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 灾难新闻

悲剧

据警察和目击证人称,昨日一名医生从位于曼哈顿上东区的高层公寓三十楼坠亡,事件为明显的自杀行为。六十八岁的麻醉师谢尔登·斯坦巴克(谢利)医生在上午九点三十五分坠落于六十三街二百四十六号东的二层阳台上。住在医生坠楼处上方两层的二十五岁邻居克什纳说:“我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往外一看就发现了他。他的整个身体都炸开了。”克什纳又补充:“接着大楼的门房过来,说有位女士正在寻找她丈夫。”斯坦巴克设有推特账户,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11年10月。其推特主页的个人介绍写道:“我是纽约城的一名麻醉师,今天过得很开心。我已婚,喜爱有氧运动和音乐。”

《纽约邮报》

1.

每次和新闻连线,我们都会毫无例外地看到各种不测事件的图文报道。不是抑郁的男子跳楼,就是母亲给孩子下毒,不是教师强奸小学生,就是丈夫砍死妻子,再不就是中学生枪杀同学。这些新闻总是能将我们带入严酷的人性大考验,几乎十拿九稳。

这种情形下,正派的做法是移开目光,因为这类死亡和创伤对于陌生读者来说过于悲伤也过于私密。从这个角度而言,任何好奇心都特别可耻,不啻为一种现代病。

严肃的新闻机构因为忌讳侵犯隐私,通常都会在类似事件的报道中采取收敛节制的语气,因为这类报道确实是在严格拷问人类的理性和正派。

于是他们把这些事件移交给那些心无畏惧、没那么凝重的同事,让那些人去挖掘关于倒行逆施的鲜活细节,比如从阳台坠落的尸体、捆绑小孩的房间,或是仍然淌着配偶鲜血的刀刃,然后统统赋予特写。他们兴致勃勃地承担这样的调查,也收获数百万读者和观众的围观作为回报,虽然这种浓厚饱满的兴致偶尔也伴随着那么一丝内疚。

2.

将大众对惊悚报道的兴趣归结为缺乏品味和无所事事,这样做并不难,但在陈腐的表象之下,我们应该承认,自己经常是以一种困惑和含混的方式去试图捕捉重要的收获。当沉浸于这些血淋淋的报道时,我们并不单单是为了娱乐或消遣,也不只是为了放纵感官刺激,在自身生活无法提供的场景中释放强烈的情感。

我们也许还在借着野蛮报道,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个性中较文明的部分,特别是借此滋养总是转瞬即逝的耐心、自控、宽恕和同理心。

针对大众对十恶不赦事件的着迷这种现象,与其站在道德高地痛批,不如面对真正的挑战——调整这种事件的报道方式,以更好地释放那些潜藏其中的重要的情感意义和社会效益。

3.

每年三月末,古代雅典的公民会聚集在卫城南坡的狄俄尼索斯露天剧院,观赏这座城里最伟大的悲剧作家的最新作品。这些剧作毫不留情地表现惊悚,其中情节可轻松比肩当今任何爆料新闻:某男弑父娶母,并剜出自己的眼睛(《俄狄浦斯王》),某男为替兄弟惩罚不忠的媳妇,竟杀害自己的女儿以成就计划(《依菲琴尼亚》),某女为阻止其不忠的丈夫迎娶新妻,更是杀死自己的一对儿女(《美狄亚》)。

我们也许认为这些故事太过重口味,任何头脑清楚的人都应该避而远之,但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却宽宏地看待人类对这类题材的迷恋。在约公元前335年所著的《诗学》中,他认为,只要有高超的剧本和艺术性的舞台呈现,这些故事可以成为教育全社会的情感和道德力量的重要来源。这些故事虽然情节残暴粗野,却具备重要的教化功能。

