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作品 《金丝雀命案》
The Canary Murder Case
●范达因(S· S· Van Dine)/著
●吴幸玲/译
内容简介
一桩匪夷所思的密室谋杀案,将四男一女的命运纠结在一起。
有“金丝雀”之称的歌舞剧女伶,惨死于自己家中的长沙发上。案发现场呈现出不平常的凌乱,金丝雀的头颅因某种强力的驱使向后扭弯;她的金发已然散开,原本明艷的脸庞在暴力勒毙下完全变形;双眼瞪大、嘴巴张开,彷彿不可置信;颈部一侧还露出丑陋的瘀青痕迹……四个男性涉嫌人皆是她的爱慕者,但他们都能提出不在场证明……
导读推荐
范达因本名维勒·亨廷顿·莱特(Willard Huntington Wright,1888~1939),是一位“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博闻多识,望重士林。莱特二十五岁就出任当时极具份量的艺术杂志“巧置”(The Smart Set)的总编辑,是一位纽约圈内知名的艺术评论家,对后来的前卫艺术评论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他有一次因病住院,住院期间读了超级大量的推理小说(他自称读了两千本),动了自己写写看的念头;另一方面他也看到推理小说的群众魅力,意识到这是一个“名利双收”的事业,有意利用它来赚取财富改善自己的生活,谁想到这个意外的决定后来竟改写了美国推理小说的发展历史。
这位从高级文化下凡而来的新推理小说家带了三本书的写作大纲找到当时极富盛名的Scribners出版社的编辑,出版社对这位重量级评论家构想中的艺术收藏家兼侦探的构想也极感兴趣,立刻同意支付3000美元的预付版税(这比莱特担任编辑工作的前五年所有薪水还要多);莱特害怕通俗小说的写作会影响到他的艺术评论地位,决定使用一个怪笔名,S· S·是轮船(Steam-Ship)的缩写,范达因则是古老贵族的姓氏,这个神秘身份直到几年之后才被揭露。
范达因的作品可说是一夕成名、洛阳纸贵的代表,他的第一部作品《班森命案》(The Benson Murder Case,1926)立刻大受欢迎;他的第二部作品,也就是本书《金丝雀命案》(The Canary Murder Case,1927),根据推理小说史家黑克拉福(Howard Haycraft)的说法,是“打破了侦探小说的现代出版记录”。从此范达因步上了不归之路,小说的畅销与改编电影所带来的巨大财富,使他无法回头再写高深却没有收入的艺术评论(他不像桃乐丝·赛儿丝那么超俗),莱特晚年有篇文章名字叫做〈从前我曾经高不可攀,看看我如今〉(I Used to Be a Highbrow and Look at Me Now),也许他对后来沦为一位通俗小说家不无悔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