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晋东南反9路围攻:民族抗战的一次胜利实践 8、徐向前论述战役的胜利
长乐村战斗是粉碎日军9路围攻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敌人在这里遭到歼灭性打击后,其他各路纷纷回窜。八路军各部乘胜追击,又在沁源以南及沁县、沁源间,辽县、和顺间,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先后收复了辽县、黎城、潞城、襄垣、屯留、沁县、沁源、高平、晋城,使长治之敌陷于孤立。4月下旬,长治之敌经白晋公路和曲(沃)高(平)公路向同蒲路南段撤退,又被115师344旅、决死1纵队截击,伤亡近千。至此,日军对晋冀豫根据地的9路围攻被彻底粉碎。
反9路围攻战役结束后,在辽县召开了县长、绅士及各村长座谈会。会上,徐向前报告了反9路围攻的经过及胜利的意义。
关于这次反围攻胜利的意义,徐向前在一篇文稿中归纳如下:
其一,经过半月的反围攻作战,不仅打破了敌人企图用分进合击战术驱逐或消灭八路军的计划,而且歼灭日军4000多人,收复县城18座(八路军收复12座,友军收复6座),最后反将日军赶出晋东南。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基本上为八路军所控制,这就进一步奠定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为游击战争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看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进一步密切了八路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日军此次围攻,采取大烧大杀的手段,所到之处,烧光杀尽方休。洪水、武乡、蟠龙等镇,均化为灰烬。蟠龙镇为辽、武间之大镇,平时商业颇繁盛,日军经过,一火焚之,少数房屋未着火者,门窗家具也毁坏殆尽。对人民群众的屠杀更惨不忍睹。武乡境内的马村,被杀者60多人,妇女多是奸后再杀死,连七八岁的幼女也不放过,惨景难书,敌人用血与火教育了群众。人民从屠刀下醒悟过来,“不抗日活不成”“不把日寇赶出去,大家不得安宁”。同时,也进一步看清了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于是,纷纷起来,协助八路军作战。在反围攻过程中,晋东南人民,空舍清野,困扰敌人,给八路军带路送信,报告敌情,运送伤员,使部队耳目灵聪,行动自如,能适时地集中兵力打击敌人。
其三,反围攻过程,对以往根据地建设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在襄垣、武乡一带,为了避免同国民党的摩擦,反围攻前撤回了八路军派出之工作人员。这样,原先建立起来的游击队多被改编,加上成分复杂,此次反围攻中,这些游击队和各村之自卫队没起多大作用。而在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两侧之昔阳、辽县、临城、赞皇等地却相反,由于共产党坚持了确实的领导,这些地方的游击队,有力地打击和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这就说明,根据地建设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任何犹豫和动摇,哪怕是微小的,也会招致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