但是,要想达到这种功效,把惊悚剧(对恶性事件的无意义陈述)升华为亚里士多德所称的悲剧(以恶人恶行为原型的教化题材),哲学家认为,必须有精妙构思的剧情和清楚勾勒的人物性格。剧作家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戏剧技巧,以让观众在某一刻自发地领悟到:舞台上那位神经错乱的主角,尽管表现得情绪激愤、盲目轻率,害死他人也葬送了自身的名誉与生活,如果在新闻中出现会被当成疯子而逐出视线,但说到底,从某些方面看来也就像是我们自己。当观众看到剧中人犯下的可怕错误与罪行,便只得别无选择地得出一个吓人的结论:也许一念之差,我也会犯下同样的错。这就是悲剧作品的道德与教化意义——向我们证明,让本质上正派亲切的人露出黑暗的一面,实在是易如反掌。


男子为惩罚其妻开车驶入自家房屋,曼彻斯特,2012年


美狄亚为惩罚其夫杀死亲生儿子,希腊陶罐,约公元前330年。我们对犯罪行为的迷恋,也许正是潜意识里防止自己身涉其中的努力。

假如我们的心智十足健全,假如疯狂的念头不会左右我们的内心,其他人的悲剧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当我们在媒体上追踪阴森的报道,潜意识里也许是在探索一个说来惊心但又重要的问题:如果某天深夜我因为家庭纠纷而致情绪失控,在备感受伤、精疲力竭、脆弱不堪之下,我会不会也动手杀了自己的另一半?假如我离了婚,前任又不让我探望孩子,出于扭曲的复仇心,我会不会也杀了自己的孩子?我是不是会对着摄像头开始视频聊天,而在不知不觉间走上色诱对方的道路?

为了让文明得以前行,我们自然要用一个坚定的字来终结以上的疑问。新闻在此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新闻中呈现的所有灾难事件应该被定格,以便赋予我们最大的勇气、去学习抵御人性中混乱的成分,让自己在最极端的情形下也能抗拒恶魔的唆使。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在探访日即将结束时把孩子抛下大桥,或在与伴侣发生争执时开枪将其打死,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滑向情绪的边缘,而距离上述行为仅有一步之遥。悲剧的意义正在于展示失去自控的可怕后果,以提醒我们把握自控是何等重要。

4.

悲剧不应该仅仅教会我们正派的行为,还应该促使我们心怀善意。对于杀害配偶或孩子的人,我们对其有几分同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讲述方式:是否提供了当事人的充分信息,是否披露了作案动机,是否对罪犯的复杂心理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调查。

在古希腊的悲剧里,经常会在事件叙述中插入合唱,来引导观众情绪并为人物的行为增添背景信息。无论剧中人物犯下何种罪行,合唱队通常以肃穆尊敬的语气对其加以描述。这种周到的安排,使得看完《俄狄浦斯王》的观众在散场之后,不会把命运多舛的剧中人物简单地视为“倒霉蛋”或“精神病”。

相比之下,新闻对于报道的陈述却没那么谨慎,于是,我们的判断也跟着变得轻狂和恶毒起来。

蒂赛德的一名医生近日入狱,原因是他下载了一千三百多名儿童的不雅照,其中包括性虐儿童的场景。在索纳比的温斯利代尔花园,警察在詹姆斯·泰勒的电脑上发现了“令人作呕”的照片。这名三十一岁的医生就业于韦克菲尔德的宾德菲尔兹医院,对浏览儿童不雅照的事实供认不讳。周五,蒂赛德刑事法庭的法官判处泰勒一年零一天监禁,并被终身禁止从事与儿童接触的工作。

BBC

乍看之下,我们会觉得这位医生丝毫不值得同情。但是这种反应其实取决于案件陈述的方式。讲述故事的具体方式,决定了我们对故事主角的同情多寡——且这样做未必一定有错(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耶稣对我们的提醒)。

就新闻报道的语境而言,这种诉求颇具争议,甚至含有危险的因素,因为我们必须同时应对两种看似对立的想法:一方面可能对罪犯产生同情,一方面又坚决谴责其犯罪行为。媒体都心照不宣地认为,其受众没有能力取得这场概念战的胜利,因此如果在报道中流露出一丝同情,受众就会想要打开监狱的大门,让杀人犯逍遥法外。于是,任何呈现出罪犯人性化一面的文字陈述,都被新闻坚定不移地予以否定。

