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势不可挡 第03章 首尾难顾敌35军自投罗网
傅作义的算盘打得不错,但他没有想到,毛泽东早已给他的长蛇阵准备了利剑。
毛泽东敏锐的眼光停留在傅作义的长蛇阵上,他一下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眼前这个长蛇阵,明显反映出傅作义犹豫不决、撤守难定的心态。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好傅作义这种犹豫不决的心理,就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实现抑留傅部在华北,不让其南撤或西逃的目标。
毛泽东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还是先揪住蛇尾好。蛇尾一旦被捉住,蛇头必然回头咬人,这是蛇的本性。
也就是说,要从西线打起?绥远是傅作义的根据地,平绥路是他从平、津地区退守绥远的唯一交通线,张家口是其军事基地,它西连绥远,东接平、津,在东北野战军尚未到达平、津、唐地区之前,从这一线开刀,就打在傅作义集团的神经上,他势必由平、津地区增兵确保该线畅通。
只要吸引傅作义几个军于平张线上,并歼灭该线各军之一部或大部,使傅作义既不能西逃,也不能南撤,那就是最大的胜利。
1948年11月上旬,中央军委、毛泽东根据济南、辽沈战役后全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决定扩大淮海战役规模。淮海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不占优势,如果蒋介石再从其他战场抽兵增援,淮海战役将会大受影响。蒋介石要抽兵,华北傅作义集团是当时唯一可以机动的力量。因此,中央军委在组织指挥淮海战役的同时,密切关注着华北国民党军的动向。
11月7日,即淮海战役发起的第二天,中央军委致电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及东北先遣兵团、华北第2、第3兵团领导人:“据谍息,傅作义通知张北、兴和、尚义地方政府秘密准备粮草供应大军一点看来,傅部有准备增援归绥,以及放弃平张退回绥远之可能。据沪宁谍息,有蒋介石要傅作义放弃归绥、大同、张家口,固守平津之说。据外国通讯社报道,傅作义四日到南京开会,蒋介石有要傅作义放弃平津,集中徐州之说。究竟南京会议结果如何,现尚不知,但闻傅作义不愿意这样做。”
中央军委估计,傅作义今后的动向有三种可能:一是固守平津;二是放弃平津,傅作义率自己的几个军退回绥远,蒋系各军撤至南京一带;三是蒋、傅两系均撤至南京一带。
中央军委指出,傅作义如采取固守平津的方针,“对于我们是有利的”,便于我就地加以歼灭;如采取放弃平津的方针,“对我利害各半”,利在我可不战而得平津,害在增加我尔后作战之困难;
为此,中央军委要求华北第2、第3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共同对付傅作义集团可能的撤逃行动,同时要求各方“密切注意平、津、张家口、唐山、锦西、葫芦岛蒋、傅两系军队的动态”;华北军区首长应将所知的傅作艾全盘动态,及时通告东北野战军和先遣兵团领导人。
此时,华北第3兵团和第1兵团正在积极准备进攻绥远和太原。
归绥是绥远省省会,傅作义嫡系部队的后方基地,守军1个军3个师约4万人。
10月24日,华北第3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井泉;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焕致电军委,建议攻打归绥城,准备于11月10日左右开始攻击,争取11月底解决。
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第3兵团主力随即迅速东移,向归绥集结,于11月5日包围了归绥城。
