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影坛憾事:名角未完成的影片一瞥江青骂戏

当年7月底,时任“文革”副组长的江青和“四人帮”成员的张春桥、姚文元及文化组有关负责人一起,在钓鱼台17号楼她自己居住的一间小放映室审看影片,这是她统帅文艺界的特权。这一天,《园丁之歌》开始悄无声息的放映。

一向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江青,看完这部仅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影片之后,气急败坏,骂声不断。从片名的园丁比喻到人物的出场,从色彩的调配到唱腔设计,她都极不满意,大动肝火。片中的园丁本是比喻辛勤的老师,而江青却硬说是比错了“对象”,因为园丁只能比做共产党,而不能比做“臭老九”,因片中的湘剧演员左大玢扮演的女主角,其扮相、唱腔和动作,被一贯以突出正面英雄人物而极力竖起“高大全”模式的江青,极为反感,她讥讽说影片中的女教师,举手投足简直就是“文革”前死灰复燃的青衣花旦;化妆像个少奶奶,没有一点儿革命的气息;而影片中男教员的扮相,更是被她讥为“活像个油头粉面的二流子”。其他诸如拍摄角度、用光角度,更是被一向自以为内行权威的江青,批驳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最最令她不能容忍的是,已经彻底被政治斗争同化并利用政治斗争向上爬的江青,对剧中的一句唱腔:“没有文化怎能挑起革命重担”,更是大发雷霆。这句话同时也触动了她非常敏感的神经,这出戏,这句唱腔,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当前的中央政策唱对台戏,这是猖狂的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不自量力的挑战。现在提倡“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而这出戏竟敢公开叫嚷什么“没有文化怎能挑起革命重担”,其居心十分险恶。

于是,江青似乎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她要顺藤摸瓜,揪出一批幕后操纵人物,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战果,突出自己的成绩。张春桥趋炎附势,对这出小戏大加指责,说学生受教师的摆布,是典型的“师道尊严”;姚文元也随声附和,调动他“文字狱”的捉笔代刀的本领,对于这出戏态度鲜明地全盘否定。

4天以后,耐不住寂寞的江青,更是迫不及待的开始招集人马,对《园丁之歌》进行大面积的追查、围剿、攻击,多管齐下,声势凌厉。一连串的带有浓重火药味儿地质问,一句接一句地上来:“《园丁之歌》牵涉到教育革命的问题,究竟教师和共产党谁是园丁的问题?戏里的那两个一男一女的教师,到底是什么出身?有没有坚定的革命立场?为什么故意隐瞒个人成分?”“培养青少年一代,是靠共产党还是靠教员?你们想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子?是让他们规规矩矩的听教员的话而俯首帖耳?还是让他们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谁说没有文化就不能挑起革命的重担?现在是读书无用,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戏中的主题完全与党中央背道而驰!”

这些无中生有、无理取闹的指责,直弄得文化组人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江青抓住被她提拔和重用的文化部副部长于会泳,让他一定要组织好一篇全面批判《园丁之歌》的文章,按惯例要先从舆论声势上,对这出戏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