于是,新闻报道采取了短平快的方式讲述事件。一台《俄狄浦斯王》也许需要一个半小时,而关于医生的那则新闻报道却只有短短三百来字。

难怪,愤怒的情绪会在看到以下标题时达到巅峰:

医生私藏“令人作呕”儿童不雅照

然而,继续往下读,我们的判断也许会遇到挑战。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我们看到:

法官判定泰勒签字登记为性犯罪者,时效十年,并表示:“因为这项判决结果,你的职业生涯将就此画上句号。”

想到医学院的七年光阴竟换来如此下场,我们也许会觉得后背发凉。报道中也可感受到这名医生内心的恐慌:

法院称,泰勒起初否认指控,但经警察盘审,稍后供认了罪行,承认自己下载了那些图片。也知道自己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辩护律师斯蒂芬·里奇告知法官乔治·穆尔豪斯,泰勒的妻子带着出生不久的孩子离开了他,他的生活也就此毁了。

后面的补记告诉我们,泰勒在狱中自杀未遂。此间的唏嘘程度并不亚于《包法利夫人》或《哈姆雷特》的情节——而且不妨说,这位医生就本质而言并不比那两位主角更邪恶——哈姆雷特毕竟是个杀人凶手,而包法利夫人的确残忍地虐待过儿童。世人把他们视为“悲剧”人物——也就是说,值得被赋予复杂的理解——因为我们相信他们的本性或际遇中势必有异乎寻常的高尚和尊贵之处。但是说到底,升华包法利夫人和哈姆雷特,使之有别于其他普通罪犯的,不过就是福楼拜和莎士比亚的宽宏气度,让我们得以用有别于对待那位医生的态度,对其网开一面。

5.

当报道悲剧事件时,新闻倾向于把骇人的行为描述为某个人的特有表现,而拒绝在受众中引起更广泛的共鸣,并得出更有益的结论——所有人离灾难都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能够正确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进入一种带有思考性的成熟悲伤。对于同胞的罪行,我们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毫无瓜葛。之所以在犯罪记录上清清白白,很大程度上不过是靠运气和良好际遇,而并不足以证明情操的高洁。只有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以为自己的良心真的洁白无瑕。假如生活(或者希腊人所谓的神)真要对我们进行验证,我们十有八九都不合格,这种认知是对罪责产生谅解所必不可少的前提。

古希腊的悲剧作家从来没忘记这一点。他们热衷于告诉我们,恶毒、愚蠢、淫乱、暴躁、盲目其实都与我们相距不远,但同时也为复杂的同情心留出了空间。通过他们留下的范例,我们被劝诱着承认,自己属于一个高尚但又带着瑕疵的物种,能够成就惊人的功勋,能够妙手回春,能够常年关爱孩子,而转过身却会因为一时鲁莽颠覆之前的人生。我们理应为此感到后怕。

6.

古希腊人每年只看一出悲剧,观剧固定在某一时节、某一场地,观众事前对作品的主要意图也有所了解。

而现如今,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悲剧性的新闻报道,但却很少感受到连贯的叙事背景,以及其中散发的道德感召力。对于种种失去自控、释放心魔的事件,新闻并不帮我们将其分门别类。新闻并未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将各种恐怖传奇纳入“悲剧”这个统一标题,并选择恰当的陈述方式,以让我们更容易意识到自己身上癫狂错乱的倾向——其实和报道中血腥的主人公也就半斤八两。



父亲和儿子——就是在这辆汽车里,他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在与妻子埃丽卡结束十年婚姻后,彼得森先生未能适应离异后生活,竟然刺死自己的两名子女:七岁的本和六岁的弗雷亚,随后自杀身亡。周日晚间他刺死本和弗雷亚,其后两名孩子的遗体在其父亲身边被发现。这名父亲最近刚与四十三岁的妻子离异。在以“骇人”的方式疯狂刺死孩子之后,彼得森先生用更大的刀自残,三次刺中自己的胸腔,一次刺中前臂。彼得森先生驱车将孩子带到汉普郡偏僻的乡间小道,并在那里停下车。一名遛狗者看到彼得森先生的萨博两用车,继而注意到一条孩子的腿,从而发现了三具遗体。

《每日邮报》

7.

