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鲁南反“扫荡”战役:开创了新局面 3、统战工作的成功

在创建和发展鲁南根据地的斗争中,罗荣桓熟练地运用着军事斗争和统一战线这两个基本的武器。团结万春圃、争取孔昭同,是开展统一战线的重大成果。开明绅士万春圃是抱犊崮山区最先联合八路军的“司令”。因为他的长子万国华、管家杨春茂、管武装的刘清如都是共产党员。万春圃,人称万三爷,早年行走江湖,因行侠仗义而闻名,在这一带享有极高的声誉。抗战爆发后,山东第三区专员张里元要他恢复临沂、费县、峄县、滕县四县边区联庄会。万春圃的武装有几百条步枪,还有几挺机枪和3门迫击炮,在这一带算是大股。不过,他的武装是靠共产党组织帮助建立起来的。他对八路军有好感,但并不十分了解。

罗荣桓和陈光一到鲁南便受到热情款待。万春圃的夫人亲自下厨做了远近闻名的全羊席。3人谈得十分投机,都说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多酒。万春圃力邀二人住下来,把师部设在他家。万宅房多院大,做师部是再好不过了。

陈光整天骑马巡视部队,罗荣桓坐镇师部掌握全盘。万春圃亲眼目睹八路军的所作所为感慨不已。八路军官兵平等,亲如兄弟。罗荣桓经常教士兵认字、写字,亲自同马夫一起喂马。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居然穿着一身褪成白色的衣服,被褥满是补丁,吃的是咸菜和高粱饼,整天跟士兵在一起唱歌。

有一次,万春圃吩咐夫人做了一个辣子鸡丁,让勤务兵端给罗荣桓。勤务兵知道罗荣桓的脾气,不敢收。万春圃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罗政委说你,由我‘兜着’。”

勤务员只好斗胆收下,诚惶诚恐地端进师部。罗荣桓拿起筷子,问:“小王,改善伙食了吗?谁通知的呀?”

“是万三爷送的,他说是他的一点心意。”勤务员生怕挨批,连忙解释道,“我没办法才收下的,万三爷说你要是批我,由他兜着。”

罗荣桓放下筷子,取出刚发的津贴费,交给小王,“你去买点东西酬谢万家,告诉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的规矩,千万别让人家产生误会。”

万春圃十分感动,和夫人一起去拜访罗荣桓,正好看到罗荣桓坐在门槛上给警卫员挑泡、擦药。

“这样的官长,这样的军队世间罕有,真是王者之师,仁义之师啊!”万春圃感叹道。

1940年3月22日,万春圃的四县边区联庄会正式编入八路军四县边联支队。与此同时,另一位开明绅士孔昭同也参加了八路军,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曲、泗、邹、滕、费5县游击司令。

孔昭同是滕县人,是孔子的后裔,曾在北洋军中当过中将师长和福建泉(州)兴(化)永(定)镇守使。北伐战争后,他解甲回乡,开药店,办学堂,济世育人。

1938年初,日军占领济南后继续南下,占领泰安、兖州,滕县告急。滕县城中土豪劣绅怂恿他出面组织亲日的维持会,他却说:“咱扛把子(指刀枪剑戟)上街卖拳、要饭去,也不能当汉奸!”

当年1月底,孔昭同与曾经当过阎锡山军长的杨士元组织了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杨任司令,孔任副司令。

3月,日军进攻滕县,孔昭同的儿子孔宪尧和孔宪纲遭日军飞机轰炸而遇难。不久,抗日自卫军也遭到日军的袭击而溃散。失败反而更加坚定了孔昭同的抗日决心,他变卖家产,重组军队,身披写着“上尽国忠,下报家仇”的黄缎带,在滕县山区为组织武装而奔走呼号,队伍又稍稍恢复。1938年夏,国民党第10集团军司令石友三驻扎在山东,孔昭同是石友三的结拜兄弟,便接受了石部的暂编第6师的番号,活动于抱犊崮西北的滕县、邹县、泗水和费县之间。

