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怎样带好孩子 让孩子自己做主
我们要在本章探讨的,是一些不曾被仔细研究或者说是根本不受重视的儿童特质。
这里所要说的人格特质不单指道德方面的行为,而是要从广义上强调孩子有多重性格。它既包括智力上和外貌上的特性,又包含了孩子将这两者结合以后的表现,这种综合表现是无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让我们将孩子的活动过程用曲线图来表示一下。在纸上画一条水平线,表示孩子正处于休息状态,水平线以上表示有规律的活动,水平线以下表示随意玩耍或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和水平线之间的距离表示活动的程度,曲线的方向表示时间。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将孩子每一个活动的时间和规律,用图形显现出来,而图上画成一道曲线就是孩子活动的全过程。
我们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一个孩子在“儿童之家”所做的活动:
通常,当孩子们进入教室后,先是安静一会儿,然后才开始找事情做。这一段时间孩子是在有规律地活动所以,曲线是先向上画出。过了一会儿他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些混乱,这时候我们把曲线画到水平线以下,并一直下降到他的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种新的活动,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在开始时先摆弄带插座的圆柱体,然后拿起蜡笔,认真画了一会儿,然后就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孩子,这时的曲线就必须第二次画到水平线的下方。接着,孩子和小伙伴斗嘴,这时候的曲线应该继续停留在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再以后他觉得累了,便随手拿起几个小铃铛放在秤盘上,可能是觉得挺有趣,他渐渐专心地玩了起来,他的活动曲线则再一次攀升到水平线上方有规律的部分。等到孩子玩腻了,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的时候,他就会烦躁地走到教师身边。
我们的活动曲线图当然不能显示出孩子是怎样玩每一种东西的,这个问题我们将另章论述。大多数不能专心的孩子,他们的活动都与上述曲线所描述的相吻合。这些孩子常常漫无目的地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原本准备在半年的时间使用的教具,他们在几个小时之内就玩遍了。他们的这种毫无章法的行为是很普遍的,这样的孩子往往无法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件事情上。
我们还可以从曲线图上明显地看出孩子的活动状况。他看起来没有很严重的无秩序现象,但是离完全有规律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孩子的活动曲线大致保持在有规律和没有规律两者之间。
这个类型的孩子趋向于做比较容易的事情,在进入学校以后,他也许能够从教具里找出一些他已经熟悉的东西,重复练习他已经学会的内容。一段时间后,孩子看上去有些疲倦,好像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他的活动曲线就下滑到代表休息状态的水平线。
以上活动模式,不只从一个孩子,甚至全班孩子身上都能体现出来。碰到这种情况,一个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是怎么处理的呢?他也许会认为:孩子们在做了日常生活练习,又花了很多时间摆弄教具的情况下,一定是累了。既然孩子是因为自己玩累了才没有办法专心,所以教师也无能为力。
一个容易心软并且对当今盛行的心理学理论有所了解的教师,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的事,一定很累,因此教师会打断孩子的工作。为了让他们透透气,教师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玩。等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命似地跑了一阵子后,教师才把他们带回教室。
此时,孩子们比没出去玩之前更好动,更不可能专心。孩子们会连续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现象会持续下去。
根据以上情况,教师们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他们认为孩子对他们选择的工作会感到满意。孩子做事情随兴所至,一会儿之后他就开始烦躁起来,教师为此用尽各种办法让孩子们休息,换一个地方玩等。可是没有一个办法管用,孩子不仅无法继续原来的事情,也没有平静下来,对此他们常常感到无可奈何。
虽然这些教师在非常用心地钻研着教学方法,但是他们对孩子缺少应有的了解,所以教师们不能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由于这些教师已经习惯于干预和指导,即使教师竭尽全力对每一项教学意见和教学计划都非常在意,也还是干扰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妨碍了孩子原本应该得到的启迪。
其实,孩子只有在找到自己心灵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他焦躁不安的心情才会得到平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孩子们的自由,树立对他们的信心;要求教师能够把他的思想观念暂时放置一边;要求教师能够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作是必要的;要求教师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们所发生的全新转变。
但是,如果孩子重新选择了一项比以前更为容易并且能吸引他的所有注意力的活动,他不安的心情就可能得到平静。在做这项活动时,孩子必须全神贯注,同时,孩子还应该不会受到身边事物的影响。
当孩子完成他的重要工作之后,脸上显现出的表情和看起来很累的“假累”完全不同,现在他的眼睛闪闪发光,他的身上似乎有了新的动力,并且充满了朝气。我们称之为工作的循环,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单一的准备工作,它引导孩子接触事物,并且带领孩子进入第二部分,进行真正重大的工作。
孩子在完成了他的工作之后,会显得非常平静,并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显现出真正的平静。从孩子平静安宁的样子里,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他已经找到了新的真理。这时候的孩子不但不疲劳,反而充满活力,正如我们刚刚享用了一顿美食,或是洗了热水澡一样舒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吃饭和洗澡是两种费力气的工作,但它们不但不会让人觉得累,反而会使人重新充满活力。