很多新闻说到底就是在讲述世界各地、在各种处境中走错路做错事的人。这些人未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克服自己的耽溺、判断是非对错,并在机会尚存时采取正确的行为。我们不应无视他们的失败,而放弃从中汲取教训的机会。新闻就像文学和历史,可以担当“人生模拟器”这种最重要的工具,将我们带入各种人生场景,让我们体验日常生活之外的情境,借此以安全和从容的方式,斟酌出最好的应对办法。

然而,新闻很少帮助我们从同胞的不幸中汲取教训,防止社会或个人在新的转折点犯下过去的错误。正如我们之前所探讨的,假如学习和效仿励志榜样确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前提,那么,对那些令人恐惧和警觉的人事进行细致分析,也服务于同样的目标。这是成长与发展的一体两面,即便不出现在新闻的议事日程上,也是新闻分内的职责,以让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得到帮助。

意外

在德比郡,一位开车送女儿上学的父亲因为汽车在结冰的河面打滑而不幸丧生,几分钟后,其妻也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坠入水中。两名子女和母亲成功从汽车内逃生,但尽管当地居民全力营救,父亲还是在送往医院后宣告不治。那位父亲当时驾着自己的丰田Aygo车在德比郡A6以北的一条马勒状的道路上行驶,汽车在驶离道路后沉入怀河。

《赫芬顿邮报》

1.

毫无疑问,这是个骇人的故事。死去的男子只有四十二岁,在朋友眼里是个“完美和慈爱的父亲、丈夫、兄弟和儿子”。更让我们惊恐的是,新闻报道里还描述了这家人在冰河里垂死挣扎的细节,提到左邻右舍奋力营救却徒劳无功,并且透露这对父母如何放弃寻常路线(更安全,更宽阔),而决定改走这条狭窄阴险的黄泉路。只要道路上有一片黑冰,就能毁掉一条生命。这种事在任何一个普通的早晨都可能发生。一月的某天,这起车祸占据了头条位置,时间长达几个小时(直到一架飞机在尼泊尔起飞后不久爆炸起火,于是将其取代)。

在坏消息中,灾难报道隶属于另一个类别,具备和悲剧同等的冲击力和热议度,但由于缺乏特定怪罪对象而有别于悲剧。导致这类不幸事件的并非主人公思想上的心理因素或干扰,而只是人类在灾祸面前的普遍脆弱,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堪一击,大自然又风云莫测。灾难提醒我们,生命距离死亡,不过隔着一朵闪烁的火花,一种顽固的细菌,一片脱落的瓷砖或是一阵剧烈的狂风。

2.

这里存在着一项表面上的悖论:按照逻辑而言,我们理应在更喜乐的故事中得到滋养,感受更积极活泼的体验,从而获得勇气去面对生活,可为什么现实中我们却对事故报道如此感兴趣呢?

如果好消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其好处自然不言而喻,但要是幸运光顾的是别人,情况就完全两样了。而知晓陌生人的苦难,此间的效用虽然听似古怪,却也是不容否认。

也许在内心某个地方,人人都怀有悲伤和失望。我们悄无声息地掩藏了阴郁,而与此同时,周围的社会又在一刻不停地宣扬雄心和幸福、甜蜜的感情、蓬勃的事业、漂亮的胜仗,其中的大多数却与自己无缘。

