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宸濠之乱 十七

行经野云县,听说县城东边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只铁船,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王守仁不禁好奇,待真去看时却只能看到一个轮廓,想来是深色的岩石凸起成船形吧。

王守仁偏在“感时花溅泪”的心境下,凡有所见都会“而今触绪伤怀抱”,平添几分老生常谈的感慨。山上的铁船,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意象,律体诗不足以铺陈与宣泄,一首七言古体诗《舟过铜陵野云县,东小山有铁船,因往观之,果见其彷佛,因题石上》仿佛一发不可收拾,这是王守仁的诗里少见的极富文学趣味的佳作:

青山滚滚如奔涛,铁船何处来停桡?

人间刳木宁有此,疑是仙人之所操。

仙人一去已千载,山头日日长风号。

船头出土尚彷佛,后冈有石云船稍。

我行过此费忖度,昔人用心无乃忉。

由来风波平地恶,纵有铁船还未牢。

秦鞭驱之未能动,奡力何所施其篙。

我欲乘之访蓬岛,雷师鼓舵虹为缫。

弱流万里不胜芥,复恐驾此成徒劳。

世路难行每如此,独立斜阳首重搔。

首句将起伏的青山比作起伏的波涛,便可以顺理成章地追问铁船的来处。朱熹曾有推断,山由浊水凝结而成,所以山峦才呈波浪的样子。故而以山峦喻波涛,倒也真是儒者的当行本色。

铁船从何处来,由何人造?疑是仙人昔年所乘,而仙人又为何乘此而来呢?“由来风波平地恶,纵有铁船还未牢”,也许因为海上的风波不及平地,所以在平地行船才特地需要铁船吧,但铁船终究敌不过平地的风波啊。我欲乘铁船游仙而去,而无力载起一粒芥子的弱水又怎能载得动这只铁船呢?但我也不须嗟叹,毕竟世路难行才是人生的常态啊。

这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或者说“诗穷而后工”,鄙薄文艺的王守仁在这一时期写下的诗每每有卓绝的文采,而国事正风雨飘摇,人生正山穷水尽,索性纵情山水,于是我们读到“穷探虽得尽幽奇,山势须从远望知”(《江上望九华山》二首之二)、“卧稳从教波浪恶,地深长是水云冥”(《繁昌道中阻风》二首之一)这样深得宋人理趣的句子,也读到“高阁松风飘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灯”(《山僧》)、“僧与白云还暝壑,月随沧海上寒潮”(《又次壁间杜牧韵》)这样颇具唐人情趣的句子。而所有的诗兴与游兴,归根结底不过是在排遣政治上的败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