了解了孩子能够从完成工作中获得平静,我们就应尽可能地让孩子有接触重要工作的机会。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休息”的真正含义。我们的看法是,休息并不意味着完全松懈。当我们静止的时候,全身的肌肉都比较僵硬,只有放松时,我们的身体才能得到歇息。那么,我们只有从大脑智慧的劳动中,才能得到精神的平静。
人的生命真是神奇,有位教师说:“为了让孩子精力充沛,我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才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方法。他的这一说法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我们要想帮助孩子选择他真正需要的工作,只有聆听孩子生命活动的声音。因此,这位教师尊重孩子神奇的生命进程,也深知他必有信心等待,这就足够了。
只要学习环境中没有压力,孩子就会显得快乐而且友善,他甚至十分自信地想和教师聊聊。孩子想找教师说说话,表明他的心灵之窗打开了,因为孩子已经看出教师是聪明和优秀的。从前孩子熟视无睹的一切东西,好像都在向孩子招手。现在你会发现,孩子的感觉变得敏锐了,生活也丰富起来了,对集体活动更加感兴趣了。面对如此多生活上的新事物,孩子储备足够的精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的教学对一个精神不振、感情贫乏的孩子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这样的孩子既不懂规矩也没有自信,就算能教会他一些东西,也会让大人感到筋疲力尽。
上述教学理论中,我们得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以往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实在太糟糕了。要求孩子必须服从某个成人,这不是孩子内在发展所需要的行动表现。我们一再要求孩子遵从这些外在的东西,不给孩子发展其潜能的机会,这样孩子就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我们必须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找到那条通往内心世界的道路,而不能一再使孩子的发展受挫。
孩子在工作时越专心就越是安静,也越能心甘情愿地遵守纪律,在教学上认识到这一点的教师,都会创造出一套特殊的沟通方式。
比如,一位教师可能会问另一位教师:“你们班上的孩子表现得怎么样?他们都有组织、有秩序吗?”那位教师可能回答:“嘿!你记不记得从前那个很淘气的小男孩?他现在变得自觉了。”
用这种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的教师,他对孩子们接下来的发展通常早已心中有数,对孩子的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展起来。
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能让孩子变得遵守纪律,这个自律的孩子就这样走上了自然的心理发展之路。自律的孩子会认为工作是一种享受,如果无事可做他会很不习惯,甚至在等人的时候他都闲不下来,这样的孩子充满了活力。
孩子只要能够自律地工作,“假累”的时间就会缩短,工作结束后得以平静的时间就会延长。因此,让孩子有比较多的时间沉浸在他已经完成的工作中是有必要的,这个安静的时刻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工作好像告一段落了,但是另一项观察外部世界的工作才刚刚在他脑子里开展。当孩子的内心安静下来,他就开始注意观察着周围正在发生的事,他会思考一些细节,还会从中有一些新的发现。
怎样才能达到专心的目的呢?需要经历三个步骤:第一步,准备好有具体目标的工作;第二步,满足孩子的内在发展要求;第三步,使疑问得到解答。
当孩子心里的疑问有了答案时,外在表现会有所改变,因为孩子领悟到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孩子变得十分听话,而且他所表现出来的耐心几乎使人无法相信,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教给孩子要听话或有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掌握平衡,他可能就会因为怕摔倒而不敢向前迈步,也不太敢随意挥动他的胳膊,这样的孩子走起路来常常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并且随时可能摔倒,一旦他学会了保持平衡,就能跑善跳。
同理,一个精神上不平衡的孩子是不可能专心思考的,他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不跌倒呢?所以,孩子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就不能够听从其他人的意见。
服从既是一种精神上的敏感,也是心灵平静的结果,更是内心力量的表现。用什么词来解释服从力量最好呢?是适应。生物学家认为,一个人需要用极大的力量来适应环境。这里所指的适应环境的力量,就是一种让人顺应自然规律,试着融入周围环境的重要力量。实际上,这种适应的力量并不是要用时就会有的,它要求我们事先就准备好,是在发生作用之前早已存在。
孩子要有力量服从,就应该得到健全的发展,达到精神上的平衡和协调。同自然界中只有强者才能够适应环境的道理一样,只有在精神上坚强的人,才懂得顺应和服从。
要想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按照孩子的天性来让他发展。只要能够健康成长,孩子以后的成就远比我们所期望的大得多。
孩子的精神即专注能力自由地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就代表这个孩子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接下来的一切行为也就理所当然,他会控制好他的身体,既行动自如,又学会了小心谨慎。我们可以从孩子能够完全安静下来这一点上看出,他已经能够做到专心致志了。孩子做事的专心程度往往比成人还强,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孩子是怎样达到这一程度的,也不要忘了环境在孩子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要再次提醒读者,事情之初,我并没有对整套原则有完善的想法,并根据这套理论来制定教学方法。恰恰相反,通过观察自主权得到尊重的孩子才有所了解。实际上,某些内在规则有它的普遍价值,这正是孩子凭借他们的本能,发现了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