸膛,显出你很有自信的样子。不要等到面对听众时才这么做,你平时就需要这么做。

罗瑟·古里柯在《高效率的生活》一书中说,现在,10个人中都找不出一个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的人。可见,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身体姿态对于说话的重要性。他建议我们平时就要注意这方面的练习,在说话的时候更要“让自己的脖子紧紧贴住衣领”。

第三,手势。

手是人类身体最灵活的部位,手的表情——手势使人类肢体语言具有最丰富的内涵。手势语言是人类在漫长进化历程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沟通工具,手势语言是运用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传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使用的范围很广,便捷、灵活、变化多样,不仅能辅助有声语言,甚至有时还可以替代有声语言。正因为此,有人称手势语言为人类的“第二语言”。

手势是最自由和最强有力的体态语,也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往往也最容易犯错误。我将重点讲述手势语,主要讲当你站着讲话时的手势。

那么在讲话时,你应该如何利用好你的双手呢?在你开始讲话的时候,最好忘记自己的手,你不用担心会失去它。它们会很自然地下垂在身体两侧,那是最好的一种姿态。当然,在需要的时候,你会记得用它们来做出恰当的手势的。

大多数人也许会保持这么一种姿势,他们要么把手放在背后,或者插入你的口袋里,或者放在桌子上,因为这样做能减少你的紧张感。这时,你更没有必要在乎它。许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即使伟大如罗斯福总统有时也会这么做,好像这种姿势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似的。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曾经依照教科书里面所说的东西来教授我的学员,让他们学会如何采用姿势。我只是照搬老师灌输给我的那些理论,从而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我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上演讲课的情形。

老师叫我把手臂轻轻地垂在身体的两边,手掌朝后,所有的手指蜷曲成一半,大拇指碰着大腿。然后,我举起手臂,画出一道弧线,以便让手腕优雅地转动。接着,我再张开食指,然后张开中指,最后是小指。当我全部完成这套看起来相当完美的动作后,手臂还要回到刚才的那道弧线,再放到身体两侧。

实际上,这套生硬的动作在我讲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用处,而我却用它来教我的学员。有一次,我看到20个人同时在做这样的姿势,他们都像打字机一样机械地做着动作,显得十分可笑。其实,从来没有一套标准的手势是适合所有说话者的,除了一些经验之外。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并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兴趣来培养的。唯一有价值的手势,就是你天生学会的那一种。

手势完全不同于衣服,衣服可以穿上换下,而手势却是发自内心的,就像大笑、腹痛、晕船一样。一个人的手势,是属于他个人的东西。

在讲话的时候,政治家布莱安经常会伸出一只手,把手掌摊开;格雷斯顿则经常拍桌子或者踏地板,发出很大的声响;罗斯伯利则会高举右臂,然后用力向下挥动。这些演说家都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都使他们的姿势强而有力、出于自然。自然和有活力正是行动的最佳表现。我们既不能邯郸学步——身材高大、动作笨拙的林肯不能用短小精悍、动作敏捷的道格拉斯的手势,也不能刻意地让自己做出某种姿势。

多年前,我有幸听到了吉普希·史密斯的传道——他曾使几千人信奉了基督。他使用的手势很自然,一点都不做作。只要你练习运用这些原则,你就会发现,你也是用这种方式在做出你的手势。我无法举出任何法则好让你去遵守,因为这一切都取决于讲话者的气质、他的热情和个性、他准备的情况,以及讲话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的情况。

既然如此,我们只要随心所欲地发挥就好了,只有那些你内心当中的冲动和欲望才是最值得信任的,这些东西给你的指导最重要。但是你还是需要注意下面几点,以更好地提升你说话的力度,塑造你完美的形象。

(1)不要过多地重复同一种手势,那将会让你给人枯燥的印象;

(2)不要用肘部做短而急促的动作,由肩部发出的动作看起来要好很多;

(3)手势不要结束得太快。

不说话的语言更具说服力:

