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文学感悟 热贴莫言,不如远离莫言
自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圈内圈外一谈及文学必提莫言。毋庸置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使全中国十三亿人都感到了提气和长了面子,它对推动中国文学和文化事业的繁荣起了不可小视的正能量。
但笔者也看到了一些并不符合文学规律和不利于文学繁荣的现象:比如现在有相当多的文学名家都在暗暗使劲,花大力气,并且各显神通地在与中外出版社和翻译家频频进行联系,狠命地以各种方式推介自己的作品,而且不管路径对不对,似乎“能把作品翻译出去,就离诺奖近了一步”。不少人已经把这个劲头替代了原先专注的创作,似乎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其间,有些人在冒牌出版社、翻译家的不正确引领下,进行着诸多无谓的努力和空想,这很令人担心。因为这些人本来是很有前途的,他们的精力一旦不是继续放在创作上,而是在用另一种劲向莫言靠近时,可能失去的不光是真正的自我,也许是整个一生的业绩。这令我对今天的中国文学产生了真正的担忧。
其二,大量的、无数盲从的、企图一鸣惊人的文学爱好者,他们并不真正去了解莫言先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诺贝尔奖的过程,只是心怀过度的狂热和对文学的一腔盲目热爱而去崇拜莫言先生。凡莫言之书皆收入书架,成批成袋地从书店将十卷本“莫言精选作品”、二十卷本“莫言文集”浩浩荡荡拖回到自己家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和模仿着莫言的“魔幻”——却把其他的本应很适合自己学习和对照的作品统统搁置一边,甚至抛入垃圾筒内——他们言必“红高粱”地、叫必“蛙”声,谈及理想和奋斗目标时也言必“诺奖”。可怜这些君子先生们不知中国其实仅有一个莫言,世界上也只有一个莫言,而第二个“红高粱”家族和第二声“蛙”叫必定是劣族和低端品。
第三类的情形更可怕,此情形在中国当下特别时兴和风靡,即一窝儿的“莫言”作品戏:影视界一窝蜂地抢莫言作品改编;舞台戏剧界一股脑儿地去演莫言作品戏;出版界更不用说了,谁抢到一本莫言的书,便开足马力,不管市场和读者需求如何,印!疯狂地印!印到仓库和书店装不下还在赶着印!听说有家出版社2013年全年的工作就基本盯着一件事:把莫言作品的“选集”“文集”“插图集”“丛书集”“精品集”“自选集”“豪华本集”“普通版集”“青少年读本集”“中老年选读集”……统统一网打尽!随之而来的还有发行和书店的老板们也跟着一起起哄,并且明确声明:凡非莫言作品的图书不进!好家伙,紧跟而来的是:成千上万的印刷厂齐刷刷地在印莫言的书,火车和高速路上的汽车也都在运莫言的书。结果,没多久,废旧收购站里进来的也都是莫言的书……什么叫浪费?什么叫奢侈?大概这也算其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吧。这还不算是最严重的“怪现象”,真正的“怪现象”是在非文学和出版行业之外的商界:什么“莫言酒吧”“莫言书屋”“莫言文苑”“莫言时装”“莫言文具”“莫言包箱”……呵,你听都没听说过的“莫言”奇名奇事!
中国人的跟风水平是全世界一流的。跟风的结果是海量的浪费和奢侈,无为和无趣,甚至是灾难。中国人缺乏创新意识,跟这种盲目的崇拜并企图一夜成名的功利主义有关。然而,如果一旦什么事都全民化了,那么我们真的到了“莫言”的时代。就文学而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显示作家的创作能力和创作前景;就商界而言,品牌的个性化、自选性、品质性才是最可贵和最有可能创造的“百年老店”。就一个民族而言,多种性、多样性、创新性才是它的希望所在。就一个作家而言,激情创作和理性对待名利,是衡量其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尺度。世界上一些伟大的作家之所以成功,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追求和方向,莫言也是如此,中国的许多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人也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在文学和文化建设工作上真正做到了远离莫言,也许我们才有可能离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更近。我的朋友莫言兄是否也同意我的看法?我想他会赞成的,否则我们就是太多地纠缠和影响了他的形象,其实那也是对他的不够尊重。
2013年2月18日《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