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评论与序言 《十三亿人乐了》序

也许都是军人出身,所以有种天然的缘分。与王鸿鹏认识和能够产生友谊,就是同为“当兵”者的这份天然的缘分。第一次粗读鸿鹏的作品,有点儿像阅读新闻稿件,也许是因为他是一名职业的新闻工作者。第二次阅读他的作品时,感觉完全变了,变成了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故而欣然提笔作此序。

文学是什么?文学当然是记录社会、记录人生和记录心灵世界的一门学问。文学表现什么?为什么要表现,这是文学的使命所在,也是一个作家要掌握和弄明白的事。鸿鹏在他的这部《十三亿人乐了》中,可以说是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因而他和他的这部作品,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享受阅读和感受生活的广阔境地。

中国的医疗和医改是一件非常大而艰难的事,是涉及十三亿人的大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当年我们的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还要有难度,这难度难在不是你想怎么着就可以怎么着的。它既是医疗和医院方面的事,但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问题,这社会问题影响和涉及方方面面。“看病难、看病贵”这在中国是个十三亿人人人都知道的事,人人都痛恨、人人似乎又想不出高招去解决的事。

医疗及围绕医疗而发生的医改工作,是一道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有报道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有各的难处,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过于超前或者滞后,都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2008年用于医疗保险的费用达2.5万亿美元,占GDP的17%左右,人均医疗费支出达八千多美元,居全球之冠。但是,花费如此之高,卫生绩效却不高。同时,不断增长的医疗开支,已经威胁到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基础。相比之下,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三千美元,2008年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约4%,年人均卫生费用仅为九百多元。我国有十三亿人口,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医改任务更加艰巨。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考验着中国的智慧。

在现实的中国社会里,我们已经有太多的理由痛恨那些所谓的名医、名医院了,因为正是他们嫁祸给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看病难、看病贵”的活生生的残酷现实。医疗行业本来是治病救人的善业,可就是因为“看病难、看病贵”越来越成为一种令人头痛的现实顽疾,医院则成了这种顽疾的发源地和藏身地。本来是救死扶伤、行善积德的地方,结果成为人人痛恨之地,这种反差叫人难以接受。谁之过?谁之罪?医院和医生不言,病人和民众愤愤,其实都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谁来为这样一个涉及亿万人利益的事承担责任和改错纠偏呢?谁都清楚:医院和医生行动起来,问题就可以解决大半。然而由于太多的利益关系,广大的医院和医生们都把病人和公众的谩骂视为耳边风……

呼兮!我以为这种风气永远不改。可看了鸿鹏的大作《十三亿人乐了》,竟然激动和兴奋起来,原来中国还是有大勇者呵!

大勇者,就是武广华。

他是一名胸外科专家。然而他的功绩是——用了十余年时间成功地为中国的一个社会疾病进行了一次“胸外科手术”!武广华了不起,了不起的地方是他完全可以对现实和顽疾视而不见,这样既省事又省心还得大利。可他没有这样,他以一个职业医生的道德操守和对人民(特别是对弱者)赤诚热爱,勇敢地操起“手术刀”,在自己的医院或者说在自己的躯体上试验着、动真格地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手术,使难上之难的医改工作获得巨大的成功和效益。

这是武广华的功绩,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以自己的实践和勇敢精神,破解了一道“世界难题”,其事迹可歌可泣。我们所有吃尽“看病难”苦头的十三亿中国人能不为之欢欣鼓舞?能不乐吗?

然而我要着重说的另外一个成功者,则是把武广华这样的成功者介绍给我们的王鸿鹏。没有他的这部《十三亿人乐了》,我们面对医改难的这道“世界难题”似乎仍然处在无奈和痛苦之中。就像一名患有重症的病人一样,现在我们有希望了因为我们看到了复活的希望。这就是武广华精神和“武广华良方”。

鸿鹏先生把武广华精神和“武广华良方”介绍给我们这个社会并获得传播和推广,让所有原本认为没有了希望的人感到了希望复得而为之激动与兴奋,这就是文学,这就是文学所起的特殊作用!

相信读者看了这部《十三亿人乐了》,都会为中国能有武广华这样的医改探索者和成功者而开怀欢乐,因为这部书带给我们整个社会的是一种希望和实现,相信这个希望和实现能在真正想着为百姓服务的所有地区的医界得到推广和发扬。

让我们一起为这样的乐事欢呼和期待吧!

2009年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