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有句话说: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已经是尽人皆知,基本上达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这句话,却是出自于对官场的隔膜和生疏,是由对官场的政务一无所知的人,单凭了自己的主观意愿硬生生地杜撰出来,而又受到了同样对于官场政务全无了解的大众的认同。就这样以讹传讹,将错就错,渐成公众对官员的最基本的认知了。

老百姓信了这句话,但凡遇到和官方打交道的时候,少不了会碰一鼻子灰,落得个灰头土脸。官员若然是信了这句话,那么这个官员的脑子肯定有问题,不管他爬到多么高的位置,被扫地出门是迟早的事儿。

下这么一个结论,有没有什么根据呢?

清朝年间,海丰有个叫张穆庵的官员,有一天,他坐在马车里出了官府,就见前面一个老太太跌跌撞撞地冲到路上,跪下来拦住车辆,大声地喊冤。

张穆庵停下马车,细问究竟。只见那老婆婆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哭诉她的丈夫又娶了年轻貌美的小妾,如今她已年老,反被小妾赶出家门。无衣无食的老婆婆恳请青天大老爷为其申冤。

张穆庵听了,哈哈大笑,厉声呵斥老婆婆闪开,别挡他的路,并吼道:“我是卖盐官,不管人家吃醋事。”

很明显,这个张穆庵不肯与小民做主,那么是不是考虑打发这厮回家卖红薯去呢?

不可以。因为,张穆庵本来是一个负责当地盐政的官员,他主管的就是盐的生产、买卖及运输,至于地方行政及司法事务,他压根就没资格插手。可他毕竟和负责司法的官员距离较近,为什么就不能向司法官员反映一下呢?如果有谁这么想,那他就错了。正如我们所说,张穆庵虽说只是一个盐官,但日常事务上,少不了会和司法官员产生来往,相互职责上的推诿,多少会有些龌龊,此事张穆庵不提倒还罢了,他若是插上一手,反倒变得麻烦起来。

可是张穆庵为什么不跟那可怜的老婆婆解释清楚呢?

这事是解释不清楚的。那老婆婆活了一辈子,居然不知道官员的工作是各司其职的,告状居然告到盐官这里来。她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明白,张穆庵如果再向她解释更复杂的官场内幕,这老婆婆听得懂吗?

实际上,中国的行政体制,早在秦始皇时代就已经有了职司之分,即所谓的三公九卿制。等到了大唐李世民时代,又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六部是指哪六部?负责官员任命与选派的吏部,负责财政的户部,负责军事的兵部,负责土木建筑工程的工部,负责教育和礼仪的礼部,负责司法的刑部。除此之外,还有负责天文的司天台,负责监督官员的御史台,另外还有九寺五监。九寺者:太府寺、司农寺、鸿胪寺、大理寺、太仆寺、宗正寺、卫尉寺、光禄寺、太常寺;五监者:都水监、军械监、将作监、少府监、国子监。在这所有的部门之中,除了刑部和礼部多少还和基层打点交道之外,其他各部各寺各监,均不具有“为民做主”的职能。

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小时候不明白,还情有可原,可如果活到老还不明白,告状还走错门找错官,这就明显有麻烦了。

同样的,一个未入官场的年轻人,怀着为国为民的宏伟心愿,这个是好事。可如果进入了官场,还是这么地没脑子,这可绝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人在官场,除了专擅一方的大员之外,近乎百分之百的官员都有一摊归自己负责的具体工作。有的是抄档案,有的是登记文件,有的是负责抹桌子,有的是负责擦窗户,抹桌子的人不得擅自擦窗户,擦窗户的人也不许跑去抹桌子。这种职能的分工,还有一个说法,叫做专业化管理。

官场就是一个专业化的流水作业场所,虽说这流水线上的项目分得不是那么科学,而且还总是会有些额外的差事找上门来,但都类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却是官场分类管理的最明显特点。

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会对官员提出超乎于职责之外的要求。反正百姓只认得你是个官,管你的职责是抹桌子还是擦窗户,反正就认准你了,于是求告无门的现象就出现了。而明白这个道理的官员,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于这转寰之地大展手脚,运用“锯箭法”之策术,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