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欧洲·欧洲
被美国、日本赶超的欧洲,如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教育制度改革更注重实用性的教育。
具体地说,就是加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育,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生活中不再使用的语言(用改革一方的话叫“死语”的古希腊语、拉丁语)的学习。在经济界看来,如果学生们继续读柏拉图、恺撒的文章,他们的国家早晚会彻底落后于美国、日本。
其实,不少实业学校、理科类中学已经认识到这类实用性课程的必要性并且正在重点发展。而被认为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是培养精英的文科类中学对古典教育的注重。
在这种文科类中学(13~18岁),连英语教学也只是最初的两年,从第三年开始英语便作为课外自学的科目,取而代之的是哲学史。
也就是说,在进入大学接受专业教育之前,学校提供通识教育的主要科目是国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历史,再加上地理和非常古典的数学和哲学史。
在战前的欧洲,大学完全是为精英提供教育的场所,就算攻读自然科学专业,也必须是这类文科中学的毕业生。如今,大学门户开放,不仅是普通的理科系中学,连实业学校的毕业生也能进入大学深造。但即便如此,对学习无用的希腊语、拉丁语的指责依然不绝。在这种社会气氛之下,相信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基础的文科类中学,甚至会感到一种坚守孤堡的悲壮。
不过,最近意外地出现了一支援军。
据新闻报道,苏联的中学,正在考虑重新开设自1917年革命之后被取消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课程。
不管是来到罗马和教皇握手以戏剧性效果强调并保障基督教信仰的自由,还是重新确认与基督教同为欧洲力量源泉的古代文明的价值,苏联人的这个做法或许代表了他们希望欧洲化的意愿,同时也向西欧社会展示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姿态。
有一位来我家做客的日本顶尖的经济界人士,曾经问我如何看待统一后的德国。我是这样回答他的:我既不是国际政治学专家,也不太了解德国,所以无法对今后的德国做出准确的预测。不过,作为一个稍稍熟悉欧洲史的人,以下这句话我还是敢说的。
再统一后的德国,只要领导人不做出愚蠢的事情,他们即便是保持中立,也不会脱离欧洲。
从拉丁语的方言发展成完全意义上的国语的国家,除了意大利本土,还有曾经是古罗马行省的法国和西班牙。然而有趣的是,对罗马史的研究有着深厚传统的国家,却是英国和德国。想到这两个国家在古罗马时代连边境都算不上的地位,它们对古罗马的强烈感情不禁令人苦笑。丘吉尔曾经说过,恺撒渡过多弗海峡的那一刻,标志着英国历史的开始。德国精英的基础教育,至今依然是英语和拉丁语。
如今,在古代只有熊出没的苏联都开始提倡复活古典语教育了,德国是绝不可能舍弃欧洲的。这对他们来说,等于是蛮人宣言。
不过,德国人有时候会自以为是地认为日耳曼诸神更加伟大,所以其他欧洲人始终对他们有着戒备之心。英国人就会立即找到以下结论:
在曾经的罗马帝国国境内的莱茵河和多瑙河附近,文明是停止的——这种说法还是有不少令人赞同之处的。(约翰·科尔维尔著:《唐宁街日记》)
对于英国人的此番论调,像我这样远离莱茵河和多瑙河,出生的东方人也只能报以苦笑。英国的苏格兰可是从来没有罗马化过。不过,如果说罗马化即是欧洲人心目中的文明程度的话,相较于英国,这的确对有“前科”的德国不利。而对于如今正在统合的欧洲(哪怕算上苏联)的未来,有心的欧洲人还是希望它能沿着“罗马化”的路线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