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追随免费之道:唯有慷慨才能在网络中胜出
最好的商品越来越便宜。生活中,我们对这条法则如此习以为常,以至于在享受它带来好处的同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它应该被当作一个了不起的现象来看待,因为正是这个悖论推动了新经济。
工业时代前,消费者预期质量稍高一点的商品,价格也会稍高一点。多年以来高质意味着高价。但是,在工业时代,随着自动化、低价能源的到来,生产者得以改变原先的预期:他们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优质的商品。第一台汽车产于1906年,仅仅4年后,汽车的平均价格下降了24%,而质量却提高了31%。到1918年,汽车的平均价格比起1906年的时候低廉了53%,性能表现提高了100%。不可思议的高质低价发挥了作用。
微处理器的问世加快了这个过程。信息时代,消费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体验到质量一流的商品价格快速地下降。对于购物者来说,一条明智的建议是:使用前一分钟再买也不迟。确实,一位交通专家告诉我,在信息时代,几乎没有东西通过海运来发货;都是通过航空来发货,以避免产品在运途中降价。
根据经济学家刻画的价格下降曲线,价格下跌是确定无疑的。随着单位生产次数积累发挥效应,无论是钢铁、电灯泡、飞机、花盆、保险政策还是面包,制作它们的成本都将随时间下降。一个行业生产得越多,积累的经验也就越多,成本也就越低。有时,我们把价格下降曲线称为学习曲线,它是由有组织的学习所推动的。尽管每个行业略有不同,不过通常而言,产量增加100%,单位平均成本将下降20%。
聪明的公司利用学习曲线。非常聪明的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增加产量来加速学习曲线。由于增加的回报能够极大地刺激需求增长(数月内就能翻番),所以网络效应会加大价格下降曲线的斜率。
电脑芯片使学习曲线进一步复杂化。性能更好的芯片使得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就芯片本身而言也是如此。工程师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电脑的优点创造出下一代性能更强的电脑,这提高了芯片制造效率,降低芯片价格。然后,所有商品的制造效率又都得到了提升,价格更加便宜。
这种反馈环路充斥着网络。海量的人和机器在重叠的反馈环路中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良性的循环。一、二、三、四……越加越多。
◎知识传播使得电脑更加智能。
◎电脑更智能,生产线也就随之智能化。这使得包括芯片在内的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性能更加完善。
◎便宜的芯片为创立一个竞争性企业提供了便捷;同时,竞争加剧、知识传播又进一步压低价格。
◎低价之道在行业内迅速扩散,反过来又使得芯片和通讯工具更加物美价廉。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结合上芯片的力量非常强大,汽车、衣物、食物等,凡是它触及的东西无不为之着魔。价格下降、质量提高在所有商品上都能看见,并且这种趋势来的很迅猛。例如,1971年到1989年间,一个标准17立方英寸的冰箱价格(按美元实际购买力计算)下降了三分之一,而节能率提高了27%,并且具有更多的功能,如制冰。1988年,美国无线电器材公司(Radio Shack)一款移动电话标价1500美元。10年后它推出移动电话标价仅200美元,且性能更好。
产品增值中的大部分都源自芯片。在网络经济中,尺寸更小的芯片结合网络爆发式扩张,创造出新的财富。正如我们利用重复学习创造了微处理器革命一样,我们正在利用同样的放大环路创造全球交流革命。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来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互联网交流。产品质量以这样的方式反馈循环,让我们见证了跳跃式的变化:这就是新经济。
几乎自1971年诞生起,微处理器就经历了急剧的价格下跌。芯片价格的急剧下降被称为摩尔定理,它是以网络工程师戈登·摩尔命名的。他是发现电脑硬件行业里,价格与性能反比例发展现象的第一人。摩尔定理认为每18个月,电脑芯片的价格就能下降一半,或者计算能力增加一倍。如今,电信行业即将经历这种变化,而且更为剧烈。主干网带宽的这种下降曲线被称作吉尔德定理。激进的电脑理论家吉尔德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10年内),主干网带宽每12个月增长两倍。