在第3兵团包围归绥的同一天,中央军委致电杨成武等人:目前华北第2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正从南北两面威胁北平,估计傅作义难以大力抽兵援绥,但仍须准备对付其1个军增援。你们应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周密调查归绥城敌方配合情况,以利攻城迅速奏效,应争取十天左右攻克归绥”。
第3兵团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归绥守军情况,拟定了攻击归绥计划,决心集中第1、第2、第6纵队共8个旅,分两步夺取归绥城。
第一步,以6个旅的兵力夺取旧城及车站,另以2个旅作为攻城预备队并担负牵制新城守军。各部统于10日完成攻击准备,11日晚开始扫清外围作战,并进逼城垣、车站,预定于16日15时对旧城及车站发起总攻,争取3昼夜解决战斗。
第二步,以5个旅攻击新城,以3个旅作为预备队,相机参加攻城或打援作战。争取5至10大解决战斗。在攻城期间,第8纵队和北岳集团等部位于集宁及其东西地区,担任阻击张家门方面之援军任务:
11月8日,中央军委批准了这—计划。同时鉴于第2兵团已从平张线南下至平保线作战.一旦第3兵团攻击归绥,傅作义必派兵西援,而第3兵团又打援力量不足的情况,中央军委致电林彪,即令东北先遣兵团提早一两天到达河北蓟县地区,到后须以一部兵力向北平等处动作,“牵制傅军西援兵力,帮助杨成武得手”。
正当华北第3兵团准备攻击归绥时,华北第1兵团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增兵太原。
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也是国民党太原绥署阎锡山盘踞山西的最后一个堡垒。1948年10月5日,华北第1兵团等部发起太原战役,准备用3个月时间完成解放太原的任务。太原守军依托坚固的城防和层层外围防御工事及优势火力,负隅顽抗。第l兵团进展缓慢,至11月上旬,共歼守军约3万人,自身减员约1.9万人。
在此情况下,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徐向前、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周士第致电中央军委:为争取早日打下太原,避免旷日持久,增大消耗,提议在可能条件下增加2个纵队至太原前线,以便迅速解决战斗。
中央军委认真分析了华北的形势,认为:“华北局势在我军胜利影响下,傅作义正徘徊于平、张、津、保之间,对坚守平津或西退绥包,似尚未下最后决心。但我如攻打归绥,有促使傅作义集团其嫡系三个军及骑兵三四个旅提早西退可能,而我杨李兵团因无打援把握,亦有被迫撤围南退可能。阎匪则因空运未断,阵地坚固,我攻城兵力尚非优势,仍在负隅挣扎,企图在旷日持久中,增大我之消耗。”若要打破僵局,惟有增加兵力。如此,“可助徐、周攻下太原,并使徐、周早日南下接替刘、邓在中原的任务,以利刘、邓明年渡江”。
基于以上分析,11月9日,中央军委致电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等人,为争取早日夺取太原并抑留傅作义部队于平、张、津、保地区,以待东北主力入关协同华北力量彻底歼灭该敌之目的,特对华北第2、第3兵团改定部署如下:
杨、罗、耿即率2兵团之3、4两纵和第4旅,于11月11日起秘密移至阜平地区整补7天,11月20日开始向太原地区移动,准备12月1日起参加太原作战,并受徐、周指挥,争取于12月15日以前攻克太原;
第2兵团另外2个旅,协同第7纵队接受华北军区指挥,留在平保线活动;
第3兵团停止攻打归绥计划,除留一部监视归绥守军,并与我包头部队取得联络外,主力即移至归绥、集宁之间休整,准备歼灭由平、张向绥远退却之傅部,待东北野战军攻平、津时,或第2兵团在完成太原任务后回至平张线时再打归绥;
程子华、黄志勇率东北先遣兵团担任监视北平守军任务。如该敌再度向石家庄进攻,则以全力攻击北平,拖住该敌,或越平津路南下,歼灭该敌。
