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渴求赞美的无底洞
“帮我泡杯咖啡好不好?”
“好想念你家的咖啡,今天有缘品尝吗?”
如果有客人来到你家,想向你讨杯咖啡喝,以上两句话,哪一种会让你边泡咖啡边哼歌?当然是后者。
任何的请求,经过赞美的魔棒一点,就变得不一样了。每个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了解,多多运用赞美,可以赢得人缘,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犒赏。赞美的魔力,从人际关系大师卡内基开始推广,这几年来讲究EQ,更是广为每个想要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好的人所接受。现在的教育,也逐渐由勤管严教,发展为“有鼓励,才有进步”的教育观。
不过,聪明的人会发现,赞美也有它的副作用。有一个改用人性化教育的大老板告诉我:“以前赞美一次员工,就好像输血一次,可以救人一命,够他活一辈子;现在,他们每天都来讨赏,好像每天都要打点滴一样。万一跟他说,他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进,他们的表情就好像世界末日快到了!”
很多朋友当了老板,发现从小在家里被手心捧大的孩子,很难听进一句不是赞美他的话。老板也想采取比较友善的沟通方式。比如,告诉一个做事漫不经心的员工说:
“你真的很聪明,只要细心一点,你就更完美了,比方在……”这个员工往往听不到问题的重点,只以为老板肯定了他比别人聪明,夸赞他很完美,然后志得意满地走出了老板的办公室。缺点还是没改善。上过“成功学”的老板很纳闷,不是说想要一个人往哪里进步,就往哪个方向夸奖一个人吗?怎么员工只变成了做些好事就要讨赏、做了坏事依然再犯的家伙?
为自己活,还是为赞美活?
事实上,不只是从小受宠的孩子变成了“再多赞美也不够,一点批评都听不进去”的人,低自尊的人也可能变成渴求赞美的无底洞。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更会变成一只恃赞美为生的水蛭。
我观察到的是:“低自尊”是一个处处在家庭中受贬抑的孩子常有的心态。尽管他们日后在学业上。工作上表现杰出,对自己的能力也相当肯定,但还是会徘徊在自大和自卑之间,做任何事,不讨到赏,就会使他们陷人莫名的沮丧。不管是在婚姻和工作上,他们变成渴求赞美的无底洞,处处出现“讨爱”的行为,不能有一刻感到自己受到忽略。
刚开始,赞美他们、使他们获得信心的人,会因自己发出的赞美得到成就。久而久之,这些“赞美供应商”会觉得非常乏力,感到自己人生的小木筏上被放了一块大海绵;
海绵不断吸水,如果不把这块越来越沉重的海绵丢下海,他们会无法负载。“再跟她在一起,我的精神就要崩溃了!”有时候,在朋友关系中,一个处处想要别人看见、赞美他的表现的朋友,也会使友情成为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他们没办法用和谐的方式和他人相处,总想在“众弦俱寂时”,成为“唯一的高音”。
过,犹不及。赞美他人的好表现是应当的,会使受赞美者得到信心;但依赖赞美而活的人,得到再多赞美,还是会失去自信。
你为自己活,还是为赞美而活呢?
面对被迫害的记忆
从前有一部很卖座的片子,叫做《沉默的羔羊》。
为什么叫《沉默的羔羊》?
茉蒂·福斯特饰演的调查局新干员,为了侦破一个变态杀人狂的案子,找到一位重刑犯——人见人怕有吃人狂的心理医生(安东尼·霍普金斯饰)。两人对谈中,为了换取他的信任,他有问,她就诚实回答。
他问她,幼年记忆中最令她恐惧的经验是什么?她说,小时候寄人篱下住在亲戚家的农场,有一天清晨,忽然被凄厉的叫声吵醒了。原来她的亲戚正在宰杀一群初生的羔羊。她不忍,抱了一只就跑,但到最后还是没有逃走,那只沉默的羔羊依然送了命……
后来在这位吃人狂的帮忙下,她成功地破了案子,救出一个无辜受害者——一只沉默的羔羊。在受勋的时候,已经逃狱成功的吃人狂打电话给她,问她:“你心中的羔羊还在呐喊吗?”
你心中的羔羊在呐喊吗?