在被这些关于美满人生的报道轰炸完之后,我们迫切需要灾难新闻来平衡内心的感受。这时,坠机、癌症、爆炸和火灾能够有效对冲我们自身的失败。灾难携带着一种广为适用、行之有效的信息:遭罪是人类的常态。我们的潜意识捕捉到了这层寓意,并将之用于领会自身的种种苦难(所谓的苦难可能也就是商业计划被否定或是被某个敌人伤害了自尊)。和事故中的牺牲者相比,我们遭遇的困难可能微不足道,但是这种比较在私下的作用却不可小视。他人遭受的痛苦之深,让我们得以对自己遇到的困难产生比较感。之前因为嫉妒或失意障目从而忘却了的基本保障,此刻又重新让我们心生感恩。不管自己有多失意,至少我们的亲人没有在车祸中丧生,自己也尚未染上致命的病毒,家里的房屋还依然安好无损。看过不幸的报道,我们可以对自己和他人采取更具建设性和慷慨的态度。说来荒谬,悲伤事件的报道既培养了宽容,也带来了希望。

3.

恐怖的事故还有种瞬间拉回焦点的功能。日常生活中烦扰我们的事情,多数其实与生命的终极意义无关,但这些压力却来势汹汹地耗尽了我们的精力。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人终有一死,因而让我们质疑自己对俗世的耽溺。放在人生苦短的背景下,我们的某些顾虑实在不值一提,应该止住顾影自怜和轻佻肤浅的念头,把精力转向更加真诚和有意义的方面。

事故报道让我们谦卑,继而意识到:倘若生命果真这般脆弱,倘若谁都不能保证享尽天年,那么我们不再会浪费一下午和心爱的人吵架,或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肯原谅朋友,或者为了谋得一份并不称心的闲职而放弃真正的天赋。想到死亡,我们就会开始重新排列事务的先后顺序,让生命中更重要却容易湮没在日常烦恼中的部分浮出水面;让真正恐惧的事务亮出真身,以撬动内心的认知,去过真正该过的生活。


菲利普·德·尚佩涅,虚幻画派作品,约1663年

女子遭树枝砸伤瞬间毙命

周日,在伦敦西南部的皇家植物园“丘园”内,一根黎巴嫩雪松的树枝被大风吹落,砸中出生于新西兰的客户经理埃雷纳·威尔逊的头部,后者终告不治。突遭不幸时,三十一岁的遇难者正与两位朋友在此热门景点散步。据其朋友描述,他们听到一声断裂的巨响,然后才意识到有树枝砸落,于是迅速避开,但回头却发现威尔逊小姐躺在地上。救护人员虽奋力抢救,但受害者仍不幸当场毙命。家人表示“痛不欲生”。同事们也向这位职场上前途锦绣的“明星”表达了缅怀之情。其供职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劳里表示:“看到我们的同事和好友威尔逊小姐在悲剧中离世,此刻的心情无法言说。”

《每日电讯报》

用对死亡的思考来修复生命的意义,这种想法其实由来已久。几个世纪以来,欧洲的权贵们习惯于在书房和寝宫放置骷髅头骨或骷髅画像作为装饰,其显眼的位置足以抓住任何人的目光。当筹划对敌人的复仇阴谋或是盘算对爱人的背叛时,骷髅头骨可以有效地打断思绪进程。

新闻就像现代版的头骨,为我们提供机会,让我们可以用他人的恐怖经历来警醒自己。这些报道甚至可以安上“虚幻画派作品”的标题,这样,其中的寓意就鲜明无误了。如此一来,这些报道就不仅仅只是个人苦难的记录,而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更重要的任务,按照各自真正的天赋和兴趣来度过余生中每一天,直到某片不测风云将生命夺去。

4.

但是我们也要留心,别让他人的遭遇对我们产生没有助益的反面效果,让我们非但没有在报道的促使下去关注被忽视的要紧事,还被转移掉了注意力,继而放弃深层的思考。新闻报道里那些灾难的规模、现场气氛和即时性让它们直捣受众意识的最前线,并在那法新社里顽固地盘踞下来,等着我们每隔十分钟就去关注最新进展(新闻理所当然地责成我们这样做),以此掩盖那些虽不起眼但实则与我们的生活更紧密攸关的事务,并切断其发出的召唤。当某架飞机刚刚在尼泊尔坠毁,我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进入空难调查者或惊恐家属的角色,而忘记了这起事件其实和我们并无关系——这一天的时间更应该用于自我反省,去努力揣摩微弱跳动的担忧,以便更好地开展有效的自我管理。