不断升级的通讯速度,缩小得像软心豆粒糖一样的节点价格不断降低,这使得吉尔德断言,上网将免费。他认为每一比特的传输费用将趋向为零,但由于费用下降,我们会消费更多流量,每月通讯费用(以美元实际购买力计算)可能保持稳定。
每比特的费用对消费者来说会接近于免费。成本的变化逐渐接近于一条渐近曲线。这条渐近曲线不断趋近于零,但永远不会到达零。这类似于芝诺悖论:“一个人从A点走到B点,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总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环下去,永远不能到终点。渐进线的轨迹与之类似,它不断接近于免费让人感觉好像不要钱。
价格不断趋近于免费,因此,网络经济里的最佳策略是先人一步推行低价。
可以预见新经济将带来低价时代,抓住先机就能创造财富。利用低价故事最经典的故事之一是信息时代的创世大爆炸改革,半导体晶体管就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
60年代早期,罗伯特·诺伊斯和他的伙伴桑德斯向军方出售一种叫1211的早期晶体管。桑德斯是美国快捷半导体公司的创始人。诺伊斯制造每个晶体管的成本为100美元。快捷半导体希望向美国无线电公司出售晶体管来获得超高频电子调谐器的使用权。那时无线电公司使用高档的真空管,成本仅1.05美元一个。诺伊斯和桑德斯信奉学习曲线的成本下降理论。他们知道随着产量产量增长,晶体管的成本会下降,甚至低至百分之一。但为了做成第一笔生意,他们需要在没有产量的情况下马上降价。所以,他们大胆地抢占了先机,一开始就把1211的价格砍到1.05美元,甚至当时都不知道如何做。桑德斯后来回忆道:“我们制造芯片的工厂还不知道在哪里,运用的程序也还未开发,但关键是:下星期我们将报出1.05美元的价格。我们的市场在未来。”后来他们成功了。通过抢占便宜先机,他们实现了1.05美元报价的目标,占领了90%的超高频市场。两年后,1211价格将至50美分,但仍有利可图。
在网络经济中,不仅仅芯片和带宽的价格渐进于零。计算成本也是如此。计算的成本常用百万次每秒钟每美元来衡量。交易成本同样也趋近于零。信息本身的价格(如新闻头条、股票报价)也趋近于零。实时股市报价曾是昂贵的内部消息。最近,股票报价的可得性大大增强,发布这些消息时,必须遵守每只股票的报价“格式”,以便用常见的几种浏览器都能阅读。
所有能被复制的东西,无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都遵守价格下降曲线,质量提高而价格下降。
虽然汽车的价格永远不会免费,但每英里的行车成本将向免费靠近,不断下降的是每美元能买到的功能。这个差别很重要。虽然功能成本向免费靠近,但同支出金额却可能保持稳定,甚至增长。费用低了,我们会出门更多。计算费用下降,我会做十亿次更多的计算。
开始互联吧。你所能订制的所有普通电话业务,要是不带花哨的附加服务的话,基本上很快会免费。但是,随着消费者更多地享受近乎免费的服务,他们很快会订制附加服务和高端服务。首先,每个房间都会安装电话线,然后你的汽车也会安装电话线,接着使用移动电话,再然后,你家庭的每个人都开始用移动电话。随之而来的是接听电话服务、电话转接、呼叫等待、来电显示、传真和调制解调器。接下来,所有的电器和其他物体都能联网,收银机、信用卡读卡机都会装上开发线路。接踵而至的还有安全线、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异步数字用户专线(ADSL)、去电号码隐藏、垃圾来电阻止、定制电话号码、便捷式个人号码、语音邮件分类。
吉尔德法则认为每单位比特的传输成本将比之前下降得低。最终,打电话,传输一比特的成本将降至零。
电话学的疆域不断扩展。当电话被发明之初,人们对它有许多不解,它在商业上究竟有什么用处?一些人认为它能把音乐传到家里。但甚至最热心的拥护者也没有想到一户人家会安装5条电话线(我家里就是这么做的)。科技本身激发了人们想要汽车电话、来电显示的欲望。
科技创造需求,然后提供供给。
