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外部压力

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曾经这样说过:

无论何种政体的国家,哪怕是迫于形势做出的决定,领导者也有必要让它看起来像自行选择的结果。就算不得不采取的行动,富于谋略者,也不会忘记让对手或周边人相信,一切出于他本人的自由意志。

然而,在当今的日本,“外部压力”一词却显得如此的堂而皇之。

很多事都是迫于外部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维系良好的国际关系,才是日本的生存之道。

理由,毋庸置疑是正论。外部压力,也是无奈的事实。

然而,政府向民众呼吁的方式,我认为并不高明。因为它只有理性的陈述,没有任何感性的诉求,甚至带着触犯国民感情的危险。

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如此。听闻此言,有多少人能坦然接受呢?一般来说,认为应该去消除压力的人会更多吧。这样的想法才更自然、更符合人心。即便外部压力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它毕竟不是因为我们犯下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再者,“屈服”“抗争”之类的字眼,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它们不仅不利于理性陈诉,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这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

此外,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是日本唯一出路的观点,虽然正确无比,但对鼓励民心却效果甚微。人,是一种不会被极端的事情所打动的动物。

制定因应外部压力的政策,没有民众的积极参与不可能成功。推行任何一项重大事业,如果不能以某种方式唤起大多数人的热情,注定是要失败的。

这个“某种方式”,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

能被理性说通的,仅仅是少数派而已。调动多数派,从来都需要一些令他们热血沸腾的东西。

诉诸理性便能解决问题,是知识分子的想法。然而,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好领袖。所谓优秀的领袖,是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可以眼睛不眨地诉诸非常手段的人。

我们能不能不要再高叫“外部压力,外部压力”了!屈服于外部压力而采取权宜之计,不仅不能令人奋起,连思想也会变得消极。相反,如果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抉择,倒能激励民心,国际上对我们的印象也会有所不同。

国家的领导人,不妨将国民视为女人。女人其实并不害怕吃苦。只要有一句“让你受累了”,勇气便油然而生。所谓吃苦,如果是“我知道苦但不得不做”,那么苦只是苦。倘若是能激发起干劲的苦,苦就会变得不那么苦了。不仅对女人,对所有人都是如此。

通晓这种心理的人,在家庭中势必是好丈夫,治国势必是优秀的领导人。日本的前途,与其交给理性至上的知识分子,不如交给深谙女人心的倜傥男子。大家认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