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品哲学大师的理想人生 各人的历史,由自己写就

各人的人生,是各人自己创造的。各人的历史,是各人自己写的。各人向各人自己负责。

——《三松堂自序》“40年代”

人生在世,总少不了对自身的期望:有些人想要成为叱咤风云的领袖,有些人想要成为金光闪闪的明星,有些人想要成为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些人想要成为除暴安良的执法者,有些人则只想安安稳稳地过一生……无论哪一种人生的期望,都是合理的,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不同的意义。

冯友兰先生说:“各人有各人的人生,不能笼统地问:人生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因为人生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意义。各人的人生,是各人自己创造的。各人的历史,是各人自己写的。各人向各人自己负责。”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目标,能否成为期望中的人看自己的努力。于冯友兰先生而言,他的人生意义就在于成为一个以哲学为生的学者。当他立定这一志向之后,便朝其全力冲刺,未曾有过一刻的停歇。

1915年,冯友兰先生报考北京大学文科,当时的文科毕业生很难找到好的出路。招考处的人看了冯友兰的成绩,听说他报的是文科,很是不解,于是便好心地提醒他可以报考备受青睐的法科。冯友兰先生碍于招考者的善意,便先报了法科。但他一进北大就马上把法科改为了文科。就此,冯友兰先生踏上了哲学之路,他从未想过要回头,因为那就是他想成就的自己,那就是他想为自己写下的历史。

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美国著名运动员亨利就曾面临过这样的选择。

那是高中三年级的一个夏天,一个好推荐他去打一份零工。这对亨利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赚钱机会,这意味着他将会有钱去买一辆新的自行车,并添置一些自己喜欢的衣服。并且,他还可以开始攒些钱,以便将来能为妈妈买一所房子。想象着那份零工的诱人前景,亨利真想立即就接受这次难得的机会。

但是,亨利也意识到,为了保证打零工的时间,他就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棒球训练,那就意味着他将不能够参加棒球比赛了。而他一直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他鼓足勇气,去找贾维斯教练,并告诉他自己的打算看看他的意见。

教练果然像亨利料到的那样生气了。“今后,你将有一生的时间来工作,”他注视着亨利,厉声说,“但是,你能够参加比赛的日子有几天呢?那是非常有限的。你浪费不起呀!”亨利低着头站在他的面前,思考着如何才能向他解释清楚自己要给妈妈买一所房子的愿望以及自己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有钱的梦想,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教练那已经对自己失望的眼神。

教练问亨利,他去做这份工作的报酬是多少。他怯怯地回答是四美元。教练愤怒了,大声地问亨利:“难道你的梦想的价格只有四美元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它提醒了亨利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区别。亨利毅然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后来,他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的橄榄球奖学金,使他获得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并且,他在两次民众票选中当选为“全美橄榄球后卫”,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队员第一轮选拔中,他的总分名列第七。丹佛的野马队还在1984年与亨利签下170万美元的合同,他为妈妈买一所房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如果当初亨利选择打零工,就不会成为后来耀眼的橄榄球明星了。很显然,这取决于亨利自己的决定。

身处复杂的社会之中,每个人都会面对各式各样不同的选择:我们要么茫然无措、妄自菲薄,主动地把自己安排到一个较低的位置上;要么抛开当下、关注远方,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不同的选择,虽不致“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却也会对之后的人生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便自己曾经是一块金子,也会因为一次次消极的选择,逐渐黯然褪色成一块铁,甚至堕落为一粒沙。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各人的历史,都是由自己写就的,在做出每个选择与决定之前,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正在导演平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