(1)你的体态会影响到对方对你的判断,因此,请尽量使用积极的体态。

(2)最自然的姿态就是最正确的,注意不要使用做作的姿态或表情。

(3)愉快的面部表情使你看起来诚实而友好。

技巧五: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卡耐基的忠告:使你的语言通俗化,使你的语言成为人人能懂的语言,这样你就算是达到了说话的最高境界。

我的一位学员,他作为一名医生曾经在班上这样开始他的讲话:

“横膈膜是这样一种东西,如果它被用来呼吸的话,将会明显地帮助肠子的蠕动,而这对你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他想接着讲其他的东西,可是老师打断了他。老师让听懂了这句话的人举起手来,结果出乎这位医生的意料,没有一个人举起手来。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听懂了他的话,老师要求他对那句话进行解释,告诉他在让大家知道那东西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及究竟如何工作之前,先不要急着往下说。于是那位医生解释道:

“横膈膜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薄的肌肉,它的位置在胸腔底部和腹腔顶部之间,它会随着胸腔和腹腔的呼吸而变化。当胸腔呼吸的时候,它会被压缩,就像一只倒置的洗刷盆;而当腹腔呼吸时,它就会被往下推,使它成一个平面,而此时肠胃会受到挤压。而它的这种向下的推力,会按摩和刺激腹腔的上部器官,比如胃、肝、胰,等等。当人们呼气的时候,胃和肠又往上推压横膈膜,这样的话,就相当于做第二次按摩。这种按摩有助于人体排泄。许多人的身体不舒服,主要是因为肠胃不适,而一旦我们的肠胃因为横膈膜的按摩而得到适当的运动,那么大部分的不舒服都会消失。”作了这番解释以后,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是学员们都听懂了他的话。

我们很多人在讲话的时候,都会犯和这个学员一样的错误——他们讲着自己很了解的东西,并且以为听众也一定会了解。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而是常常被说话者所忽视。

我因为职业的原因听了无数次演讲,但是其中一些演讲因为演讲者的疏忽大意而失败了。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他们的专业知识不牢靠,恰巧相反,他们说了只管大谈特谈专业。显然他们完全不知道,作为一般听众对他们的行业是缺乏了解的。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虽然他们高谈阔论,大量使用工作中常用的词汇,却使得那些外行听众根本不了解他们所说的话。

不只是在演讲中存在这种情况,实际上,几乎所有牵涉到从事不同行业的谈话者的谈话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不经意的忽略使谈话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效果。所以,如果你想使你的说话更能够被大家理解,你就必须学会使你的语言通俗化,使你的语言成为人人能懂的语言,这样你就算是达到了说话的最高境界。换句话说,你所说的话需要通俗易懂,让更多人听明白。

如何把话说得更通俗一些呢?很多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使用了一些专业词汇,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过的“术语”。这些词汇只有与某项工作有关或者某个特定研究领域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另外,有些行业可能会创造一些只有本行业人员才懂的缩略语,这些语言通常是仅由首字母组成的。对不熟悉它们的人来说,运用这些词汇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你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而由于很多原因,一般人是不会站起来说明他没有听懂的。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微笑,然后带着困惑离开。所以,在有必要使用这些专业术语的时候,你要确保这些术语能够被他们所理解。

比如,你在对一位家庭主妇讲解为什么冰箱需要除霜的时候,有可能会这么讲:

“冷冻的原理是这样的,蒸发器从冰箱内吸收热量,然后散发到冰箱外面。这时候,被吸出来的热量伴随着湿气,这些湿气会附着在蒸发器上,形成很厚的一层霜,导致蒸发器绝热,而且使马达频繁地工作来进行补偿。”

对那些家庭主妇来说,这段话可能相当于什么都没说。你其实完全可以这么说:

