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到卡夫卡 卡夫卡

卡夫卡的主题是那个众所周知的罪恶的意义问题,这种罪恶是加之于那些不能认识他们道德责任的人身上的。卡夫卡小说中有些人物不知他们是有罪的。这个事实从心理分析的经验中得到一种特别的意义,就是说,任何心理分析的真正目的不是恢复早期的烦扰的创伤,而是唤醒对它们失去的记忆。卡夫卡小说中有罪的那些人,四周都是好像无所谓善恶的人,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到处都充满罪恶的观念,也没有那种赎罪性质代人受苦的观念。上帝真的是死了。

在卡夫卡的作品里,到处充满绝望,卡夫卡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已失去了接近上帝乐园的机会,在罪业中无穷无尽的折磨代替了永恒的福祉。克尔恺郭尔那种上帝对人类的爱的矛盾是荒谬、不可思议的,在卡夫卡的思想里这种爱是完全没有的。因此所谓上帝宽恕人类那种神秘的活动也就没有了。到处是孤独和绝望,而上帝却消失了。我们可以说,卡夫卡的小说代表了尼采反基督思想以后一个极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