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宸濠之乱 十八

曾经阻滞王守仁归程的南风并未如愿地带来足够的春雨。这一年江西既有旱情,又遭遇了数十年未遇的水患。百姓刚被人祸,又遇天灾,可想而知会发生民变。地方官在这种局势下照例要申请朝廷减免赋税、赈济灾民,然而武宗带来的浩荡王师也正需要惊人的补给——公文迭至,催粮催钱,做的全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幸而宁王府的储藏在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巡按御史唐龙、朱节上疏,建议将宁王府变产官银代民上纳。这总算解了燃眉之急。而王守仁以天人感应的理论将洪水的责任担当下来,自劾谢罪,希望皇帝另选高明。这其实也算对皇帝的一种委婉的规劝,因为在天人感应的理论里,长久滞留南京不归的武宗才最有资格为上天降下的灾异负责。

武宗当然不会有这样的觉悟。要想劝说武宗而收实效,张永的方针才是唯一的出路,即凡事都要顺着武宗的心性。而顺着武宗的心性自然就意味着悖情悖理,谁让他就是那么一个荒唐的皇帝呢?

正德十五年(1520年)七月,“威武大将军镇国公”下令,要王守仁重新上报平定宸濠之乱的捷音。这份荒唐的命令已经是张永在武宗身边极力争取的结果了,而不熟悉官场规则的人便不会明白,王守仁明明已经报过捷、献过俘了,为什么还要重写一份捷报呢?

王守仁倒也“识趣”,给故事渲染出一个崭新的版本,这便是《重上江西捷音疏》,开头便一本正经地称皇帝为“大将军”,说“大将军”对宸濠之乱早有谋划、安排,后文又为皇帝身边那些亲信,包括张忠、许泰在内,一一表功:

……又蒙钦差总督军门发遣太监张永前到江西查勘宸濠反叛事情,安边伯朱泰,太监张忠,左都督朱晖,各领兵亦到南京、江西征剿。

续蒙钦差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统率六师,奉天征讨,及统提督等官司礼监太监魏彬,平虏伯朱彬等,并督理粮饷兵部左侍郎等官王宪等,亦各继至南京。

按官场惯例,要想把事情做好,总要先把那些不会做事却很会捣乱的小人安抚好;要想自己论功,一定要先给这些小人论功。王守仁当然做得晚了,只希望亡羊补牢未为迟吧。

有了这封“识趣”的奏疏,武宗皇帝终于师出有名,连忙在南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受俘仪式,亲自顶盔掼甲和宁王“鏖战”一番,总算圆了这一场亲征大梦。

武宗心满意足,奸佞们也各有各的收获,总算可以班师了。四天之后,王师正式北返,结束了这一场长达一年多的闹剧。而王守仁这样的做法却在后来引起了儒家阵营里的很多争议:他究竟算是以权变来顾全大局呢,还是放弃原则,为眼前利害而不惜损害全天下意识形态的根基呢?这真是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两难问题,理想派与现实派的争议一直不休。我们不妨从一个相当晚近的事例上体会抉择的难度:美国佛罗里达,1941年,这是敏感的时间与敏感的地点,作家E.B.怀特在一家禁止黑人入内的电影院里欣赏一部爱国主义宣传片,当片尾字幕“不可分割的国家,人人享有自由与正义”出现的时候,观众掌声四起。怀特不禁想象,如果自己站起来大喝一声“你们如此喜欢自由和正义,为什么不许黑人进电影院”,不知道这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怀特没胆量在现场发出这样一声大喝,却在随笔《佛罗里达珊瑚岛》里认真地做了反思:“北方人很可能认为南方人在种族问题上偏执,南方人却认为北方人脱离实际,说出话来往往靠不住。黑人差别待遇的理念让北方人不满意,但在黑人人口与白人不相上下或多于白人的城镇里,却被视为合情合理。对一个问题,答案是切合实际的还是理想主义的,要看人们回答时说的是一年、十年抑或一百年。换言之,完全可以想象,虽然目前的限制不会很快取消,一百年后,黑人必将享有更多的自由,但这并不足以让今天的黑人有机会欣赏电影。”

怀特道出了人类社会的一条铁律: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棘手的问题总会在遥远的将来得到改善。然而安德鲁·马维尔,英国十七世纪诗人,预先以一首《致他娇羞的女友》做出了精巧的回答:“假如我们有足够的世界和足够的时间,女士啊,你这样的娇羞便算不得罪愆。我们可以坐下来,想想该在哪条路上消磨我们漫长的爱恋。……让我用一百年赞美你的眼,凝视你的眉,用二百年崇拜你的胸,用三万年的时间慢慢爱遍你身上的每一寸肌肤。偏偏把你的心留待最后触摸,只有这样的排场才不致把你辱没……”是的,假如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时间,然而“但我总是听到,背后隆隆逼近的时间的战车……”,只这一句便将之前那些长篇大论的抒情式的铺陈打得溃不成军。

争议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而在多数情况下,即便我们可以置身事外远观历史,也无法为理想派与现实派的方案盖棺论定。所以,当我们真的以局内人的身份面对这一类问题时,阳明心学能够带给我们的也许不是更好的方案,却绝对是最有效也最有力的决断。

是的,正反两方各有各的道理,我们且不必细论,只是从《重上江西捷音疏》当中可以窥见阳明心学的处世准则:孔子如何规定,孟子如何规定,祖宗法度如何规定,一切都可以打破,只要心安就好。那些固守孔孟之道与祖宗法度的大臣当然也有可能打破这些规则,而区别在于他们在打破规则的时候总会有些束手束脚、辗转难安,阳明心学的信徒却心安理得,无所顾忌。

心态上的一点不同,会造成行为效果上的天壤之别。这正如现代医学里的安慰剂效应,强大的信心会使一枚糖果起到灵丹妙药的疗效——太多的双盲实验一再证实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