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7岁奋起 “普利亚少年”

追溯到800年前,腓特烈领国意大利南方的普利亚出产一种葡萄酒,名字叫“Puer Apriae”。与法兰西波尔多产的高级酒相比,这种红酒只能算是本地酒。这种酒丰润而浓烈,喝惯了莫泽尔白葡萄酒的人甚至担心喝了它会脚下踩棉花。

800年前的德意志人说起普利亚就是指意大利南方。生于斯、长于斯的腓特烈虽然身上流淌着德意志人的血,但归根结底是一个“普利亚少年”。

在此以前,萨克森公爵奥托并没有把腓特烈的存在当回事。但是,这位奥托不得不睁开眼睛了。他没有料到事态发展得如此迅速。正因为如此,他对年轻的对手来到德意志不得不紧张起来。奥托得知在布伦纳山口的阻击失败后,认为腓特烈首先会去康斯坦茨,便决定先赶到康斯坦茨,亲自在那里堵住腓特烈。

然而,17岁的少年快了他一步。只差两小时,奥托迟了一步,只能在城外看着腓特烈早一步进城。“普利亚少年”让人在奥托面前关上了城门,把是使用武力攻城还是撤退的问题摆到了奥托的面前。奥托只能撤退。

腓特烈似乎没有考虑过要在康斯坦茨恢复冒险旅程的疲劳,过几天眺望眼前美丽湖景的日子。踏上德意志的土地后,情况在向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但还不允许他坐等诸侯来访。为了落实这些诸侯对他的支持,腓特烈必须主动去找他们。他去巴塞尔,也是为了落实领有莱茵河上游的诸侯们的支持。

这个“策略”成功了。“普利亚少年”的品位和举止与继承皇统的年轻人的身份十分相称,迷倒了德意志的实力人物。他们再次想起了,眼前这位17岁少年是22年前在十字军远征中死于东方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的嫡孙。对德意志人来说,他们想起这位以爱称“红胡子”为人所尊敬的皇帝就感到骄傲,他是最有魅力的皇帝。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这时的腓特烈还不具备祖父所具有的力量,他还必须广纳支持者。这时的腓特烈尚无军事背景,这反过来让德意志的实力人物看到,腓特烈是一位纵使没有军事力量也能恢复秩序的领袖。

在这点上,同行的巴勒莫大主教贝拉尔德发挥了巨大能量。大主教到处强调罗马教皇对腓特烈的支持和好意,向德意志的实力人物力陈腓特烈的教养之高和对公正统治的愿望。这很自然地就让实力人物们联想到了奥托的粗鲁、高压。且不说表明教养程度的拉丁语,就连德语他都驾驭不了。

此外,尽管腓特烈仍处于缺钱的状态,但遇事他都会表态,给予比收税更重要。这与只管以收税的形式巧取豪夺的奥托正相反。总之,腓特烈非常慷慨地认可了他们一直享受的既得权利。尤其在德意志,封建诸侯也好,大主教也好,都是拥有领地的领主。正因为如此,“普利亚少年”表现出的宽容路线自然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就这样,腓特烈一行在巴塞尔完成了这件重要工作后沿着莱茵河北上了。12月初,他们进入了法兰克福。在这里,腓特烈见到了身为高级神职人员却一贯反对教皇派的大主教西格弗里德。4天以后,在美因茨的主教堂,腓特烈从这位大主教手中接过了皇冠。西格弗里德大主教身穿礼服,一边用庄严洪亮的拉丁语宣布“腓特烈因上帝的恩宠而为皇帝,同时成为西西里王”,一边把皇冠戴在了身着皇帝礼服、双膝跪地的腓特烈头上。

对罗马教皇来说,没有比把德意志和意大利归到同一个君主手上更大的噩梦了。如果他听到这个消息,怕会当场晕倒。不过,以那个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这个消息从德意志到意大利也得需要一个月时间,在这期间可以拿出使教皇不致晕倒的对策。

对美因茨加冕典礼最早反应的是法兰西王。美因茨到巴黎的距离比到罗马近,消息也传得快。不过,法兰西王最先反应却不只是因为这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