这与任何一本经济教材在介绍章节中所描绘的供给与需求概念都非常不一样。传统的供给——需求曲线简单地认为:随着资源被消费,它的制造成本会更高。例如,在黄金的开采中,易开采的块金首先被发现;但是,为了覆盖从25吨的金矿中提取微量的黄金的成本,需要更高的金价来作为支持。因此,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而增加。相比之下,传统对于需求的理解认为供给越多需求就越乏力。如果你周一、周二、周三都吃龙虾,你对周四再一次吃龙虾的兴趣就会减弱,愿意为之付出的钱也就减少。因此,需求曲线是下降的,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在新规则下,由于充裕法则发挥作用,免费大行其道,两个曲线都翻转过来。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说,你可以把整个网络经济总结为“在网络经济中,供给曲线向下,而不是向上倾斜,需求曲线向上,而不是向下倾斜的。”资源被消耗的越多,对它的需求就越大。供给端也是逆向的。由于重复学习,累计经验的作用,我们制造某样东西都次数越多,再次制造它就会变得更简单。刚好和经典教科书所描述的相反。
在经济学教科书里,产品的供给随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在新经济下,供给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由于供给曲线加速上升,需求曲线加速下降,新的供需曲线表明它们将在越来越低的价格位置上相交。我们已经见识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不断向免费靠近。隐藏在曲线背后的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供给和需求不再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的欲望所驱动。现在,两条曲线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爆炸性力量所驱动:科技。
知识和科技同时扩张,推高了需求曲线,压低供给曲线。这股强大的力量同时推动两条曲线。
科技使价格下降的作用很容易理解。正如本章开头所说的一样,价格下降早已发生,现在有所加速,我们知道这种趋势的结果:低价大行其道,消费者庆祝。但是,在供给端的公司该怎样从下降的价格中谋利呢?在科技和知识的作用下,需求上升的速度快于价格下降的速度。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同,没有渐近线来约束它。人类需求和人类欲望的极限在于人类的想象,也就是说,实际来看是无限的。运输费用下降的越快,汽车、飞机、火车这些“必需品”所含服务、创新也就越丰富,他们的质量也就能得到提升。
任何能被复制的东西,价格都将趋近于零或者免费。尽管价格永远不会到达零,它会沿着一条渐近线不断趋近于免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产品的价格都会沿着免费的单行道一路下滑。首先越过逆向定价曲线的峰,然后沿着曲线不断趋近于零。由于网络经济网罗了几乎所有产品(从手机到沙发),它们的价格都会沿着逆向定价曲线下滑,且下降速度是空前的。
我们的任务是制造新产品,然后推进其降价。简而言之,要以比商品化更快的速度来发明新产品、新服务。
在网络经济中这不难实现。在网络经济中,思想不断交汇、人们的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合作灵活多样、新节点快速地产生出来,这些都有利于新一代产品和服务的诞生。
人工产品和服务被快速地创造出来,就像昙花一现的气泡。我们不能阻止气泡的破裂一样,我们仅仅能制造出更多的气泡。
随着商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它们也变得越有价值,随着它们越有价值,它们变得更加便宜,那么这个逻辑的自然延伸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那些普遍存在的而又免费的东西。
在网络经济中,普遍存在推动报酬递增。问题是,要达到普遍存在,成本最低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免费。
确实,我们看见很多创新型公司在新经济中遵循着免费原则。微软赠送它的互联网浏览器。美国网景公司赠送浏览器,开放有价值的源代码。出品Eudora(一种流行的电子邮件程序)的美国高通公司把这个程序作为免费软件来赠送,以便销售升级版本。年销售80亿美元的出版社汤普森在网页上免费向投资者提供之前高价出售的金融数据。麦咖啡每月都免费提供大约100万份杀毒软件。Sun对外开放Java应用程序开发语言,发起一个Java应用程序开发员小型产业,股价应声上涨。
你能想象在20世纪40年代,一个年轻的总经理向董事会建议免费发放仅有的第一批4000万产品吗?(50年后网景这么做了。)他可能马上会被解雇。
