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昼与夜 沉与浮
——影坛盛典:建国
十周年大庆献礼片的缘起
在新中国的电影战线上,1959年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以向建国10周年献礼为契机,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广大电影工作者,纠正了在创作思路上的偏差,一鼓作气,共推出了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18部国产故事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然而,检索历史,我们发现,这次高峰的形成,还不能不从极“左”思潮泛滥的1957年说起……
反“右”运动中《大风浪里的小故事》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两个月后的6月8日,中共中央又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猖狂进攻的指示》,同一天,《人民日报》配合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全国由此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
风云乍起,群起响应。1957年的8、9月,电影界“反右”斗争进入高潮。中国影联在北京召开了15次批判钟惦的大会,上海、长春和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也先后多次召开批判本厂“右派言论”的大会。11月,中共中央发出《划分“右派分子”标准的通知》,由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电影界的许多前辈、领导和著名演员都在一夜之间,成了与人民为敌的“右派分子”,钟惦、沙蒙、郭维、吕班、王震之、吴永刚、石挥、方化、白沉、吴茵、项、戴浩、李景波、郭允泰等被划为“右派”、著名的剧作家吴祖光、白桦、沈默君、张弦等人,还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们受到批判和冲击。
为了紧跟时代,电影艺术担负起历史承重点的神圣使命,上影厂在1958年年初,开拍并完成了以反“右派”为中心内容的故事片,它也是新中国影坛唯一一部以反“右派”为主题的影片,由上海天马厂摄制的《大风浪里的小故事》。这部影片分为三个小故事,即由3个短片组成:《此路不通》、《旧恨新仇》、《疾风劲草》,一看片名便可知晓,均是旗帜鲜明的反“右派”主题。《此路不通》反映资本家王和兴企图实行“定期20年”和取消“公方代表”,在反“右”斗争中受到严肃批判。编导为桑弧,演员有李守成、蒋天流、张雁、于飞、张辉等;《旧恨新仇》描写“右派分子”张东羲向党进攻,先进工作者赵玉山控诉张在解放前杀父的罪行。原著:刘沧浪,改编、导演:叶明,主要演员有冯、李明、束夷、郑敏、杨梦昶等人;《疾风劲草》讲述的是华东大学学生秦兆龙等利用整风运动向党进攻,共青团员杨文英与其坚决作斗争。编导为谢晋,参加拍摄有殷帷慧、杨在葆、焦晃、李家耀、齐衡、高博、程之等演员。这仅此一部的反“右”主题的影片,匆匆上场,应景形势,也是草草收场,无疾而终。
“大跃进”运动中特有的“艺术性纪录片”
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全国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浪潮。
同年的3月9日,文化部召开有1800余人参加的电影工作者“全面跃进大会”。5月1日,周恩来总理召集电影局及各制片厂负责人开会,指示迅速组织创作人员到“大跃进”的火热斗争中去深入生活,并提出要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以“艺术性纪录片”的形式尽快出片,以迅速反映新的形势下的跃进凯歌。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届二次会议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提出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5月9日至19日,文化部电影局在长春召开了长影厂、北影厂和八一厂创作思想跃进会议,会议认为1957年摄制的许多影片暴露了严重的资产阶级倾向,提出要在电影战线开展“拔白旗”的运动。与此同时,上海也召开了相同内容的会议,对上海的电影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检查和批判。5月25日至31日,文化部召开“全国电影事业跃进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电影事业的跃进目标是“省有制片厂,县有电影院,乡有放映队”。并决定各省、市、自治区年内均开始生产影片,以实际行动体现“电影跃进”。一时间,全国各地方电影制片厂遍地开花。
1958年6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水库上的歌声》,被评为将纪录片与故事片题材很好结合的“大跃进”中的“新典型”、“新样式”,受到大力提倡,以这部影片开始,随后这类影片被正式定名为“艺术性纪录片”,一时间蜂拥而起,泛滥成灾。当年9月,上影天马厂拍摄的《黄宝妹》完成并公映,被影界称之为“艺术性纪录片”的代表作。一时间,上影厂、八一厂、北影厂和后来居上的长影厂“四大厂”,纷纷竞拍起此类“艺术性纪录片”,形成了1958年至1959年上半年全国影坛凯歌高奏的“主旋律”,占全国故事片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9年9月前后,被庆祝建国十周年的18部优秀献礼片和35部“新片展览月”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