同时,为加强第1兵团战斗力,中央军委决定从济南战役俘虏中抽调5000人,连同华北补训兵团现有俘虏约2000人,于11月底赶至太原前线补充。华北军区应提前动员新兵,于12月赶送1万新兵补充太原前线部队。
毛泽东估计,由于太原是阎锡山的势力范围,在我攻太原时,傅作义可能按兵不动,也有可能乘华北第2兵团西出太原、平保线兵力较空虚之机,再度进扰石家庄。果如此,对我攻克太原并抑留傅作义部于平津地区实属有利。
11月10日,杨得志等复电表示完全拥护中央军委关于第2兵团参加夺取太原的方针,并部署部队从次日起开始行动。
11日,杨成武等人亦复电中央军委,赞同第3兵团撤围归绥的方针,并部署部队向卓资山、集宁之线集结整训。
同一天,程子华等也致电中央军委,表示先遣兵团准备担负威逼北平或南下作战任务。
15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了停攻太原抑留傅作义集团的建议:
“徐州敌已有两个军起义,数个师被歼,刘汝明部亦甚动摇。在我刘、邓大军进攻下,该处敌人已有迅速被歼和瓦解的可能。在此种情况下,蒋介石必更加企图将傅作义及其所属之中央军调至南方,增防和避免在平津地域遭受歼灭,而傅作义则为了保存自己,可能企图向西逃回绥远,使东北我军入关将会扑空,不能发挥歼敌作用。
“为防止上述情况,我们除感觉军委令杨成武部暂不攻归绥的方针很好外,我们建议徐周、杨罗两部目前既未正式总攻太原,亦可暂不攻太原,而集中力量迅速包围保定或张家口(除留一部监视太原外)。在这两处中何处敌人较多较可能达到包围的目的,则包围何处,切断其与北平的联络。对所包围之敌,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以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使傅作义及其所属之中央军,既不能撒手南下,亦不能撤退绥远,亦不能集中兵力守天津,这一可能也是存在的,他可牵制我军行动,而又随时可能从海上安全撤退;或守北平。如我不攻城,他来增援则正便于我军歼灭,等到东北部队南下后,再同时合力发动攻势,歼灭全部敌人。
“太原已成死城,在我军歼灭傅作义及其所属之中央军后,届时可随时轻易拿下。故太原之敌横直可歼灭的,并可有意留在打了天津之后作为那时无仗可打时的目标。”
中央军委认为关于停攻太原的建议可取,“太原早克确有惊动蒋、傅促其西撤南撤的危险”,“可以停止对太原的攻击”。至于华北第1兵团,还是留在太原前线为好。如果“要他们将已攻占的阵地放弃,并开至张家口去担负包围任务,一则阎匪将出城滥扰;二则部队情绪上转不过来;三则我军未到张家口,而张家口之敌势将惧歼先逃”;四则“傅部主力均在北平附近”,“张家口驻敌甚少”,如要包围,有第3兵团或者加上第2兵团即已足够,无须第1兵团参加。
为此,中央军委于11月16日致电徐向前、周士第:估计到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南撤,或者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尔后歼灭的困难,请他们考虑下列方针是否可行:
(1)再打一两个星期,将外围要点攻占若干,并确实控制机场,即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固守已得阵地,就地休整,待明年1月上旬东北我军入关攻击平、津时,再攻太原。
(2)如果采取此项方针,杨、罗、耿部即在阜平休整,暂不西进。
17日,徐向前、周士第复电,表示完全同意暂不攻击太原的方针。
18日和20日,中央军委指示华北第2兵团,“即在阜平待命,并准备随时向张家口附近出动,协同杨(杨成武)、李(李井泉)、李(李天焕)阻止敌人逃跑”;华北第二纵队停攻保定。
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就地歼灭,关键是稳住傅作义,使其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前或入关过程中,不致西逃或南撤。在作出缓攻归绥、太原的决定后,中央军委决定,首先向平张线发起攻击,包围张家口,迫使傅作义派兵西援,抓住傅系,拖住蒋系,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争取时间。