“蒸发器的作用,就好像吸风机一样,把冰箱里的热量都吸出去,使冰箱能够冰冻你的东西。各位在打开冰箱的时候,一定会发现你的冰箱放肉的那一层上结有一层霜,这些霜就是结在蒸发器上的。霜越结越厚,就好像越来越厚的石棉一样,使蒸发器和冰箱里面的空气隔开,从而没有办法正常吸热。这样,你的冰箱的冰冻效果就会越来越差。这时,马达只有不停地运转,才能保证冰箱里的冷度,但是这会减少你的冰箱的使用寿命。为了使马达运转得慢一点,以使你的冰箱不那么吃力,我们必须想办法把这些霜除去。而如果在冰箱里装一个自动除霜器,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在面对更多人的场合说话,你应当如何确保你所说的话被更多人所理解和听懂呢?印第安纳州前参议员比佛里吉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建议: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的对象中选取一个看上去最不聪明的人,然后尽量使他明白你所说的话。你只能用最通俗的话来讲述,尽可能清晰地表明你的观点,这样才能使他听明白。还有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把目标锁定在那些由父母陪同的小孩身上。然后,你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自然,你也可以把它向对方说出来——你要尽量讲得简单明白一些,让所有人都理解你的解释,并且记住它,而且还能将你讲的东西讲给别人听。”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证券经济商的演讲,听的人都是一些家庭妇女,她们想了解一些关于银行和投资的知识。这位演讲者一开始就使用了简单通俗的语言和幽默轻松的方式,以使她们放松下来。他把她们所关心的问题都说得清清楚楚,更加重要的是,他把一些专业术语,比如“票据交易所”“课税”和“偿付”等,都用简单通俗的话解释得非常清楚。结果,这场演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人们对他非常感激,并且都主动找他咨询投资方面的事情。

如果你所说的话不能被其他人所理解,或者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那么无论对你还是听众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曾经有一个传教士想要把《圣经》翻译成他传教的地方的语言。其中有这么一句:“虽然你的罪恶一片鲜红,但是它终将白如雪花。”一般情况下是逐字翻译这句话,但是现在他却遇到了问题。这些土著人根本没有扫除积雪的经验,甚至连“雪”这个字都不认识,他们根本不知道雪和煤炭有什么差别。但是当地有椰子树,人们都很熟悉。于是传教士就把“雪花”和“椰子肉”联系了起来。最后,那句话被翻译成:“虽然你的罪恶一片鲜红,但是它终将白如椰肉。”就这么一句巧妙的改动就让对方很容易理解你的话了。

只要你用心一点,把话说得更通俗一点,那么浪费在这方面的精力和时间绝对是值得的。语言有千差万别,而语言的表达方法也会各不相同。最好的做法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而不是用许多母语或者想当然去表达你的想法。

请处理好沟通中的小细节:

(1)你需要对对方的情况进行慎重的分析,比如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讲话通俗易懂。

(2)不要把你的词汇当成大家都应该懂的词汇,这并不能使你显得更加高明。

(3)当你不得不使用专业词汇的时候,务必对它进行详细的解释。

技巧六:使语言变得更有说服力

卡耐基的忠告:运用人们熟悉的东西来说明他们不熟悉的东西。

如果想要在辩论中取胜,你必须采用各种各样的更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话语,以使它更有分量,使人们更加相信你。而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如果你注意了的话就会发现,律师之所以能言善辩,正是因为经常用到它。

通常我们所用到的修辞有如下几种,我在这里进行简略的说明。

第一种,比喻:

“天国就像酵母,人们把它放到玉米粉里面,它就会全部发酵完毕……”

“天国就像寻找珍珠的商人……”

“天国就像撒入大海中的网……”

“天国”可能不是人们所熟悉的,而酵母、商人、网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东西。正是运用了这些精彩而贴切的比喻,才帮助人们更加容易理解说话者的意思。

这些话正是在解释“天国”时,采用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那就是运用人们熟悉的东西来说明他们不熟悉的东西。

比喻之所以更为人所接受、更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就在于运用两者类似的地方进行比较,就更加容易让人明白。

第二种,夸张:

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你想要强调某一点,适当地运用一些夸张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你是不是有时候也会这么去做?当你想要对方快一点的时候,你可能会对他说:“希望你弄完的时候,我还不至于变成‘木乃伊’!”你和对方都知道,你至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不成“木乃伊”,但是你却很明显地夸大了事实。

