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腓特烈治下的和平” “伦巴第同盟”

当年夏天,以罗马教皇格列高利、法兰西王路易、英国国王亨利为首的西欧基督教世界全体实力人物都收到了来自腓特烈皇帝从德意志发来的将要开始平定伦巴第同盟加盟城邦的通牒。腓特烈不仅给其中的法兰西王和英国国王发去了信件,甚至还专门派去特使解释理由,以取得谅解。

理由简单明了,腓特烈每次从意大利去德意志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都会受到伦巴第同盟加盟城邦的阻碍,这样的现状不能放任自流。既然意大利北方的这些城市位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之上,自己作为皇帝就有权让他们停止这一反抗行为。法兰西王和英国国王都因本国国内的反抗分子而面临同样的烦恼,所以很容易取得他们的谅解,唯独教皇格列高利另有想法。

以罗马为中心的意大利中部属于罗马教皇的领土。对也是领主的教皇而言,这片领土恰好被属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的德意志和意大利南方西西里王国的领土南北夹击,而这正是教皇不惜采取任何手段都不想看到的情况。

然而现实恰恰就是,南面和北面都被既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又是西西里国王的腓特烈控制着。腓特烈每次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都要受到伦巴第同盟阻碍的现状,在教皇看来并没有丝毫不合适。教皇甚至希望这样的现状一直持续下去。

腓特烈当然知道罗马教皇的内心所想。他也派特使去了教皇那里,但给特使的任务并非像对法王和英王那样解释原因,取得谅解,而是要求教皇召集会议,以便不诉诸战斗也能解决他与伦巴第同盟之间的对立。简而言之,他试图让潜在的敌人作为居间人登上舞台。格列高利认为这才是祈愿和平的教皇的作用,接受了腓特烈的请求。

虽然接受了请求,但教皇的本意并不是要和平解决。皇帝方面派出了特使条顿骑士团团长赫尔曼和皮埃尔·德拉·维尼亚,可伦巴第同盟方面的代表连影子也没有见到。教皇也没有催促他们尽快前来。外交解决的尝试就这样尚未开始便结束了。

腓特烈又进行了一次尝试。这次,他作为皇帝亲自在皮亚琴察召集会议,向伦巴第同盟的加盟城邦发出了召集令。同时,他亲率1 000骑兵翻过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得知这一消息后,前来阻挡的人立即逃回了各自的城邦。没有一个城邦派代表参加皮亚琴察的会议。

历史上以“伦巴第同盟”(Lega Lombarda)之名而为人所知的这个同盟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目的而结成的呢?

又是哪些被称为“自治体”(commune)的自治城邦参加了这个同盟呢?

为什么威尼斯共和国与米兰一样,既是城邦国家,又位于意大利北部,但却没有参加这个同盟呢?

中世纪进入了后期,自治体成为这个时代意大利的一大特色。然而,自治体现象为什么没有发生于意大利中部和南部,而发生在意大利北部尤其是西北部呢?

那个时代,意大利出现的这些自治城邦,在领土大小方面根本无法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相比,甚至也无法与意大利南方和西西里合并而成的西西里王国相比。然而,如此狭小地域的城邦却能联合起来,敢于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其力量从何而来呢?

以米兰为中心的意大利西北部现在仍被称为伦巴第地区。伦巴第同盟是1167年在米兰的号召下成立的。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腓特烈一世,他在历史上以“巴巴罗萨”(Barbarossa,红胡子)而闻名。他要在法律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的意大利北方确立皇帝的统治权,为此他挥师南下。伦巴第地区的这些城邦不想让他得逞,便结成了这个同盟。

一旦确立了皇帝的管辖权,负责行政、军事和司法的长官(podesta)将由皇帝派人担任,税制也将由皇帝决定。自治体的居民不喜欢这样。历史研究家中有不少人主张他们是为了追求自由。可是在当时,即便是皇帝也没有力量限制现在我们所认为的那种自由,包括行动和言论的自由。

不过,想要自己决定司法、行政和经济政策的愿望,在现在看来是极自然不过的。所以,现在的历史学家把意大利语的“commune”翻译为“自治城邦”。可是,“commune”的实质可没有这么简单和理想。前面讲过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真实反映了“commune”的实际情况。自治城邦内部的势力斗争炽烈已极,胜利的一方排除失败的一方的手段,不是杀戮就是流放。胜利方会选出对自己有利的人当长官,税制的决定也会对自己有利。在炽烈争斗得不出结果时,他们就会从其他城邦招人来,担任代表自己城邦的“公家人”即长官。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多,米兰的长官就是由威尼斯市民担任的。