平张线,指的是平绥路东段北平至张家口一线,它是连接平津地区与傅系军队后方绥远的唯一交通线,张家口是该线上的战略要冲。为确保该线畅通,傅作义将其嫡系部队10个步、骑师(旅)部署在张家口至南口一线。
11月22日,中央军委致电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以3个主力纵队迅速秘密东进,协同冀热察军区部队切断平张联系,包围张家口,吸引北平地区国民党军西进救援张家口,以迟滞平津傅军向南逃跑的时间。
24日,中央军委再次电示第3兵团于25日出发;以6天时间到达张家口附近,然后以2个纵队包围张家口西南周家河、怀安两地守军,以1个纵队插入张家口、宣化之间,隔断张宣联系,使周家河、怀安、张家口3处守军不能逃掉。如周家河、怀安守军迅速缩人张家口,或张家口守军迅速向东收缩,则应迅速向东,包围张家口、宣化或下花园。
26日,中央军委致电杨得志等人,命令第2兵团由阳曲出动,以5至6日行程进至涿县、涞水以西地区待命。
27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平张线作战计划:
“为着在十二月全月份内吸引傅作义部几个军于平张线上,并歼灭该线各军之一部或大部,藉此使我林、罗主力于十二月进至冀东以后,顺利地切断平津、津唐诸线,歼灭数部敌人,打开主要地区的战局之目的,部署如下:
“以程、黄所率东北四纵、十一纵及一个骑兵师,杨、罗、耿所率华北第二兵团之三纵、四纵、八纵,杨、李所率华北第三兵团之一纵、二纵(两个旅)、六纵,再加上詹大南地方兵团,组成平张战役之兵力,以上各部受程、黄统一指挥。
“杨、李率所部已于廿日由绥东地区东进,卅日左右集中于柴沟堡、怀安附近地区,然后以迅速动作抓住并包围柴沟堡、怀来,或张家口、宣化诸点之敌一个军左右之兵力,并相机举行攻击,吸引东面敌人向西增援。
“杨、罗、耿率所部已于廿六日由石家庄以北曲阳地区出发,十二月一日集中于易县西北紫荆关地区荫蔽待命。然后准备以五日行程进至涿鹿地区相机作战。
“程、黄所部务于数日内在平谷地区集中,准备完毕,待杨、李在柴、怀、张、宣地区抓住几部敌人之后,迅即超越密云、怀柔、顺义线上之敌,向延庆、怀来地区前进相机作战。由平谷至怀来的里程时间望程、黄查告。
“敌现在兴和有一个骑旅,柴、怀有一个师两个骑旅,张家口有一个师及一O五军军部及十一兵团孙兰峰司令部,宣化有一个师,下花园有一个师,怀来、土木、沙城、南口有一O四军三个师及十六军一个师,共八个步兵师、三个骑兵旅,估计在柴、怀、张、宣被围。你们各部前进后,十六军两个师,卅五军三个师,有极大可能增援上去。如此,你们须准备和十三个步兵师、三个骑兵旅作战。敌以火车、汽车运兵是很快的,你们的动作亦须注意迅速。
“只要你们在十二月份内能抓住扭打上述步骑十六个师旅于平张线上,并歼灭其一部,打得该敌不能动弹不能西逃也不能东窜,那就是极大的战略上胜利。
“必须充分估计到在形势不利时,傅作义直属各军可能西逃,那时你们就必须以前堵后迫两项手段将其歼灭之。
“又必须估计在形势不利时该线诸敌将夺路东窜,那时你们就必须以同样手段将其歼灭之。
“在你们部队中进行充分的歼灭傅敌的动员工作。
“该线粮食较为困难,望令北岳、热察两区用尽一切办法解决你们全军两个月的粮食需要。
“在林、罗、刘入关以前平绥线作战受军委直接指挥,在林、罗、刘入关以后即交与林、罗、刘指挥。
“林、罗、刘对于程、黄行动有何意见,即告。”
华北第3兵团接到军委包围张家口的命令后,即作了如下部署:
以第2、第6纵队共5个旅的兵力,采取先包围后各个歼灭的手段,攻歼柴沟堡、郭磊庄地区之敌第210师和骑兵第11旅等部,于12月1日黄昏前发起攻击。
以第1纵队1个旅于11月30日拂晓前奔袭怀安。该纵队主力于12月1日晚集结于怀安、左卫间地区,除以一部破击张家口以西以南之铁路公路外,主力担任歼击柴沟堡、郭磊庄东逃之敌,及配合第6纵队歼击张家口西援之敌的任务。