但是现在,在网络经济下,赠送是一种经得起考验、明智的商业策略。由于庞杂的网络知识逆转了定价法则,这使得产品复制品(有形或无形的)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网景花费了3000万使得第一个网景导航员(浏览器名称)的复制品得以发货,但是发出发第二个时,只花了1美元。然而,因为每多卖一件网景导航员复制品都会增加之前买出复制品的价值,随着价值的增长,对它的需求量就会越大。这使得之前一开始的赠送在经济上说得通。一旦消费者对产品的依赖性得以确立,公司就可以提供附加服务、升级服务。免费赠送能不断地把消费者吸引到这个良性的循环中。
你可能会认为这种力量只作用于软件,因为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接近于零(软件可以在网上发行)。不过,“低价免费”是一个普遍的法则。硬件一旦联网之后同样会遵循这个法则。为了销售手机服务,手机成了免费赠送品。Drect-TV天线装置也可能由于同样的原因而免费赠送。这个法则使用于任何物品,只要联网带来的收益超过不断降低的边际成本。
虽然听起来很疯狂,不过,未来几乎我们所制造的所有东西都将免费,包括冰箱、滑雪板、激光投影仪、衣物等,随便你说。只有当它们装满芯片和网络节点,能够产生网络化所带来的价值后,这才行得通。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在低价免费面前,公司该怎样幸存?下面三个观点会帮到你。
首先,把免费当作定价的终极策略。渐近式的免费会把价格不断朝免费推进。虽然永远也达不到,但是要把系统运作得像已经达到了一样。非常低的价格具有和完全免费一样的效果。
第二,核心产品免费的同时,高价出售其它服务。因此,Sun开放Java应用程序开发语言来帮助销售服务器。网景免费赠送浏览器来帮助销售商业服务器软件。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遵循低价免费是为一项服务或商品最终免费做预演。在你所建立的商业模式下,产品应该类似于免费产品,这也预示价格未来波动的方向。因此,世嘉株式会社掌上游戏机虽然还不是免费的,但它不断地降价出售来加速达到它最终的终点——免费赠送。
另一个观察角度是吸引眼球。
在富足的世界里,唯一稀有的资源是人类的注意力。
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希曼(Herbert Siman)所说的一样:“信息消耗了什么很明显,它消耗了接收者的注意力。大量的信息稀释了注意力。”每天,新经济都会产生数百万个新发明、新机会,而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来分配给它们。免费赠送吸引人类注意力或思想份额,然后转化成市场份额。
低价免费策略也在其它方面起作用。如果低价免费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个方法,那么许多现在免费的东西都隐含未被发现的价值。通过在新领域追寻免费,我们可以预期新财富的爆发。
在网络早期的日子里,对这个未知领域的第一个索引系统是由学生所写、免费发放出去的。这个索引帮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千个网站中的几个上。网站管理员为他们的网站吸引注意力,也都帮助建立这个索引。因为它们是免费的,索引变得无处不在。他们的无处不在很快增加了他们的价值,帮助股东和其他许多网站发了财。
有什么是现在免费,以后会带来财富的呢?今天哪些地方是先慷慨后财富的呢?下面是一个简短的在线候选名单:汇编、向导、目录编制、疑难解答、远程实时摄像头、头版网页新闻和许多机器人程序。现在就免费吧,未来某天,围绕上述领域都会有能赚钱的公司产生,买附加服务。汇编、向导、目录制作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服务。在工业时代,一本汇编《读者文摘》是世界上阅读最广泛的杂志;一个本向导《电视指南》比起它向读者介绍的三个主要网站更赚钱;一本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最初是由业余者编写的对百科知识进行纲要式的记载——有些类似于在线答疑。
从基础功能到商业化并非一蹴而就。想要达到普及就必须经过众人分享。
科技逐渐经过初期的商业模型。众多的人花费数百万小时,在共同努力下,将有数万个产品产生,而这一过程并不发生金钱交易。整个社会都遵循低价免费!刘易斯·海德很久以前把它称为礼物经济。礼物经济的中心任务是保持礼物的传递。通过社会债务、物物交换、慈善,礼物循环就产生快乐和财富。
早期的互联网和网页展现出强大的网络经济。文本和专业知识(例如答疑)和服务(如网页设计)都出现了交换、分享甚至直接捐赠的现象。人们交换消息、分享内容、交换代码。长期以来,在线获取的东西都是通过礼物经济实现的。在网络兴起的头1000天里,数万个网络管理员创造了45万多个网站,数千个虚拟社区和1.5亿页的知识产权,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全世界3000万人访问了这些原始网站,一半人每天都会访问,每天平均逗留时间为10分钟。从任何指标来看这都是巨大的成功。过去,没有其他媒体在早期成长中经历过这种辉煌。