“要自由”的心愿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即使付出极为惨烈的内部斗争的牺牲的代价也要保住自治,这便是被称为“commune”的自治城邦的实际情况。

这样的“commune”自然会同皇帝发生激烈冲突。这种冲突也就是试图压制的旧势力与反抗压制而奋起的新兴势力之间的激烈冲突。正因为如此,“commune”才成为一种历史现象,赋予了200年后迎来文艺复兴的中世纪后期以时代的特色。

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的“红胡子”皇帝与伦巴第同盟之间的军事冲突历时10年都没打完。但他们并非在10年内不停地打仗,好像是皇帝南下便即刻再战,每隔几年就会打一仗。开始是皇帝占据优势,甚至有一次让米兰化为了灰烬。但是战况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开始朝着对伦巴第同盟有利的方向发展。到了1176年,“红胡子”皇帝在一场名为莱尼亚诺战役的著名战役中大败亏输。

这时,一直保持中立的威尼斯跳了出来,拉上了内心并不希望皇帝胜利而支援自治城邦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威尼斯召开了一个媾和会议。罗马教皇、“红胡子”皇帝和伦巴第同盟代表在海洋之都威尼斯聚首。当时虽然只谈成休战6年,但6年后的1183年媾和也成功了。这场媾和被称为“康斯坦茨媾和”,因为皇帝在德意志的这座城市签下了媾和协议。在意大利,只要提到“红胡子”便无人不晓的这位有名皇帝的野心就此遭到挫折。

那么,“康斯坦茨媾和”有些什么内容呢?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正式承认伦巴第同盟的各个城邦。尽管这些城邦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但皇帝承认各自治体内部的经济、行政、司法的自治权。皇帝还承认放弃各自治城邦的长官任命权,各自治城邦派驻他国的领事遴选权也归各自治城邦。

做为交换条件,自治城邦发誓恭顺在法律上拥有领有权的皇帝。由于长官和领事的任期都是1年,于是他们每年都要向皇帝宣誓效忠。另外,协议中明确记载,除宣誓效忠以外,这些自治城邦的公务执行者们在决定外交和对外战争等重要事项之前,须与皇帝协商。

此外,协议还规定,自治城邦须向皇帝一次性缴纳1.5万里拉的赔偿金,并每年缴纳2 000里拉的年贡金,似乎很像是房客向房主支付房租。皇帝翻过阿尔卑斯山南下意大利时,自治城邦还将承担其所需的全部费用。

“康斯坦茨媾和”是妥协的产物。皇帝保了名声,自治体得了实惠。然而,德意志人不会一直相信与意大利人之间达成的协议,即使是与意大利北方人之间的协议。这就是两个民族的历史。“红胡子”本身是一个德意志男人,是代表着“战斗的人”的皇帝。对手意大利男人是活跃的手工业者,在中世纪是被视为比“祈祷的人”或“战斗的人”低一等的“劳作的人”。“红胡子”绝不是被弄来与他们讲和后就会默默退场的人。他才58岁,身体强壮。7年后,第一次十字军远征夺回的圣城耶路撒冷又被伊斯兰名将萨拉丁抢了回去,“红胡子”震怒,率领全欧洲奋起组成的第三次远征十字军奔赴东方,这比狮心王理查还要早。尽管“红胡子”进军到圣城附近因无聊事故而溺亡,但他同与萨拉丁铿锵血战的狮心王相比只强不弱。那些“自治体”还在为把皇帝拉到谈判桌上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红胡子”就已经想好了出其不意的策略。

西西里王国国王、诺曼王朝的威廉二世没有子嗣。这位因没有继承人而烦恼的国王有一位一直没有结婚的31岁的姑姑。而“红胡子”有一个20岁的继承人亨利。“红胡子”想出了让这两个人结婚的点子。这样,亨利就会在作为皇帝继承人的同时成为西西里国王,以后将由康斯坦丝和亨利所生子嗣继承下去。说服工作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没有让身在罗马的教皇和意大利北方的自治体发现。西西里国王威廉二世接受了这个建议。在为没有继承人而烦恼的他看来,这使得在自己身后西西里王国的存续得到了保障。

