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辑 面对的姿态 接近想像中的花园

中国是一个在漫长的历史中成功延续了文化传统的国度。

但是,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加速,曾经共同贫困的国人中一部分有了温饱之外的需求。其中一项,就是宽大漂亮的房子。市场经济的最大好处,就是消费的需求立即会变成经济发展的新型助推剂。很多开发商都把集中建立的宽大漂亮的房子叫做某某花园。一部分当然是邯郸学步式的以广招徕,其中确也有少数公司,在建筑中真正融入了审美因素,并且引入现代管理模式,在为业主服务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置身其中,便真有了身在花园的感觉。

但在中国,这样的花园都是一个太新的花园。没有过去的故事,没有人物充任故事的主角,没有因时间打磨而显得陈旧的同时显出温暖的经久的存在。中国经济必然要从无序走向有序,也必然要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会改变中国富人的文化构成。对于在精神层面有着很高需求的人来说,置身在一片从里到外都太新的东西中间,心理上会有一种无措的茫然感觉。这并不是说,想要求花园的开发商学了假古董商拿手的那种整新如旧,而是说,一座现代意义上的花园,便是开发商的品牌。虽然中国媒体与业界现在也常常讲品牌,但真正计之长远,想到50年、100年以后的事情其实还是很少的。

真正的品牌是包含了巨大文化意义的。文化又是一个可深可浅,可大可小,可俗可雅的题目。坐抽水马桶是文化,洗蒸汽浴室也是文化,用电子监控是文化,互联网络也是文化。这种合格的新花园正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但房子不是时装,不能只用时尚文化来包装,房子要在不拒绝流行文化的前提下,多在传统文化、雅文化中寻找内涵。

因为居家与环境在中国人心理深处,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期待。花园这个词一出口,在中国人心目中,也会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这种联想与外国人的联想决不相同。这种联想与时间有关,与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有关:比如功成名就者利国济民的壮举,比如悯世怀远的学问与情操,比如国画大写意般的文人诗酒的潇洒,比如《西厢记》《牡丹亭》式的浪漫。而这些东西,现在在技术上,在管理上已经相当周备的花园是不具备的。文化因素的涵养与滋长是一个需要时间与耐心的过程,包括花园里的住户的人文品质与素质的提升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现在的中国,很多人号称精英,意思无非是精神或物质上的贵族。但我们知道,真正贵族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很多人都变成贵族的时候,那也就是花园里的文化积淀了。于是,花园便一天天文化起来,意韵悠长起来。

所以,当我们把想像中的花园与当下的实际存在进行比较的时候,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无论对开发商、业主还是物业管理公司来说,文化含量是一个现在都无力负起具体责任的问题。我们可以期望的仅仅只是,有了文化意识,有了文化责任感,花园便会一天天接近我们的想像。我们一天天成就自己,也就一天天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花园。如果真是这样,不要50年、100年,也许再过20年,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这个城市,谁是真正的花园,便会一目了然。中国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处的故事,所以,到了那个时候,当更多的人富起来,更多的人提高了消费能力的时候,真正的花园的品牌意义便会开始显现。

补记:我的一位朋友住在某某花园,是成都本市的高价位楼盘。一天,朋友找到我,说花园的物业公司要办一个以业主为对象的会员制刊物,希望有名人来写点文章,并许以高额稿酬。当时,我也正想换房子,经常四处去看了好些叫做花园的商住楼盘,正好有些感想,便答应下来,并想,他们的楼盘差不多是本市的最高价,我的文章在一定范围里也是高品质的,所以也没有说不取报酬那些客气话。现在,忽忽半年过去,不知某某名花园的会员刊物办起来没有,但稿酬却是一分钱没有见到。我的那位朋友有钱,夫妇都是君子似的人物,一家人先富起来,但总是乐善而慷慨的。包括请我写这篇文字,也是要为物管公司的人帮忙的意思。如果我跟他们提起这件事,我先便失去做他们朋友的资格了。但作为一个有名的花园,对于一个商家,这种作为,这种对于文化的漠视,对文化劳动的漠视,却是让人会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加上在那些四处看过的花园里的经历,我才知道,我们要接近一些想像中那种真正的花园,时间还会非常遥远。

我今天要写这段后记,绝非是要讨那笔稿酬的意思,而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商人,一个出版商,写下这段文字是要以此来警醒自己,警醒商业行为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