谈及免费消息和虚拟社区,商业人士总是很不屑,认为它是一种年轻的新时代理想主义。它可能是理想化的,但是这也是在新天地里建立商业经济唯一理智的方法。全球企业网的斯图尔特·布兰德说:“现在网络最主要的事件实际上是它缺乏一个明显的商业模式。”
当新经济的一个部分经过了初期商业模型阶段后,所发生的与“公地悲剧”(tragedy of commons)刚好相反。公地悲剧里,没有人为公共牧场过度使用负责,而公共牧场维系着整个社区的生计。在低价免费经济中,维护公地似乎比商业化更重要,每个人都打理公地,因为没有人能独自从中谋生。在这片“普遍胜利公地”上,复杂的软件和其他你能购买的东西都是免费编写、免费调试、免费获得支持、免费修改的。
Apache是用来运行网站的最为流行的软件。它不是网景、微软或其它任何一家公司的。Apache由网络志愿者编写,占有47%的市场份额(微软有22%、网景10%)。它是免费获得的。例如麦当劳的网页就是用它开发的。由于“普遍胜利公地”适用于完全开放的产品,所以Apache日臻完善,每个人都可以运用Apache软件资源,并且能够修改它。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约翰·盖奇说:“如果源代码是开放的,每个人都是你的工程师。”
最流行的网页服务器工作站操作系统不是由任何公司开发的。它是一个叫Linux,兼容多功能的程序,最初是由李纳斯·托沃兹编写,可以免费提供。数百个软件工程师自愿以建造中世纪教堂的方式,运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改善Linux,并且免费提供。除了Apache、Linux以外还有许多其它免费的软件包,例如Per(l实用报表提取语言)、X-Windows,他们都是由网络程序员所维护的。这些工程师并不得到实际的报酬,回报给他们的是:比起购买来更好的产品,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修改的程序,比起闭门造车来更好的工具,和由于免费赠送而获得更高社会网络价值的工具。
数万个五花八门的程序在网上都是免费的。这些共享软件的模式都是相同的。下载你喜欢的任何软件,然后试用,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给开发者捐一些钱。数十个创业者通过在这种商业模式下买商品都赚了数百万美元。逐渐地,普遍胜利公地压倒正统的商业模式。
正如斯图尔特·布兰德所说,发生在物产丰盛的新兴互联网的主要事件就是商业模式的缺失。礼物经济是参与者预演低价免费抓住便宜机会的一个方式。这也是对整个商业模式进行整合的一个模式。更重要的是,初期商业模式帮助新品高速发展。强大的网络整理收集产品试用者意见,而暂时不需要考虑下个季度是否能盈利。一些意见甚至会被采纳进入商业应用。
几乎所有的软件开发商都会以某种方式推出软件的测试版,不这样做的公司很不明智。50年前,推出测试软件,让使用者帮忙完成的想法让人感觉缺乏信心、不上档次、不入流。但是在新体制下,这种初期商业模型让人感觉勇敢、慎重、非常必要。
推出“不完善”的半成品并不是降低成本的绝望表现;当客户比你聪明时,这是完善产品的最明智举动。
这种初期商业模式和普遍胜利公地法则占据支配地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盈利之前就发行股票并不是巧合。投资者买入有初期商业模型价值公司的股票。保守者会认为这是贪婪、投机、炒作。但是,这同样具有许多礼物经济的成分——吸引关注、社会化、标准化、知识分享。这些成分在旧商业盈利模式起作用前就先占据一席之地。礼物经济是为活力十足的网络经济做预演。
策略
你能免费赠送什么?这是本书最重要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你能够让什么东西最接近免费,而不是直接标价为零?或者,你能赠送给人什么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而根部不索取金钱的回报?如果两个问题都经过审慎思考,结果都是相同的。网络会放大赠送品的价值。但是免费赠送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必须选择合适的赠送品、合适的时间。参考下面这些问题来思考赠送什么:
◎麦片盒里附送一个玩具,这样的赠品只是愚蠢的奖赏。除非赠品对你的生意很关键,否则这种赠品不会发挥太大作用。
◎赠品如何进入良性循环?这个循环是你最想放大的吗?
