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致良知 一
“良知”与“致良知”可以看作“知行合一”的升级版。
“知行合一”毕竟太违背人的直观感受,是一个很容易引发困惑的观点,总需要王守仁费尽口舌,但口舌越多,漏洞也就越多,又需要更多的口舌来弥合这些漏洞。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持之以恒地多打补丁,而是另辟蹊径,提出一个简化的版本。
理论家总会追求更简化的理论,王守仁改“知行合一”为“良知”与“致良知”,实在是顺理成章的,此后他便很少再讲“知行合一”了。
“良知”并非王守仁独创的概念,而是源自古老的《孟子》: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人有与生俱来的知识和能力,不学就会的称为良能,不思考就知道的称为良知。举例来说,小孩子不用人教就自然爱他的父母,长大之后,不用人教就自然敬重他的兄长,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便是义。只要是人,天生就晓得仁义。
依孟子的逻辑,这种天生的仁义之心只要通行,就可以安定天下,但如果受到遮蔽或阻碍,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了。换言之,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尧、舜,或者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尧、舜的种子。
王守仁的观点袭取孟子,所谓“致良知”,只是把孟子“扩而充之”的说法变化了一下而已,意即将自己心里与生俱来的良知推广到极致。与孟子不同的是,王守仁掺入了一些程朱理学的概念,将良知等同于天理,亦即等同于至善。
我们看王守仁的言论与文章,关于“良知”有千万种说法,伴随着各样界定不清的概念,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但我们只要知道他的立言宗旨不外乎上述这些内容,也就不难理解各种有所变形的说法了。
当初南宋鹅湖之会,陆九龄有这样一首代表心学观念的诗: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可成岑。
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勤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
——《鹅湖示同志》
首联正是隐括孟子良知、良能那一番话,而且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儒学的唯一根本。颔联道出心学承自孟子的方法论,认为小孩子天生的爱与敬的心就是整座儒学大厦的根基,而为学之道必须从这个根基入手,否则就会像颈联所言的那样,寻章摘句,迷失在千言万语的经典传注里。这话是当面对朱熹说的,尾联所谓的“友朋”正是不服气的朱熹。
所以王守仁的观点是从孟子到陆氏兄弟一脉相承而来,确实不是什么创见。但古代学者不同于现代学者,他们并不在意创见,毕竟不是为了争名誉或评职称,唯一的追求就是体认真理,如果以自己的血与汗体认到了前人说过的真理,当然不会沮丧,只会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