1938年底,石友三部调往河北。孔昭同拒绝北上,坚持在家乡抗战。1939年3月22日,孔部在滕县龙岭山下同100余日军遭遇。孔昭同当时已年近花甲,但老而益坚,脱掉皮袍,光着膀子,面对日军,奋臂高呼:“尧纲两儿,魂若有灵,助父杀敌,雪耻报仇!”随即带领部下冲向敌人,日军丢下十几具尸体,狼狈逃窜。

孔昭同部中最早与115师建立联系的是第2旅。这个旅原是共产党领导的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的一部分,旅长董尧卿是共产党员。1938年8月作战失利,与党失去联系后编入孔部,成为该部主力。115师进驻鲁南后,董尧卿即派人联络,恢复了党的关系,115师给他派去了参谋长。孔昭同闻讯后,便请山东教育界知名人士彭畏三(曾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帮他与115师建立联系。

彭畏三到大炉后,罗荣桓按照当地的习惯,摆了“十大碗”宴席盛情款待。席间,罗荣桓向彭畏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当时,于学忠和张里元都在拉拢孔昭同。孔昭同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为很反感,对共产党坚决抗日很钦佩。但是,他多少还有一点后顾之忧。为了解除孔昭同的顾虑,罗荣桓请彭畏三转告,八路军与孔部合作抗日,孔部可保持原来的番号,继续在原地活动,双方要加强联系,增进了解。彭畏三提出,孔昭同希望八路军派一位政工干部去作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当即将在座作陪的特务营教导员黄玉昆介绍给他。

第二天一早,黄玉昆就与彭畏三一起离开了115师。行前,罗荣桓握着彭畏三的手说:“以后希望随时通报敌情,加强联系,孔师长在供给上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帮助解决。”

黄玉昆到孔昭同的部队以后,按照罗荣桓的指示,宣传八路军的抗日主张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八路军的优良传统,帮助孔昭同整顿部队,克服旧军队的恶习,改善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为后来共产党改造这支部队打下了基础。

1939年12月,蒋介石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在滕县活动的国民党顽固派申宪武(申从周)蠢蠢欲动,企图进攻孔昭同部。孔昭同部的第1旅旅长刘昭汉,也与国民党进行勾结,脱离了孔昭同的控制。为了帮助孔昭同,罗荣桓和陈光决定,打击申宪武,杀一杀顽固派的嚣张气焰。经过几次作战,申宪武狼狈逃命,他的两个团被消灭。战后,董尧卿旅即归还八路军建制,编入115师第686团。后来,686团改称鲁南支队,686团团长张仁初任支队长,董尧卿任副支队长。接着,孔昭同也毅然决定,与国民党割断联系,接受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一天晚上,他选派了10名身强力壮的保镖,护送黄玉昆连夜回到115师,向罗荣桓和陈光报告了他的这一决心。

随即,115师与上级取得了联系,经上级批准后,115师正式任命孔昭同为八路军115师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司令。孔昭同亲率人马,到115师驻地接受改编。115师召开了隆重的欢迎会,宴请孔昭同和他的部属。罗荣桓在欢迎会上讲话,热情称赞孔昭同坚持团结、坚持抗战的精神。罗荣桓和陈光检阅了孔昭同的部队,给指战员颁发了八路军臂章,还给孔昭同的部队补充了弹药和衣服。

1940年秋,孔昭同得了重病,在弥留之际,他对自己的儿子孔宪绍说:“共产党、八路军不歧视我们,不撤换我们,也不编散我们的部队。共产党一定会胜利,你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

1940年11月,孔昭同因病逝世。罗荣桓、陈光和肖华联名送了挽联,颂扬孔昭同热爱真理,为民族、为国家英勇奋斗的高尚品德。

115师在鲁南还团结了许多在当地有一定声望的爱国人士,使他们在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敌占区贸易,瓦解日伪军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