尼泊尔坠机现场的大火

警方称,一架搭载着十九名乘客飞往珠穆朗玛峰的飞机周五在尼泊尔首都郊外起火坠落。机上所有人丧失,包括七名英国人和五名中国人。是日黎明时分,这架双桨飞机在加德满都起飞后不久,在朝着卢克拉镇飞行的过程中坠入该市机场附近的河岸。据目击证人描述,在飞机坠地前一瞬间,他们听到乘客尖叫,看到火苗从一侧机翼冒出,而机场方面称飞行员在起飞不久后报告了撞鸟事故。二十六岁家庭主妇图拉沙·波卡雷尔是首批出现在现场的群众,她说:“我们可以听到机上乘客尖叫,但是我们也不敢朝机身泼水灭火,因为害怕飞机引擎会爆炸。”

平衡的生活需要内忧外患的奇妙组合:我们既要体会他人事故中的普遍教训——知道生命是如何脆弱和短暂——但又不能过分沉浸于具体的情节,让陌生人的灾难成为我们逃避自身责任的借口或手段。新闻设法让我们在每次翻阅报纸时都遭遇痛苦和悲伤,而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既要记取,又不能纠缠。

我们太容易把感同身受与具备人性画上等号,而忽略偶尔保持麻木其实也是一种必要。我们的专注力与情感资源毕竟有限,如果对自己和身边依赖我们的少数人怀有深切和必要的关心,那么对其他人的同情和兴趣势必就要有计划地减少。这是一种正当的认知——所谓正当就是本质上毫无病态的认知。不管新闻想表达什么,也不管报道看起来多么紧迫、惊恐和感人,其中涉及的问题,并不总是与我们相干。

自然

再过数小时,大纽约三州地区将会迎来破纪录的暴雪,并将遭遇超级大风。国家气象局向纽约全市、长岛、新泽西东北部、康涅狄格和韦斯特切斯特县南部发出了风暴预警。积雪厚度预计会在二十到二十四英寸之间,较大雪量集中在纽约市东部和北部。由于超级暴风雪可能迫使人们多日不得外出,人们忙着抢购囤积生活必需品,许多日用品商店的商品已被抢购一空。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1.

……天气多云温暖,多数地区夜间干燥,但仍有可能出现小雨或细雨,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正常情况下我们很少关注气象报道。天气大致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因此不构成新闻的一部分。甚至就算我们去查询天气,也总是匆匆一瞥,显然没有追随约翰·康斯太布尔的楷模——1821年至1822年间,这位老兄每天都在汉普斯特德荒野的山坡上花几个小时潜心研究天象,并绘制了一百五十幅笔法精确且极具美感的水彩、蜡笔和油画作品,以表现他头顶变幻不定的天空。这种专注的观测被他称为“望天”。

而我们的目光却总是投射给人间的戏剧,譬如谁谁谁被提拔了,债券价格是走高还是走低,预算僵局如何化解。至于头顶的大气变化,则被简化成气象预报员最喜爱的个别图标。与天空的微妙莫测相比,这些图标幼稚的概括,倒是与用三言两语概括复杂现实的新闻报道如出一辙。

2.

……暴风雪正在向东北方挺进,沿途20个州的1.6亿居民将受到威胁。

不过,大自然时而会用各种破坏性的事件来抓取我们涣散的心神,比如龙卷风、洪水、暴风雪、海啸或别种地方性灾难。

以这场暴风雪为例,气象预报员已经就其移动路径进行了准确的测绘。在国家气象中心,一台IBM Power 7超级计算机,以每秒最高千万亿次的处理速度,将冰雪幽灵紧紧地掌控在视线之内。不过,即便气象专家对天气变化进行了预测,也无法改变大自然严酷的意图。

七个大型机场将被关闭,约八千次航班将被取消或延误。地区内主要高速公路将全线封闭,学校将停课,电力供应也将中断。

新泽西州州长在电视上露面,称这场暴风雪是“迫在眉睫的灾难”。但暴风雪的影响不仅仅只有这些,它还带有某些独特且并非完全令人不快的特质,犹如一场速战,而胜利属于我们这方。

3.