1186年,《康斯坦茨条约》签字3年后,迟早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亨利和西西里王国的王位继承人康斯坦丝,在米兰主教堂举行了华丽的婚礼。在“红胡子”看来,米兰毕竟在法律上是本国领土,在那里举行婚礼可以向米兰夸耀权力。米兰市民尽管明白这一点,还是为皇帝的儿子举行了婚礼。费用全由米兰承担,新郎新娘一行逗留意大利期间所需的费用由伦巴第同盟承担。

这两个人迟迟不能生子,但丈夫依旧对康斯坦丝很温柔。这让康斯坦丝内心感到对不起丈夫。结婚8年后,她终于生下一个男孩儿。这个男孩儿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腓特烈二世。

可是,红胡子的担心似乎还是成了现实。1190年,红胡子在奔赴东方途中溺亡。伦巴第同盟各城邦得到消息,马上把媾和协议当成了一张废纸。虽然亨利在红胡子死后继承了帝位,但他也在7年后英年早逝,享年32岁,留下了3岁的腓特烈。紧接着在第二年,腓特烈又失去了母亲,完全成了孤儿。这意味着对意大利北方的自治城邦而言,事实上没有皇帝的时代到来了。

他们当然不会继续遵守《康斯坦茨条约》,意大利北方又回到了“红胡子”决心南下之前的状态。既然敌人已不复存在,伦巴第同盟也就自然解散了。

然而,他们对皇帝本身的反感并未消失。同盟解散15年后的1212年,17岁的腓特烈首次出行德意志。他已经是西西里王国的国王,但在这个时期他还不是德意志王,通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道路也远未确定。要从意大利南方去德意志只有翻越阿尔卑斯山这一条路。17岁的腓特烈只得带着仅有的几个随从,在热那亚弃船后斜贯意大利西北部,前去阿尔卑斯山的进山之路维罗纳。

一队米兰士兵追了过来,不让腓特烈一行去德意志。这时,腓特烈一行连人带马跳入河里,一路逃命。他们逃进了从“红胡子”时代起就一直是皇帝派的克雷莫纳城,好不容易躲过一劫。

虽然同盟处于解散状态,米兰仍是参加伦巴第同盟城邦的实际领袖。腓特烈才17岁,但既然他属于“红胡子”和亨利连续两代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霍亨斯陶芬家族,他就是最有可能成为皇帝的人。不论老幼,决不能让这个家族的任何男人自由往返于意大利和德意志之间。这个想法在米兰人胸中如烈火般燃烧不熄,同盟解散后也不曾消失。

到了1226年,伦巴第同盟在解散30年后再次结盟。这次的盟主还是米兰,目的同样还是反抗皇帝。6年前的1220年,腓特烈已经在由罗马教皇亲手加冕的仪式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反抗四十来岁的“红胡子”皇帝,意大利北方的自治体结成了伦巴第同盟。现在,他们又对只有一半年纪的新皇帝表现出了高度的警惕。腓特烈二世与祖父不同,不仅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同时还是西西里王国的国王。这就等于他在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处拥有领国。这些自治城邦所散在的意大利北方,正是意大利南方通往德意志的通道。仅仅出于地理上的原因,腓特烈也要比“红胡子”有更加充分的名分去平定意大利北方。

在历史上,为反抗“红胡子”而结成的同盟称为“第一次伦巴第同盟”,为反抗他的孙子腓特烈而结成的同盟称为“第二次伦巴第同盟”。“第二次伦巴第同盟”的结盟期为25年,这也有明确记载。难道中世纪的欧洲也有“人生五十年”这个概念吗?想来令人莞尔,好像他们在结盟时就已经估计到当年31岁的腓特烈只能活到五十来岁。

不论是当初没有确定结盟期的“第一次”,还是结盟期确定为25年的“第二次”,由意大利北方自治城邦集合结成的伦巴第同盟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因而,同盟的目的仅限于对皇帝采取军事行动,在这一点上两者也是一样的。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一样的。无论第一次还是第二次,伦巴第同盟的背后总有罗马教皇。罗马教皇一贯憎恶力量强大起来的皇帝,他当然会这样做。伦巴第同盟与皇帝之间的对决因此成为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的对决。虽然这时宗教还未走上台面,但在本质上,这种对决就是“教皇派”与“皇帝派”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