你我心中或许都有一只沉默的羔羊——一个被迫害的记忆。一个令你无助的震慑,偶尔,它会发出凄厉的叫声。
也许你假装听不到,但这个声音仍会不时向你问候,以各种方式。沉默的羔羊依然活着,你得伸出爱抚的手,救它,使恐惧消释,迎接平静。
真实面对生命的伤口
有些人的生命中有一些在心灵上或身体上受迫害的记忆。或重或轻,如果你一直念着它,它会存在,成为生命中的不定时炸弹。一片随时会飞过来遮住天空的乌云;如果你要忘记它,很遗憾的,它也还是会存在,压在你记忆的箱底。你逐渐会变成一个被分割的人,诚如徐潞在她的《暗夜幸存者》中说的,白天,你光明自在;在暗夜里,你会听到一个孩子无助哭泣的声音。
那是谁?是笼中被你自己囚禁而压抑的、没办法随着时光的流转成长的另一个自己。
受到性侵害的人,孩提时代在精神上被父母以“不当管教”伤害的心灵,在父母互相伤害中过早失去童年的“小大人”,甚至在学校教育中受过教师嘲弄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被迫害的记忆,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隐隐作痛。
你的不敢面对,可能产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结果:你憎恨社会、憎恨自己的身体;
你视性为不洁;你不敢结婚;你变成一座随时会爆发的火山,让亲密的人受害,你从受害者不知不觉地变成加害人;你也可能会在压抑和抗衡中落败,你疯了……
正如徐璐在她的书中引用的话:“一旦我们有了受压抑的记忆,我们就需要去回复这些记忆。因为压抑任何记忆,并不代表那件事情就不会发生,除非我们释放它,否则它会不知不觉地以各种形式吞噬着我们,扭曲我们的生活。”
不要以为你忘了,你原谅了,它就会烟消云散。面对生命的伤口,也许你不需公之于世,但一定得真实面对。假意的原谅是对自己不道德,就像美国的心理咨询师在《家庭会伤人》一书中说的:“你要与心中的小孩交谈,他才会长大,否则,天大地大,你还是逃不掉。”
看完《暗夜幸存者》一书,我觉得最让我受益良多的,是《女人四十——爱情与自主的追寻》和《我不是女性主义者,但是……》两章,徐璐在此提出了深切的反思。是的,每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女性,都会对她坦白的剖析心有戚戚焉:
——对中年女性而言,内在压力远远大于外表的压力……
——当你诚实面对爱情,你终将发现,每一个有着缺口的恋爱,背后都有一个残缺的自我。
——我的“爱情”总是从某种自己从不承认的“缺乏自信”为起点,我总是被他们在事业上的才华或成就所深深吸引,于是,我忙着跟着他们的脚步……近二十年来,在我的人生舞台上,我所相爱的人大多同时也是我的“导演”。有趣或讽刺的是,我所演出的角色一直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
——希望拥有一个小孩子是我很确定的事,但是,是否要有婚姻关系却是我非常不确定的事……
每一个独立的女性,都可以这本书当成镜子,照照自己的成长道路。你有没有一些受迫害的,或是自己迫害自己的记忆?你冥冥中的“不快乐”从哪里来?你的人生还想要什么?
你也可以是自己的心灵医者
读完她的书的那个晚上,某些我从来没看到的、自己的问题忽然冒了出来,萦绕着我,使我不能成眠。
新闻总会八卦得让人难以抵挡,社会总是无情地在有意无意中加害被害人。徐璐老早就知道了,但是她仍有如此勇气,我向她献上崇高敬意。你可有勇气面对你曾经被迫害的记忆?
逃走不是最好的方式。
逃走使你回避反省,让心灵的某个部分不再成长,使你不自觉地持续自我伤害。很多心事是一样的。你也许未曾受过身体上的迫害,但心灵上或多或少有些难以面对的事情。
与其在暗夜中哭泣,与其虚伪地谅解与刻意地忘记,不如真真实实地面对。
在你的人生中,或许有些不是这么严重的,但只要有人一提起相关情事,就会刺伤你的事情。我们得好好观察它,看看它是不是还在暗处化脓,或是像癌细胞一样嚣张地转移扩散。
“很多事情,你越想逃,越逃不掉,”一位自称在年轻时做过很多“荒唐事”,让许多老朋友还记忆犹新的明星曾对我说,“干脆把脸摆正来看它。有时我自己先自我解嘲,别人反而就不好意思讲,也不会眼神诡异地来问我了。”
我的生命中也有不少我不想别人再提的过去。我从小是个好面子。高自尊(我的心理医师朋友说,过高的自尊未必是一件好事)的人。从前我越想藏它,我越被它伤害。
当我对自己说:“就是这样的过去塑造现在的我,又怎样?”我终于发现那个蛛网满布的角落开始涌进阳光。
媒体并不会关心真正小市民的有苦难言。我不是说,每个人都有能力、都得用公开方式检视自己的伤口;你也可能找不到能够开出诊断书给你的心灵医者,但无论如何你须先关心自己,自行验伤。
只要和你混一天
总希望有个爱人为你在忽然间打开生命尘封的窗口,为你付出,生死不惜。
总希望有一段时间让你非爱不可。
总希望有一种感情要你铭记终生,却又不用为日后的个性不合负责。
如果有一部爱情电影可以具备以上三个要件,那就是懂得爱情的奥秘了,一定会卖座。
这三个要件,《铁达尼号》抓住了。所以观众们不厌其烦地到电影院去,在黑暗中坐下,准备好一条手帕,也准备接受现实生活中欠我们的、荡气回肠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