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齐会战役:令日军大本营惊叹的平原歼灭战 2、贺龙分兵

山西岚县,120师师部。

贺龙从延安回到岚县后便忙了起来。

从岚县到冀中,要越过两道铁路,无数个敌人据点,重重封锁线,困难不小,怎样才能做好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尤其是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统一认识:120师去冀中,同时还要继续坚持晋西北的抗日斗争,怎么安排?几天来,贺龙同关向应、肖克、甘泗淇、周士第反复交换意见,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12月11日,贺龙等召开120师团以上活动分子会议,传达了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和讨论了东进的任务。会议开了7天。其间,贺龙、关向应还召集旅以上干部会,着重讨论了120师主力离开以后坚持晋西北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安排。

贺龙、关向应都主张:去冀中的任务必须完成,晋西北根据地也要坚持,必须两者兼顾。贺龙说:晋西北的天下是我们打开的,晋西北根据地是我们东进的依托,不能丢给别的人。要把358旅留在晋西北,让群众知道,我们去了冀中,120师还在晋西北。

会议最后同意贺、关、肖等商定的方案:由贺龙、关向应亲率358旅716团、715团两个营(留一个营在大青山)和独立一支队执行东进冀中的任务;358旅旅长张宗逊、政治委员张平化率358旅旅部、714团、独立1团(由独立2、3两个支队合编)、独立2团(由独立4支队改称)和警6团、独立6支队留在晋西北。

会上,贺龙、关向应还决定,中共晋西北区党委书记赵林、副书记罗贵波继续以120师政治部民运部的名义,在贺、关走了以后,统一领导晋西北的地方工作。这个决定既考虑了挺进冀中的任务,又照顾了坚持晋西北根据地的需要,是有利于坚持敌后抗战全局的正确决策。后来的事实证明,358旅留在晋西北,不仅控制着华北与西北联系的枢纽,保证了中共中央同各根据地的交通,而且在阎锡山发动反共事变时,使八路军仍能处于主动地位。

当时,在晋西北的抗日武装还有以续范亭为司令,由战动总会游击队编成的保安司令部所属部队(后来改编为陆军暂编第1师)和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旅等新军部队。他们都是在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以统一战线组织的面目出现的抗日武装。战动总会武装部长程子华去冀中担任八路军第3纵队政治委员时,专程面见贺龙、关向应,详细汇报了战动总会所属武装的情况。他对贺龙说:“老总,我走了以后,这几支武装就由120师指挥了。”因此,在这次会议上,贺龙、关向应特地分析了这些武装的情况,讨论了贺、关离晋之后,晋西北区党委如何处理与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问题。

续范亭,山西崞县人,早年是同盟会会员,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来担任国民联军第3军第6混成旅旅长及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1935年12月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南京中山陵剖腹自杀,以明其志,遇救未死。“西安事变”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回山西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担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对于这样一位有影响的爱国进步人士,贺龙、关向应采取了全力支持的方针。他们要求晋西北区党委及358旅积极帮助战动总会的抗日武装,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贺龙交代说:一定要帮助续范亭,使之成为我们与阎锡山合作的统一战线模范。

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旅是程子华帮助阎锡山的总工会负责人郭挺一组织起来的。这支部队的成员大都是太原的工人。共产党员康永和等已经在其中建立起了党的组织,秘密发展了党员。对于这样一支部队,关键在于对郭挺一采取什么政策。贺龙、关向应认为,我们的方针应当是“拥护和推动其进步,使其改变反共态度,与我们合作”。他们建议晋西北区党委积极做好团结郭挺一的工作,对其消极的一面,要进行必要的斗争。

贺龙还指出:120师留在晋西北的部队同山西新军是兄弟部队的关系,我们走了以后,要在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团结协作。在作战指挥上,可由358旅统一协调。

这些意见,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实事求是,高屋建瓴,得到了与会者的拥护。

会议结束以后,贺龙立即命令紧急进行四项准备工作:一、派师侦察连侦察忻县到阳曲之间铁路沿线的敌情,拟订通过同蒲铁路的具体计划;二、由于部队缺乏平原作战经验,由司令部编写出平原游击战争若干问题的教材,供部队在行军空隙进行教育;三、筹集、补充武器、弹药和粮食。他对120师供给部长陈希云说:“从现在起,我管供给部,你要两天给我汇报一次。”四、安置老弱病残人员,以保证东进部队精悍有力。贺龙强调,这些工作必须秘密进行,按期完成。

12月20日,贺龙、关向应、肖克发出了东进冀中的命令。22日,大雪纷飞,寒风凛冽,贺龙、关向应率师直、716团、独立1支队和教导团从岚县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