……康涅狄格州北迦南在凌晨遭遇停电,包括孩童在内的所有居民被迫由救援部门撤离到附近的汽车旅馆,并至今未能返家……


约翰·康斯太布尔,《云的研究》,1821年

从某种角度而言,生活就是由突发事件组成,但是表面上我们还必须努力维持风平浪静。任内心焦虑如何扰动,我们必须以微笑示人。如果他人向你问候,还得打起精神给出积极向上的回答。而风暴暂时打断了这种粉饰。屋外狂风大作,让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担忧,更过瘾的是,我们可以明目张胆地将担忧指向身外那些更庞大、客观和相对单纯的事物——因为说到底,挖掘、救援、保护和重建都是单纯的工作,而独自面对寻常日子里看似波澜不惊的挑战则要复杂得多——比如挑起谋生的重担、维持夫妻感情、养育听话的孩子、珍惜我们的苦短人生。

风暴也将使我们重新开始与他人的关联。平日里,我们摸不清别人的心思,但是此刻我们却有了和任何人联系交流的充分理由。通常我们对于他人的成见主要由新闻报道形成,让我们认定所有人不是杀人犯就是恋童癖,但风暴颠覆了这种感觉,此刻我们发现,人人都会把发抖的小狗拥入怀中,给回不了家的人递上热汤,或将陌生人的越野车推出雪堆。白茫茫天地间,所有人的价值在救援中得到了体现。 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容要求也降到了极低的位置,实际上或许本该如此。就像我们喝醉酒的时候,会觉得哪个人看起来都可爱至极。

4.

……据报道,阿勒格尼国家森林附近以及杜波依斯和斯利珀里罗克周围出现了最强降雪……

有些以偏僻乡间为主题的诗歌,描写的是我们可能从未踏足,甚至不曾听说的地方。想到这些地方,浮现在脑海的是拙朴的艺术作品——表现遥远的农场,水塔,绘上油彩的粮仓——那是一种关心牲口和花卉,悠闲度日的古早生活方式,令我们无知而又过于依赖科技的城市生活相形见绌。

5.

……官员宣布雪盲情况已迫使机场彻底关闭。早前,雪情曾导致流量减缩到一条跑道,而地勤人员在雪盲情况下无法看见彼此。

一切都颠倒了。平日里冲向三万五千英尺高空的飞机,如今一架挨一架地列队空等,在厚厚的积雪下动弹不得。一名飞行员拿着铲子作秀,假装要挖出埋在雪中的空客A320。某保险公司的总部停了电,素日里一本正经的员工跑出来堆雪人。某时尚酒店的水管结了冰,客人们只好走出自己尊享的奢华客房,跑去附近某个亮堂堂的溜冰场。

大自然让所有人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如果让我们感到渺小的是某一同胞,我们通常会产生抗拒,但是如果被比自己强大太多的力量证明一己的微不足道,却丝毫不会令人羞愧。平日里,我们上紧发条关注周遭的每一丝响动,不眠不休地与他人比较得失,可一旦发现还有远远凌驾于人类之上的力量,由此感到解脱也未可知。

古时候,我们会在神的旨意下觉察到自己的渺小。神明会打消我们的痴心妄想,用雷鸣般的声音警告我们不要越雷池。然而在这个世俗的年代,这种职责被交由大自然,尤其是所谓的“恶劣天气”来承担,并由新闻来负责传播。现在,只有等压线和冷锋在提醒我们,尽管有智能的机器和独创的手段,人类终究还是脆弱的,并且有时候只能束手就擒。我们可以焦躁和抱怨,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气候假期,除了接受也别无选择。