实际上,这种修辞方法就在于刺激别人的神经,让别人考虑到你所认为的对方的某种做法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你也许会说:“你这样做,就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而他肯定也知道你说这话的意思。

第三种,反复:

以相同的节奏重复同一个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反复。

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在于,你不仅能够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住,从而让他们知道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而且能够将你的主要思想与整个演讲融为一体。

比如,一个演说家在谈论某个部门的时候说:

“这个系统,它有着糟糕的公众服务,政府雇员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了工厂。”

“这个系统,它有着一个好管闲事的政府,每时每刻都准备插手你的商业事务和私人生活。”

“这个系统,它吞噬了整个国家将近一半的财政预算。”

通过这种反复的修辞方法,这位演说家让听众相信了这个部门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急需改革了。

第四种,引用:

我们常用“引经据典”的修辞方法来加强说服力,实际上,这种修辞方法是我们最常用到的。我就经常在本书里大量地引用著名演说家(比如林肯)和学员的故事来说明我的观点,事实证明,这样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时候,我们并不打算引用一个冗长的故事,而只选择了某人说过的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有时候引用一句古话(比如中国的古话)或俗语来说明我们的观点,这样也非常有效。引用不仅简单有效,而且会使你的话更有说服力。

第五种,反问:

当你在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一方面,你认为事实明明就是这样的;另一方面,你可能并不需要听众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你可能会说:“难道不是这样吗?”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反问。反问的修辞方法只是为了吸引听众对你的问题的注意,它常常被用在结论和过渡中。

但是,反问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让我们看一则故事。

有一次,伟大的拿破仑骄傲地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知道吗?你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问拿破仑为什么这么说。

拿破仑说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

布里昂明白后,不甘示弱地对拿破仑说:“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

拿破仑没有答上来,他赞扬布里昂说:“问得好!”

你明白这段对话的奥妙吗?拿破仑的意思是,因为布里昂是他的秘书,所以会扬名。但是,布里昂却表示自己不愿意靠别人出名,所以反问了拿破仑这么一句话。他问拿破仑那句话的意思是,伟大人物的秘书不一定就会出名。但是,因为拿破仑是他的主帅,他不能直接反驳拿破仑的观点,所以用反问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时候,反问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正如拿破仑的这位秘书一样,如果你想说服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举出例证反问之,这样比正面辩论要有更大的说服力。

第六种,对比:

对比是指同时列出两个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对比确实能够使原本平淡无奇的话变得精彩,使你变得很雄辩。我们先看查尔·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

“那是最美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糕的年代;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在我们前面,堆积如山,也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奔向天堂,也全都走向地狱……”

听起来如何?是不是很打动人?你也很希望如此优美、能说服人的句子出现在你的话里吧!不用去管为什么这种修辞方法会出现这样的效果,这些问题可以留给语言学家或心理学家去解答,你只要知道它有用并尽量去用就行了。

你在鼓励大家尽快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说:“让我们停止空谈,开始行动。”而当你在提醒大家不要浪费粮食的时候,你可以说:“你现在的确吃得很饱,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正在挨饿的人。”如果你需要更多的例子,你可以自己去发现和总结。

第七种,排比:

“我们在此坚决地表示:要让他们的死有价值;要让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让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会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这是林肯在他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中的最后部分,林肯在此运用了两个排比。(中英文排比有所不同。在英文中确实有两个排比句——编者注)这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话变得生动和有气势起来,从而对听众产生了非常大的感染力。

排比就是将3个或3个以上同样的句式放在一起,而不是表达同一种意思。你可能也曾经看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排比的独特优点还在于它对任何话题都适用。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你总能用上这种修辞方法。

掌握了以上这些修辞方法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思,操控语言这门艺术。你不用因为需要掌握这么多修辞方法而烦恼,实际上,正是因为它多,才使你的说话变得更有说服力。关于更多的修辞方法,你可以找相关的著作来看。

修饰语言,它就是你的武器:

●使用引用,听众更容易理解你的观点。

●使用反复,强调你的重要观点。

●使用对比,使你的演讲更具有说服力。

●使用排比,使你的演讲更加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