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陷入自我欺骗 我们会本能地高估自己的能力与智商
这个实验方案的灵感来自飞机座椅背后口袋中的一本赠阅杂志。在某次飞行中,我翻阅杂志时,发现了一套门萨测试题(用来测试智商的题目)。由于我比较好胜,便想要一试身手。试题要求中提到,测试的答案就在题目的背面。回答完第一个问题后,我就翻到了后面看我的回答是否正确。你瞧!我答对了。当我继续做题时,我注意到自己还是会做一道题核对一次答案,而我的眼睛也会不自觉地扫到下一道题的答案。由于瞥到了答案,我发现下一题变得更容易了。最后,我回答出了大多数的问题,这使我相信自己是一个天才。但我也开始思考,我的得分那么高到底是因为我特别聪明,还是因为我不经意间瞥到了答案(当然,我这样做的潜在原因就是想提高自己的智商测试成绩)。
当答案写在另一页中或者倒着印刷时(许多杂志和学术能力评估考试指南通常会这么做),基本情况都会如此。在备考阶段做练习题时,我们总会使用答案来使自己相信我们是聪明的,如果答错了,我们就会说服自己确信真正考试时我们绝不会犯这么糊涂的错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我们对自己的聪明程度总是持乐观态度,且我们也乐意接受这种做法。
实验第一阶段的结果表明,参与者倾向于通过先看答案来提高答题成绩。但这个结果并不能说明他们采用的是明显而老套的欺骗方式还是自我欺骗的方式。换句话说,我们仍然不清楚参与者到底是知道自己正在作弊,还是一直在说服自己他们自始至终都知道正确答案。为了弄明白这一点,我们在下一个实验中增加了另一个元素。
假设你参加了与上一个实验相类似的实验。你做完了含有8道题的测试,并正确回答了4道题(正确率达50%),但因为看到了答卷下方的答案,你称自己解决了6道题(正确率达75%)。现在,你认为你的正确率是在50%的范围内,还是在75%的范围内?一方面,你可能觉得自己是看了答案才得了高分,所以你实际的正确率应更接近50%。另一方面,你得到了解决6个问题应得的报酬,所以你可能会相信自己解决类似问题的正确率更接近于75%。
此时,我们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完成数学测试后,实验人员会请你预测自己在下一个测试中的表现。在下一个测试中,你将要回答与上一个测试性质相同的100个问题。这一次,答卷的下方没有答案(因此,没有参照答案的机会)。你觉得这次你的成绩会如何呢?是根据自己在第一阶段的实际正确率(50%),还是根据被你夸大后的正确率(75%)来预测呢?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个逻辑:如果你觉得自己在之前的测试中看了答案,成绩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你预测自己的正确率就会与本次实验没有答案供你参照的情况下的正确率相同(8道题中有4道回答正确,或正确率为50%)。但假设你相信自己真的答对了6道题,且这6道题是由你独立完成的,而不是因为偷看了答案,你可能就会预测自己在下次测试中有可能正确解答更多题目(接近75%的正确率)。当然,事实上,你只能正确解答大约一半的题目,但自我欺骗会使你的自我感觉良好,就像前文提到的螃蟹,你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会增加。
结果表明,参与者经常会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对自己在第二阶段测试成绩的预测说明,参与者不仅在第一阶段偷看了答案,并因此得了高分,还很快就确信自己能得这么高的分。在第一阶段有机会作弊的人基本上都会开始相信,高分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答题的正确率。
但如果我们根据参与者对第二阶段得分预测的正确率提供报酬,又会发生什么呢?在第一阶段,参与者利用参考答案来提高分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果有了钱的驱使,我们的参与者也许就不会如此绝对地忽视这个事实了。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们重新找了一组参与者,重复了相同的实验,这次,如果他们能正确预测自己在第二个测试中的成绩,他们将得到20美元的最高报酬。但是,即使有了金钱的诱惑,他们仍然倾向于将高分归功于自己,并高估自己的能力。尽管他们有着力求准确的强烈动机,自我欺骗还是占了上风。
后见之明
我就我研究的内容针对不同的人群(从学术型到工业型)进行了很多次的演讲。演讲开始时,我通常会先对某项实验、该实验的结果,以及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进行描述。但我经常发现有些人对于实验结果并不感到惊讶,还总是说他们早就预料到了。对此我很困惑,因为作为这些实验的发起者,我自己都常会惊讶于实验结果。我想知道,难道这些听众真的具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吗?他们怎么可能比我还早知道实验结果?或者这只是一种出于直觉的后见之明?
最终,我想到一个方法来反驳这种“我一直都知道”的感觉。我开始请听众预测实验的结果。在描述完实验设计、测量内容之后,我给了他们几秒钟的时间思考。然后,我会让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投票,或写下他们的预测。只有在他们说出或写下自己的预测之后,我才会揭晓结果。好消息是,这种方法很有效。运用这种“先提问”的方法,我很少听到“我一直都知道”的回应。
人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即说服自己相信自己一直都知道正确答案,为了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常有这种反应,我将自己在杜克大学的研究中心命名为“后见之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