如柴、郭地区守军先期逃向张家口,则以6纵进占万全县城及孔家庄一带,以2纵进占太平庄、左卫及其以东地区,以1纵切断张家口、宣化间铁路线,构成对张家口之包围。
为配合华北第3兵团行动,程子华、黄志勇令内蒙古骑兵第11师于12月1日前迫近并相机占领张北县城,然后从北面向张家口压迫;令冀热察军区?队于12月1日前在宣化、怀来间破路。同时,华北第2兵团第4纵队第12旅奉命在宣、怀间担负破路和攻击任务。
25日,杨成武第3兵团由绥东出发,分3路向张?口地区疾进。
29日夜,第3兵团1纵向怀安,2纵、6纵向张家口以西之柴沟堡、郭磊庄地区敌军发起攻击,名震中外的平津战役打响了。
30日,2纵占领柴沟堡、左卫,6纵占领万全、郭磊庄,l纵占领怀来。接着,2纵、6纵相继占领黄土梁、关家窑、赵家窑、孔家庄等张家口以西外围阵地,1纵则转向张家口、宣化间进攻。这样,第3兵团就从西、南两面形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态势。
面对解放军的迅猛攻势,驻守张家口的国民党军第11兵团司令官孙兰峰一在调整部署,收缩兵力,一面急电傅作义,请求派兵增援。
傅作义对毛泽东的意图毫无所知,他判断解放军对张家口的进攻只是一次局部行动,东北野战军主力尚未进关。在这一形势下,必须保持西去的路线。于是他立即下令位于丰台的主力部队35军(2个师)和位于怀来的104军(1个师),统由第35军军长郭景云率领,星夜驰援张家口。此外还将昌平的第104军主力调至怀来,涿县的第16军移至昌平、南口。
他的意图是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之前,首先击破华北解放军,然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入关的东北野战军。
临行前,傅作义对郭景云说:“35军是我30年积蓄的精英,里边的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都凝聚着我的心血,甚至印有我的手迹。它是我的机动部队,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从美国盟邦那里弄来400多辆大道奇,全装备了你,你的武器也是最新式的。这支部队在我这里的地位,你是明白的;此次驰援张家口,速去速回,勿因小事滞留。祝你成功!”
35军是傅家军的第一张王牌,是傅作义发迹的家底。早年傅作义跟随阎锡山参加中原大战,阎锡山失败后,张学良以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名义,改编晋绥军,因其特别赏识傅作义,便任命傅为35军军长兼73师师长,从此开始了傅作义作为一方势力的独立发展。由于傅作义在抗战中极为有力,35军得到扩展,到1940年,傅作义以35军为基础,扩编了新编第3军和骑兵第4军,即后来的104军、105军,构成傅家军基干。现在傅作义逃往绥远老巢的道路出了问题,他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王牌35军拿出来。
35军的第4任也是最后一任军长郭景云,满脸麻子,其貌不扬,人称郭大麻子。他出生在陕西长安,从小逃荒要饭流落天津,在大沽盐场做工。后从军在傅作义部当兵,因作战勇猛,很受器重,历任团长、师长。1948年1月,涞水战役中鲁英麟战败自杀后,被傅作义特别提拔为35军军长,
郭景云在就职演说中说:“35军是常胜军,常胜军的军长就那么好当吗?你们这些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都不是好干的差使,前任军长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样子。如果你们给我丢了人,我也自杀。”
郭景云领受任务回来后,对部属说:“总司令要我们去援救孙兰峰,我想不会有什么麻烦。不过你们要注意,北平没有我们35军,总司令是不放心的。所以他要我们快去、快打,打了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