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股改上市是变革的另一张面具 “家电炮战”与“审计风波”

2004年本该是中国企业界20岁生日的“庆典之年”,联想、海尔、万科、科龙等一大批企业都在1984年呱呱坠地。然而,宏观调控和“审计风暴”是人们对这一年的最深印象,不少企业也因此“倒了大霉”:铁本的戴国芳、德隆的唐万新、顺驰的孙宏斌、健力宝的张海等人或眼看着企业灰飞烟灭,或触犯刑律锒铛入狱。

对于家电行业来说,2004年可谓“炮火连天”的一年。不过,扔出炮弹的既不是国家发改委等主管部门,也不是被称为“铁面”的时任审计署长李金华,而是来自香港的金融学教授郎咸平。这位48岁的中年人留着一头刚硬的灰发,老成的面庞上洋溢着明星气质,他自认为是一个“喜欢生活在闪光灯下的学者”。由他主导的“清算运动”成为当年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他的主要“清算对象”就是家电企业。

TCL是第一家遭到郎咸平质疑的企业。6月17日,他公开对李东生“成为TCL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提出质疑:按2月2日收盘价8.35元计算,持有5.59%股权的李东生的财富已达12亿元,他是“以股权激励为招牌,以证券市场为渠道,使国有资产逐步流向个人”。不过,李东生对郎咸平的回应十分冷淡,在某记者的追问下他反问道:“郎咸平是谁?”继而淡淡地说:“我只能以平常心对待。”

随后,郎咸平将矛头对准海尔。8月2日,他发表《海尔变形记——一次曲折而巧妙的MBO》,指责管理层通过三次“变形”成为海尔集团最终的控股股东:第一次“变形”是成立内部持股会,以软体寻海尔投资硬壳;第二次“变形”是通过“海尔投资”操作资产,变现与壮大;第三次“变形”是海外资本操作让资产变成流动的股票。通过这三次“变形”,海尔内部持股会将持有的海尔集团的资产和股份转化成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并且通过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成为海尔集团真正的主人。至此,“持股会的高层利益将得以显现,曲线MBO取得成功!”而1997年成立的海尔内部持股会从诞生起就和海尔集团相对独立,并直接掌握大量的实体资产,这与“企业的内部持股会仅是职工权利的代表,只作为企业的普通股东之一存在”的规定严重不符。与李东生一样,张瑞敏对郎咸平的“战斗檄文”显得心平气和,海尔只是发表一则简短的声明:“郎先生发表的文章是以海尔是国有企业为前提的,众所周知,海尔不是国有企业,海尔没有任何违规、违法行为,不予评价。”

两次开炮后败兴而归的郎咸平并未产生孤独求败的失落感,而是迅速集中火力,向格林柯尔开炮。8月10日,他在复旦大学发表了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的演讲,指责顾雏军在收购科龙、美菱、亚星客车、ST襄轴四家公司时故意制造大幅度亏损随后压低收购价格,趁机席卷国家财富。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可以归纳为“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此次扔出的重磅炮弹与前两次收效甚微的杀伤相比,多少令孤寂的郎咸平内心有些平衡了:性情暴烈的顾雏军在演讲发表4天后要求郎咸平更正并道歉,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以保护他的名声”。在双方你来我往的交火中,此事迅速升温。长期在灰色地带游走的顾雏军不可避免地“见光死”,充当了媒体、学者和企业界论战中唯一湮灭的“炮灰”。

与顾雏军一样身陷囹圄的还有李东生的大学同学、康佳创始人黄宏生,不过送他去监狱的并非“民企杀手”郎咸平。11月30日,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了包括黄宏生在内的多名高管,主要罪名为挪用公款和贿赂。2006年7月,黄宏生被裁定串谋盗窃及诈骗上市公司资产等4项罪名成立,被判6年监禁。2009年7月4日,黄宏生被提前释放。

在这惊涛骇浪的日子里,美的是为数极少的未受冲击的企业之一,看来顾雏军们要向何享健学习的不仅仅是“少说、多做、悄悄干”的低调和隐忍。不过,命运之神似乎不愿看到美的逍遥于家电企业“难兄难弟”们灰暗的光景之外,经过“炮火连天”以及顾雏军被击倒之后,MBO已成为企业界谈之色变的“妖魔鬼怪”,民族主义者恨不得重新对所有实施MBO的企业来个“大清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刚过,“美的身陷审计风暴”的消息迅速传开。

2005年1月初,外界流传着一则消息: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在2004年9月检查华证会计师事务所过程中,发现美的在MBO过程中有严重违法问题,直指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在MBO过程中通过不规范运作将集体财产转移至个人名下,随后通过非法手段巨额套现,以及存在偷税等不法行为,并称上述违法情况已被该特派办查实,有关审计报告已经送达审计署。

随后,北京某媒体就此事找相关部门核实,得到的答复是:按照审计署例行的易地审计制度,该特派办确实在2004年9月间审计了北京华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03年会计报表,其中共涉及两家企业,其中一家就是美的。由于上市公司MBO是当时关注的敏感问题,该审计署特派办随后赴美的集团进行了实地审计调查。不过,事实并非如外界所说,何享健谋私利的传闻纯属子虚乌有。只是美的某子公司资产被高估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其数额也不到匿名消息所称数字的一半。

正当这类报道在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时,美的于当月中旬公开澄清审计传闻:确实有审计部门进驻美的调查,但系正常的审计工作,美的亦全面配合相关调查。何享健也就“审计风暴”传闻澄清说:“审计署的检查属于例行审计,是对美的聘请的华证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审查的延伸,目前这项检查已经结束,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在2004年“炮火声”逐渐消散之后,郎咸平果然成为“生活在闪光灯下”的明星经济学家,不少行进在MBO之路上的企业却再次踌躇不前,担心被下一颗流弹击中。当初的那场“炮战”和产权改革之争至今都难下结论,或许,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的观点能作为这一旷世命题的部分解答,他说:“产权改革不是什么好事之徒策划出来的。就是把主张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家全部枪毙,只要走市场经济之路,公有制企业还是要搞产权改革。问题是公有制企业的改革实在前无古人,困难自成一家。当初没有清楚的约定,倒回去厘清产权份额谈何容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一直认为实践具有第一位重要的品格。”