在美国东部沿海地区,移动基站瘫痪,电力中断,卡车被困,超市关门,大雪降落在中央公园,莫霍克森林的松树枝头积雪不断增厚。这是一场灾难,一场浩劫,是十年来最严重的风暴。新闻说得没错,但它可以再加这样一句:灾难也是一种智慧的教训。井然有序的现代技术社会里,充斥着你争我赶的自大主义,已经对大多数人产生了相当的伤害。因此,当看到这个社会也会被大自然不留情面地摧残,我们其实并不会太过介怀。

健康新闻

长久以来,红酒和绿茶一直被鼓吹成抗癌武器,现在,新的证据表明,两者中的化合物可能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症。高校研究人员发现,绿茶中的天然化学物质茶多酚(EGCG)和红酒中的天然化学物质白藜芦醇(resveratrol)兴许可以阻断阿尔茨海默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通过使用提纯的茶多酚和白藜芦醇提取物,研究人员可以干扰有害蛋白质块依附在脑细胞之上的过程。

加拿大电视台新闻

1.

虽说新闻将大多数精力用于告诉我们,最近各种人以各种可怕的方式离开世界,但在命名为“健康”的板块,新闻承担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任务。在这里,新闻搜集各种信息以让我们更加长寿,甚至与天齐寿——虽说这一点不会被直白地道出。新闻向我们介绍的科学家,似乎永远都处在彻底改造生存的伟业中。他们忙于发明可以游走于人体静脉的微型机器人,合成调节情绪的药物,绘制基因图谱,克隆人体器官和四肢,重新评估日常食品药品的利弊,特别是红酒、橄榄油和阿司匹林。

2.

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身处新闻高奏凯歌的今天,我们一再得到这样的提醒:拜科技所赐,改变和进步的出现日新月异、势不可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追踪新闻的原因之一:因为随时都可能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惊人发展。时间就像是一支飞驰的箭,追随着一道变幻莫测却急速攀升的轨迹。

而在现代社会之前,人们把时间视为车轮。生活循环往复,别无他路。最重要的真理都会重复出现,并且这样的循环无可避免也无法打断。在当时,即便存在能让人随时获得消息的技术,人们也没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在将时间视为车轮而非弓箭的社会里,人们察觉不到每隔一刻钟查阅新闻头条的紧迫性。

3.

而相比古人,我们对未来更不耐烦,也更乐观。健康新闻的言外之意是,也许有朝一日,科学将为一切问题找得解药,包括死亡。

倘若这种秘而不宣的断言是板上钉钉的谬论倒好办了,但实际情况却是复杂得多。也许再等上七八百年,我们终会解开衰老和疾病的谜团,但你我终究是等不到这一天了。我们的一生,注定只会遵循老祖先经历过的那个循环。

尽管新闻对于恐怖题材总是兴致饱满,就关于“健康”的报道而言,却拒绝采取过于冷酷或黑暗的语调。新闻不断用几近迷信的崇拜描述有关红酒、基因疗法和食用坚果之益处的最新发现,就像虔诚的天主教朝圣者抚摸抹大拉的马利亚胫骨以期得到神明加持,两种做法如出一辙。与直面肉身衰老这种无可避免的事实相比,新闻宁愿大肆报道新近发现的关于喝西柚汁和穿紧身棉袜坐长途飞机的功效。

虽然新闻喜欢报道谋杀和爆炸,对于人类的正常死亡却抱着毫无助益的胆怯态度。新闻倾向于将死亡描述成一种掀起高潮的奇观,这就使我们无法将之作为日常现实予以接纳。新闻带着我们从爆炸场地匆匆赶往冒烟的坠机现场,但对耄耋老人心跳停止这样的寻常事务却从不问津。

在宗教被新闻替代之前,帮助人类做好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乃是宗教的核心使命。即便到了世俗时代,我们过去带着前往礼拜堂的心理需要和恐惧也并没有消失:对于生死的命题我们仍然备感焦虑,并渴望得到与之相关的慰藉。但这些情感需求却并未得到公开的承认,于是便在子夜时分向我们袭来。而在每天更具实用性和功能性的时段,新闻却在以极大热情将我们的注意力导向新型抗癌食谱,比如多吃蓝莓,比如每日一匙核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