◎长期来看,客户的无限支持比起他们的固定花销更重要。怎样在最初没有现金流的情况下,赢得客户支持?
每一个公司组织都至少有一种产品(或潜在产品)能释放到免费的国度里去。这经常会有些问题:应该每分钟收取69.5美元呢,还是每盒6.5美元?有时答案是:免费赠送。我的经历告诉我,即使这种想法从没有被实现,思考免费的过程一定会启发你思考以前从没想过的免费的各种好处。免费长期以来一直是定价不可触碰到底线。可能正是由于它不可触碰才使得只要认真对它考虑,就有利可图。
把你的产品运作得像免费一样。杂志出版商就是这么做的。按杂志封面的价格,杂志出版商几乎收不回成本,杂志就像在免费赠送一样(一些杂志真的是这样做的)。他们用广告费来赚钱。权威人士艾瑟戴森说:“迅速勾销开发内容的成本的生产者总是比不知道如何勾销的生产者更有优势,这些生产商给人感觉就像内容不要钱似的。”像圣达特一样的折扣店的会员也会有貌似免费的感觉。里面的商品几乎是以成本价出售给会员的,给人感觉是在大赠送。这些折扣店主要的利润都来自每年40美元的会员费,而不是以成本价销售的商品。
投资开发第一件商品。那也是唯一个难点。随后的复制品会逐渐走向免费,但是第一件商品将越来越贵,投资资金越来越密集。以摩尔定理闻名的高登·摩尔第二条法则:投资芯片(其售价将每18个月减少一半)的成本每三到四年增加一倍。前期的科研投资、设计、工艺开发等复杂的工作需要更高的预算,而后续复制品的资金成本逐渐减小。
先人一步的低价策略。如果现在你销售的商品成本缩减至三分之一的话,你会怎么做?将来某一天,这会很快发生,所以开发符合这种趋势的商品。
关掉计量表,收取会员费。“定额的”或“包月的”固定价格定价法(at or monthly xed pricing)是貌似免费的一种定价方法。支付费用后不按流量来计时。这种策略被公司(如有线电视)或客户(如美国在线的客户)广泛使用。定额收费是订购的一种方式。订购是无实体商品生产商(包括杂志、电影院线等)熟练运用的工具。订购可以运用于传统的实物商品,比如说食物上吗?订购食物的想法并不奇怪。40年前订购牛奶就很常见了。面包、啤酒和其它主食也有订购服务。订购更加重视无形价值:规律性、忠诚度、享受最新产品、保证正品。这些无形价值也包含在订购费中。订购可以很好地结合“貌似免费”。
次级市场才是市场。免费卖软件,高价卖说明书,这不是开玩笑。加利福尼亚森尼维尔市的Cygnus Solutions每年维护类Unix系统的收入就达2000万美元。C2Net公司出售Apache软件的维护和升级服务,而Apache本身是免费的。虽然互联网提供商网威也卖软件,但软件不是他们主要卖的,艾瑟戴森说:“网威真正卖的是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的注册工程师、指导员和管理员还有下一代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一位教育软件的主管人员承认,他们公司的求助热线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盈利中心。他们的主要市场是旗舰软件的一个附属产品,在求助热线里可以推销给客户。
寻找免费赠送价值的公司,然后追随他们。下一个网景、下一个雅虎、下一个微软已经成立了,它们正在免费赠送。找到它们,和它们一起成长。寻找这些特点:只对辅助商品收费;貌似免费的行为;会员制,还有免费赠送。会利用免费来制造网络效应的公司正是我们要找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