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的故事
《All》是当年创造社出版部刊载新书消息的一个小刊物,八开四面。
这个有点古怪的刊物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出版部是开设在上海闸北宝山路三德里 A 十一号的,因此,就采用了这个门牌号数作刊物名称。
提议出版这个刊物,以及对这件工作最热心,并且实际负编辑责任的,是潘汉年。他那时也是出版部的小伙计之一,负责刊物订户的工作,同许多读者联络得很好,因此,感觉到有出版这样一个刊物的需要,所以一直对这件工作非常热心。
这是三十年代的事情。那时新文艺出版事业正在开始,即使在上海,专门出版新文艺书籍的新书店还很少,更没有“出版消息”这一类的半宣传小刊物出版。不象后来那样,多数较具规模的书店,都有自己编印的宣传刊物,按期报道本版新书消息,分赠读者。因此《All》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
这个小刊物是非卖品,最初好象是个半月刊。到门市部来买书的人,可以随手拿一份。若是外埠读者,只要寄了邮费来,就可以按期寄奉。第一期印了二千份,就这么一销而空。
《All》的内容,并非是纯粹的新书消息,它还刊载一些短小精悍的杂文,以及读者的来信,因此,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正式的小刊物。这正是它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
除此之外,当时创造社几位巨头的通信,以及他们译作的片段,也偶尔会出现在上面,但主要的还是那些《语丝》式的杂文,以及泼妇骂街式的社会短评,这些都是出自潘汉年的手笔。北方的胡适、刘半农,还有当时正在受人注意的张竞生,都是经常被攻击的对象。
当时上海出版刊物,是不必登记备案,更无须送检查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人在暗中注意。因此这个小刊物就由于锋芒太露,很快就被人认为是另有背景的,在“黑名单”上有了名字。有些外埠读者开始写信来说邮寄收不到,有些在校的学生为了看这个小刊物发生麻烦。
一九二六年八月间,创造社出版部被上海警察厅下令查封,这个小刊物也成了罪状之一。
启封后,《All》就不曾再继续出版,但它后来又以另一面目与读者相见,成了一个正式的刊物,那就是在光华书局出版的《幻洲》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