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关于美的辩论》刊于《代达罗斯》第一三一卷第四期(二二年秋季号)。

《一九二六年……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里尔克》是为《书信,一九二六年夏天: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马琳娜·茨维塔耶娃、赖纳·马里亚·里尔克》(纽约书评经典丛书,二一年)而写的序。在该书出版前,文章曾发表于二一年八月十二日《洛杉矶时报书评》,题《神圣的艺术谵妄》。

《爱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列昂尼德·茨普金的《巴登夏日》(新方向,二一年)的导言。文章一个较早的版本发表于二一年十月一日《纽约客》。

《双重命运: 论安娜·班蒂的〈阿尔泰米西娅〉》是安娜·班蒂的《阿尔泰米西娅》(蛇尾,二四年)的导言。在该书出版前,文章曾发表于二三年十月九日《伦敦书评》。

《不灭: 为维克托·塞尔日辩护》是维克托·塞尔日的《图拉耶夫同志的案件》(纽约书评经典丛书,二四年)的导言。文章一个删节版曾发表于二四年四月十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稀奇古怪: 论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的〈在冰川下〉》是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的《在冰川下》(温塔奇,二四年)的导言。文章亦曾发表于二五年二月二十日《纽约时报书评》。

《9.11.01》是为《纽约客》写的。一个经编辑的版本发表于二一年九月二十四日《纽约客》的“城中话题”。原文完整版以前未曾发表过。

《数周后》是对意大利《宣言报》记者弗兰切丝卡·博雷利从罗马发出的提问的书面回答,二一年十月六日发表于该报。以前未曾以英语发表过。

《一年后》最初以《战争?真正的战斗和空洞的隐喻》为题发表于二二年九月十日《纽约时报》论坛版。

《摄影小结》原为西班牙《文化》杂志而写(二三年七月十日至十六日号),并以《论摄影(简编)》为题发表于二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洛杉矶时报书评》。

《关于对他人的酷刑》最初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和以《照片即是我们》为题发表于二四年五月二十三日《纽约时报杂志》。

《文字的良心》是二年五月九日在耶路撒冷接受“耶路撒冷奖”的受奖演说,二一年六月十日发表于《洛杉矶时报书评》。

《世界作为印度》系二二年“圣杰罗姆文学翻译讲座”演说,二三年六月十三日发表于《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论勇气和抵抗》是在二三年向以色列士兵选择性拒绝在占领区服役组织“耶什格武尔”(意为“要有限度”)主席伊斯亥·梅纽钦颁发“奥斯卡·罗梅罗奖”仪式上发表的定调演说,发表于二三年五月五日《民族》周刊。

《文学就是自由》是二三年十月十二日接受德国图书交易会“和平奖”时,在法兰克福保罗教堂发表的演说。节选曾发表于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洛杉矶时报书评》,全文于二四年由冬屋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

《同时: 小说家与道德考量》系二四年三月在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发表的首届“纳丁·戈迪默讲座”,以前未曾以印刷形式发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